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伟华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援道入儒
  • 1篇儒道
  • 1篇儒道融合
  • 1篇儒家
  • 1篇太虚
  • 1篇契理契机
  • 1篇魏晋
  • 1篇近代佛教
  • 1篇佛教
  • 1篇复兴运动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沈伟华
  • 1篇杨维中

传媒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儒家之失看魏晋初期之儒道融合被引量:2
2009年
儒家"内圣外王"之人格的建立更多地依托于个体生命对儒家精神的信仰和坚持,而缺少一种坚强有力的外在规范,由此导致其在实践层面最终走向伪饰的可能。而道家的"自然"思想实际上追求一种天地人间的真性之流行,从而获得对治儒家之伪饰的可能。在这一基础之上,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初期的思想家们,展开了儒道融合的思想进路。
沈伟华
关键词:援道入儒儒道融合
从太虚佛教改革看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之制度建构被引量:2
2010年
从历史的角度言之,中国佛教是在印度佛教发展到大乘阶段方才较大规模地传入的。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教面对中土以儒家为本位的政治与文化环境,只能采取渐近的逐步渗透的方式传播。这就导致在事实层面,首先引起中土士人兴趣的并非佛教的制度,而是其思想,而且由于中印文化的固有差别,印度佛教的制度并非完全适合中土。由于前者,中国佛教的制度建设往往具有滞后性与非系统性;由于后者,中国佛教的制度建设往往具有中国特色,而并不完全与印度相同。然而,佛教的中国化不仅仅是在义理层面进行的,制度层面的中国化实际上更为重要。因为制度建设本身是思想义理的"凝固化"与"物质化",而思想义理只有达至制度化的层面其影响才有可能持久。当中国传统社会面临转型,中国佛教面临内忧外患,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佛教的改革也就成为势所必然的事情。然而由于近代中国之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由太虚等人发起的救亡图存之佛教复兴运动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但其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沈伟华杨维中
关键词:契理契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