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治国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氧化还原带
  • 2篇垃圾
  • 2篇还原带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群
  • 1篇水层
  • 1篇铁还原菌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含水层
  • 1篇硝酸盐
  • 1篇硝酸盐还原菌
  • 1篇硫酸盐
  • 1篇硫酸盐还原
  • 1篇硫酸盐还原菌
  • 1篇垃圾场
  • 1篇垃圾渗滤
  • 1篇垃圾渗滤液
  • 1篇还原菌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兴环环...

作者

  • 2篇赵勇胜
  • 2篇朱治国
  • 1篇周睿
  • 1篇胡桂全
  • 1篇花菲
  • 1篇赵妍
  • 1篇孙艳
  • 1篇董军
  • 1篇洪梅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垃圾场污染场地氧化还原带及其功能微生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室内模拟柱实验发现受渗滤液污染的场地存在着4个顺序氧化还原带,依次为硫酸盐还原带、铁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和氧还原带,范围分别为0-27 cm、27-62 cm、47-74 cm、74-91 cm.各带中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应地以硫酸盐还原菌(SRB)、铁还原菌(IRB)和反硝化细菌(NRB)为优势菌群,同时也存在其他作用的细菌.氧化还原带和功能微生物的分布说明各氧化还原带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有一定的重叠现象.功能优势菌群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带更替的根本原因.
周睿赵勇胜朱治国孙艳周红玲花菲赵妍胡桂全
关键词:氧化还原带生物菌群硫酸盐还原菌铁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
垃圾渗滤液污染含水层不同氧化还原带沉积物的pH缓冲能力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砂柱模拟实验研究含水层沉积物的pH缓冲能力及其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变化.结果表明,pH缓冲容量的本底值为324.93.pH-1mmol/kg,其中阳离子交换缓冲容量、碳酸钙缓冲容量、硅酸盐缓冲容量和次级缓冲容量的本底值分别为41.77.pH-1、86.53.pH-1、47.33.pH-1和149.31.pH-1mmol/kg.产甲烷带/硫酸盐还原带(MGZ/SRZ)、铁还原带(IRZ)、硝酸盐还原带(NRZ)和氧还原带(ORZ)中总的pH缓冲容量相对于本底值依次分别增加了12.4%、10.8%、19.8%和11.1%;各氧化还原带沉积物中的交换性阳离子(CEC)和交换性盐基离子(BEC)均小于本底值的11.59.pH-1和8.52.pH-1mmol/kg,各氧化还原带沉积物的盐基饱和度先升高后降低,都高于本底值的63.47%.因此,含水层沉积物有较强的pH缓冲能力.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含水层不同氧化还原带沉积物pH缓冲能力的研究可为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董军赵勇胜洪梅朱治国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氧化还原带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