张贺
-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南秦岭胭脂坝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制约被引量:24
- 2016年
- 秦岭造山带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是长期复杂造山作用的结果。胭脂坝花岗岩岩体出露于南秦岭宁陕地区五龙岩体群的最东部,是南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02.9±3.5)、(201.0±3.0)、(202.1±2.6)、(200.4±5.4)、(^(205).5±3.3)Ma,平均年龄为(201.9±1.5)Ma,属于早中生代五龙岩体群岩浆作用中晚期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显示该岩体的主体为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初始Sr同位素组成为0.704 31~0.706 78,ε_(Nd)_(t)值为-5.2^-2.0,初始Pb同位素组成相对高,(N(^(206) Pb)/N(^(204) Pb))_(t)=17.737~18.191,(N(^(207) Pb)/N(^(204) Pb))_(t)=15.511~15.574,(N(^(208)Pb)/N(^(204)Pb))_(t)=37.439~38.071。较高的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说明胭脂坝岩浆源区具有扬子地块的属性;初始Sr同位素组成和ε_(Nd)_(t)值随着SiO2含量的升高呈现出线性变化趋势,说明胭脂坝花岗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存在围岩物质的同化作用;结合与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岩(如耀岭河群、武当群、碧口群)相似的初始Sr-Nd同位素组成,推测胭脂坝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是具有扬子地块属性的新元古代地壳物质。
- 韦龙猛杨一增张贺贺剑峰陈福坤
- 关键词:花岗岩U-PB年龄SR-ND-PB同位素早中生代南秦岭
- 南秦岭佛坪混合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混合岩是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的直接证据和产物.在造山带中,混合岩化作用可能在陆壳深俯冲、折返、碰撞后伸展等不同构造环境中形成,能够为一些特定类型花岗岩的成因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因此, 混合岩成因研究有助于理解造山带热构造事...
- 张贺王岩聂虎薛颖瑜陈福坤
- 北秦岭五垛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0
- 2019年
- 五垛山岩体是位于北秦岭地体东部的大型复式岩体,花岗岩类型复杂,并呈多期次侵位特征。对岩体中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代表性样品进行锆石U-Pb定年,显示其形成年龄为441~431Ma,部分样品保留古元古代至新元古代的继承锆石。五垛山岩体花岗岩具有高硅、低镁、富碱、弱过铝至强过铝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Rb、Ba、K和Pb,亏损Nb、Ta、P、Ti。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分配模式显示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为0.36~1.45。五垛山岩体花岗岩的87Sr/86Sr(i)为0.70304~0.71290,εNd(t)值为-4.6^-1.9,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为1.34~1.58 Ga。稀土元素判别图显示这些花岗岩主要是由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同位素特征指示源区为北秦岭变沉积岩与幔源物质的混合,其中一部分花岗岩形成于下地壳的深度,另一部分花岗岩形成于中上地壳,而源区的幔源物质可能为早期侵位于地壳中的中基性岩体。结合北秦岭早古生代地壳演化背景,认为五垛山岩体花岗岩反映了早志留世北秦岭地体在后碰撞环境下加厚地壳的垮塌过程。
- 周澍张贺陈福坤
-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北秦岭
- 大别造山带宿松地体中—基性脉岩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大别造山带宿松地体大量早白垩世中—基性脉岩侵位于宿松群高压变质岩石中,它们是认识大陆板块深俯冲过程的壳-幔相互作用和折返过程中岩石圈构造响应的重要载体之一。报道了这些中—基性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并讨论了其隐含的地质意义。单颗粒锆石的年龄范围分布较广,主要可分为太古代(>2 500 Ma)、古元古代(1 850~2 500、1 650~1 800 Ma)、新元古代(720~850Ma)、早古生代(420~450Ma)、早中生代(190~230 Ma)和早白垩世(120~140 Ma)。具有岩浆成因的早白垩世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约为132 Ma,应代表中—基性岩浆的侵位时代,证明其为大别地区碰撞后岩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锆石形貌、内部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这些年龄群落与扬子板块记录的典型构造-岩浆事件具有对应关系。早中生代之前的继承性锆石年龄分布与扬子板块的锆石年龄特征有明显的相似性,暗示着宿松地体可能具有扬子板块属性。因此,推测宿松地体中—基性脉岩成因与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强烈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大别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密切相关。
- 谢清陆李双庆方博文张贺陈福坤
- 关键词:U-PB年龄拆沉作用大别造山带扬子板块
- 南秦岭前寒武纪地壳演化--陡岭杂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 出露于豫西地区的陡岭杂岩传统上被认为是南秦岭地体最古老的地质单元,并且南秦岭地体与毗邻的扬子板块在前寒武纪有密切联系。然而,陡岭杂岩形成时代以及与扬子地体的地质-构造关系一直以来缺乏共识。本文对陡岭杂岩中主要的岩石类型—...
