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建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农业
  • 6篇农业产业
  • 6篇城市
  • 5篇产业集聚
  • 4篇农业产业集聚
  • 3篇中国农业
  • 3篇乡村
  • 3篇犯罪
  • 3篇犯罪率
  • 3篇城市数据
  • 2篇支配
  • 2篇人均可支配收...
  • 2篇特色农业
  • 2篇农村
  • 2篇农业劳动
  • 2篇农业劳动生产...
  • 2篇贫富
  • 2篇贫富差距
  • 2篇可支配收入
  • 2篇劳动生产率

机构

  • 16篇上海政法学院
  • 7篇上海财经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电机学院
  • 3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杜建军
  • 2篇刘立佳
  • 2篇章友德
  • 2篇张军伟
  • 1篇李蓉丽
  • 1篇汤新云
  • 1篇刘洪儒
  • 1篇袁岳驷
  • 1篇邵帅
  • 1篇张玉琳
  • 1篇杨玲丽

传媒

  • 2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北方经贸
  • 1篇财贸研究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财经研究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社会保障研究
  • 1篇教育信息化论...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基于275个城市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43
2020年
农业产业集聚是指以某些农产品经营为核心的农户、企业在空间地理中的有机集聚,形成一个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市场组织网络。目前鲜有文献探讨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文章基于1999-2013年中国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上升和不同地区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差异分别解释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快速性"和"异质性"。(2)农业产业集聚是通过农户层面的内部规模经济、产业层面的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层面的城市化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这一作用机制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农业大市的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大于非农业大市。南方城市的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大于北方城市。文章为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
杜建军谢家平刘博敏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农业劳动生产率规模报酬递增
农业产业集群、信息获取与农业收益被引量:12
2018年
利用山东4个县、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IV-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产业集群通过获取有效市场信息影响农业收益的假说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农业产业集群中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其农业生产经营收益比农业产业集群外的高74.8%。信息获取是农业集群提高农业收益的中介变量,农业集群通过提升中介变量信息供给水平显著推动了农业收益的提高;其中,信息供给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9%。
刘学华杜建军杜建军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信息获取农业收益
外部效应:如何推动了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发展?被引量:3
2019年
文章基于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3SLS法研究了外部效应如何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土地的匹配效应、农业前端投入品及终端加工品市场效应、农业示范效应及学习效应、农业信息共享效应与农业产业集聚之间能够互相促进、互相推动;(2)随着农业产业集聚水平的发展,自然资源要素禀賦和外部要素禀赋不再是推动农业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力,而外部效应变成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及演变机制的研究,对于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刘立佳刘博敏杜建军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外部性效应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搜集整理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OLS、动态FE、SGMM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1)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资本数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耕地数量等资源禀赋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基础性因素;外部性因素交通设施对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因素农业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2)以粮食和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也有所不同。(3)各种因素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有的起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有的起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
杜建军张军伟邵帅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
雾霾污染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及其空间分异被引量:4
2022年
以2000-2018年中国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浓度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雾霾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以空气流动系数和政府环境治理政策作为雾霾污染的内生工具变量,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雾霾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雾霾污染显著负向影响粮食生产,且两者之间不存在脱钩关系;②雾霾污染对东中西部粮食生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③我国约有超过3/4的粮食生产区域受到雾霾污染的影响,这无疑会加剧我国农产品充足供给的挑战性;④雾霾污染在扩散效应和转移效应作用下,对邻近地区粮食生产带来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未来要同时实现治理空气污染和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地方政府之间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间的"协同治理"。
袁岳驷张军伟杜建军李蓉丽
关键词:PM粮食生产内生性空间溢出效应协同治理
产业集聚与房屋价格上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将2016年全国37个城市25534个小区的数据与城市层面数据进行匹配,运用工具变量法等对产业集聚推动城市房屋价格上涨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推动城市房屋价格上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每上升1%,将会推动房屋价格上涨0.1369%,相对于第二产业集聚,第三产业集聚更能推动房屋价格的上升;(2)产业集聚最能推动别墅价格的上升,商业及商住房次之,推动普通住宅价格上升的能力最弱;(3)产业集聚一方面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直接效应和预期效应推高了房屋价格,另一方面,产业集聚还通过带动城市土地价格上涨的间接效应,推动房屋价格的快速上涨。
袁岳驷杜建军金昊
关键词:产业集聚房屋价格城市化进程
农业产业集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文章基于我国1690个县(市、区)2013—2018年的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集聚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产业集聚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在控制内生性、空间效应及更换农业产业集聚度量指标后结论依然稳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我国农业产业集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机制。因此,各地区应以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引导形成农业产业高水平集聚,以此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刘博敏戴嵘杜建军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农业劳动生产率特色农业产业
低保救助制度对犯罪率的影响分析--基于227个城市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文章基于全国227个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等多种计量方法检验了低保救助制度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低保享受人数每增加1%,犯罪率将会减少0.065%,且运用检察院批捕率作为犯罪率的替代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稳健。(2)东部地区低保救助制度对犯罪率的影响显著低于其他地区。贫困城市中低保救助制度减少犯罪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另外,少数民族聚居城市中低保救助制度对犯罪率的影响与其他城市没有显著区别。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完善低保救助制度能够提升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水平。
杜建军刘立佳徐吟川
关键词:犯罪率贫富差距人均可支配收入
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上海特色农业产业的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也对上海的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首先分析了上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了上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瓶颈、政策供给不足、缺乏金融支持和农业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最后从宏观层面提出做好整体发展规划及顶层设计、灵活配置农村用地指标、规范与发展相平衡、改变政府农业补贴方式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鼓励发展上海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建议。
章友德杜建军李勃延
关键词:特色农业
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宏观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向大城市,但是,城市管理制度仍然沿袭传统的二元户籍和二元劳动力市场制度,扭曲了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被扭曲价格流入相关城市部门。本文通过收集1980年至2011年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构建了价格扭曲的宏观因素计量模型,运用VECM模型实证研究得出:农民实际人均收入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的首要因素;城镇居民实际工资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的次要因素;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剩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有重要影响。运用变系数半参数方法分析数据显示,工资扭曲对城镇部门收入的影响具有流变性。
张玉琳杜建军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