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树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采用临床分离的茄病镰刀菌感染树鼩角膜,建立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树鼩模型。方法茄病镰刀菌接种到沙保氏培养基,26℃培养箱培养7 d,收集真菌混悬液,血细胞计数板调整孢子数量为1×10^(10)CFU/m L。清洁级树鼩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对照组(n=10)。实验组用胰岛素针头(29 G)将真菌孢子混悬液50μL注入角膜基中央,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50μL。通过前段照相、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病理组织学变化、感染角膜组织培养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真菌浸润范围、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水肿程度、菌丝数量均与时间呈正相关;炎性细胞浸润数量造模后第7天达到高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实验各时间点均可见菌丝平行于基质纤维生长;感染后角膜组织培养可见茄病镰刀菌生长;造模成功率为86%。结论采用基质注射茄病镰刀菌孢子的方法首次成功建立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树鼩模型。
- 李妍代解杰孙晓梅刘海胡竹林
- 关键词:树鼩茄病镰刀菌动物模型真菌感染角膜炎
- 严重上睑内翻睑缘切开带蒂眼轮匝肌瓣充填术的设计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价治疗严重上睑内翻的手术设计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严重上睑内翻2974例(3314只眼),包含有曾行一次或多次睑内翻倒睫矫正手术后复发者48例(56眼)。男1349例(1392眼),年龄47~87岁,平均(64.50±2.00)岁。女1625例(1922眼),年龄43~86岁,平均(61.50±1.50)岁。均进行新设计的睑缘灰线切开带蒂轮匝肌瓣充填术。术后于1周、3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周无复发病例,失访11例(12眼)。术后3个月倒睫局部复发14例(15眼),复发率为0.46%,失访37例(40眼)。术后12个月倒睫局部复发23例(25眼),复发率为0.75%,失访56例(61眼)。术后24个月倒睫局部复发23例(25眼),复发率为0.82%。失访233例(276眼)。至末次随访时,共失访337例(389眼),共复发60例(65眼),复发率为2.22%。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提高者1927例(1956眼),占末次随访时术眼总数的66.87%;视力无明显变化者710例(969眼),占末次随访时术眼总数的33.12%;术后视力较术前无下降者。结论睑缘切开带蒂轮匝肌瓣充填术治疗严重上睑内翻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较好,复发率低,是一种有效的上睑内翻矫正手术。
- 张文佳胡竹林刘海李妍王莹婷
- 树鼩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房水中Th1/Th2炎性因子的变化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树鼩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房水中Th1/Th2炎性因子的变化,了解Th1/Th2炎性因子与本病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茄病镰刀菌培养7 d后收集真菌混悬液,调整孢子密度为10×109CFU·m L-1。清洁级树鼩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右眼为实验眼。实验组将真菌孢子混悬液50μL注入角膜基质中央,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50μL。造模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流式细胞仪分析房水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4、IL-10的水平;病理学检查观察浸润细胞类型。结果 Th1型细胞因子IL-1β和IL-6浓度均在造模后第7天达到高峰,造模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h2细胞因子IL-10浓度在造模后第14天达到高峰,造模后第7天、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L-4浓度仅在造模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示:炎症细胞浸润数量造模后第7天达到高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实验组各时间点均可见菌丝平行于基质纤维生长。结论促炎因子IL-1β和IL-6及抑炎因子IL-10在树鼩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炎症反应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妍李丽红刘海盛智超闵婕胡竹林
- 关键词:茄病镰刀菌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