- 聂虎王岩张贺薛颖瑜陈福坤
- 北秦岭地体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成因
- <正>华北板块南缘和北秦岭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岩浆活动,前人对华北南缘中生代岩浆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北秦岭构造带的研究相对薄弱,其成因机制、构造背景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取北秦岭地体2个花岗岩岩体,牧护关和蟒岭岩体,对...
- 张元朔王岩张贺姚金豆敬兆万鑫陈福坤
- 关键词:花岗岩岩石成因中生代
- 文献传递
- 南秦岭老城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龄和Sr-Nd同位素的制约被引量:8
- 2017年
- 老城岩体出露于南秦岭宁陕地区,属于五龙岩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岩体的不同岩性单元均含有大量暗色微粒包体。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显示,寄主岩石形成年龄为213~219 Ma,其包体的锆石结晶年龄为211 Ma,属于早中生代五龙岩体群岩浆作用中期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寄主岩石的主体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具有低Si、弱过铝质、富碱和高Mg~#值(52~67)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Ⅰ型花岗岩;暗色包体主要为闪长质成分,具有低SiO_2(53.64%~62.40%)、富碱和高Mg~#值(63~72)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钾玄岩岩石系列。暗色包体与其对应的寄主岩石相比具有相对较低的初始N(^(87)Sr)/N(^(86)Sr)值(0.704 66~0.705 82)、较高的εNd(t)值(-4.3^-1.6)和高Mg#值,显示形成包体的原始岩浆可能源于幔源玄武质岩浆。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寄主岩石和包体之间发生过明显的成分交换,使这些成分在二者中大体达到平衡。对比南秦岭基底岩石的初始Sr-Nd同位素比值,推测老城花岗岩岩浆源区主要是新元古代基性下地壳物质。包体和寄主岩石的关系显示,岩浆混合可能为基性岩浆注入到已经开始结晶的酸性岩浆,两种岩浆发生不完全混熔,形成了寄主岩石和暗色基性包体。
- 方博文张贺叶日胜王岩陈福坤
- 关键词:花岗岩包体早中生代锆石U-PB年龄SR-ND同位素南秦岭
- 秦岭造山带中部两河口岩体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北秦岭两河口岩体位于太白地区,侵位于秦岭群杂岩中,主要岩性为眼球状花岗岩、片麻状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本文研究的眼球状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928±19 Ma和940±12 Ma,岩石中还保留古元古代至中元古代的继承锆石。眼球状花岗岩含有富铝矿物石榴子石和白云母。岩石的A/CNK多大于1.1,具有高Si、富铝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中等负Eu异常。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 Ba, 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 Ta, Ti等),具有明显的Ba, P, Sr负异常。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眼球状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两河口岩体初始Sr同位素组成变化大,^(87)Sr/^(86)Sr(t)=0.701067~0.739451,具有较低的ε_(Nd)(t)=-5.7~-3.3,两阶段Nd模式年龄为T_(DM2)=1.9~2.1 Ga。样品具有高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指示两河口岩体是壳源成因岩石,其源岩可能为秦岭群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两河口岩体源于新元古代陆壳碰撞晚期的构造转换阶段古老中下地壳的熔融作用,是对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的响应。
- 薛颖瑜张贺陈福坤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同位素地球化学北秦岭
- 宝鸡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组成
- 宝鸡花岗岩体出露于商丹缝合带北部,是秦岭构造带中规模较大的复式深成岩体之一,呈不规则岩基产出。该花岗岩体具有多期次侵位的特征,前人对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相对薄弱,其形成时代存在不同认识。因此,进一步的岩石学、地...
- 薛颖瑜李双庆张贺聂虎陈福坤
- 文献传递
- 南秦岭佛坪混合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混合岩是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的直接证据和产物。在造山带中,混合岩化作用可能在陆壳深俯冲、折返、碰撞后伸展等不同构造环境中形成,能够为一些特定类型花岗岩的成因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因此,混合岩成因研究有助于理解造山带热构造事件...
- 张贺王岩聂虎薛颖瑜陈福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