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珩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凹陷
  • 1篇地震勘探
  • 1篇东营组
  • 1篇信噪比
  • 1篇三角洲
  • 1篇三角洲沉积
  • 1篇扇三角洲
  • 1篇扇三角洲沉积
  • 1篇水下扇
  • 1篇去噪
  • 1篇阈值
  • 1篇小波
  • 1篇小波阈值
  • 1篇泌阳凹陷
  • 1篇南襄盆地
  • 1篇近岸水下扇
  • 1篇勘探
  • 1篇构造控制作用
  • 1篇核桃园组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3篇王珩
  • 2篇董艳蕾
  • 2篇朱筱敏
  • 1篇耿晓洁
  • 1篇于翔
  • 1篇潘荣
  • 1篇张启升
  • 1篇赵峰华
  • 1篇王波
  • 1篇张梦瑜
  • 1篇江强
  • 1篇郭雷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泌阳凹陷东南部核桃园组近岸水下扇与扇三角洲沉积特征比较及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28
2015年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发育大量的砂砾岩体。这些砂砾岩体与鼻状构造配置形成该凹陷重要的油气藏。但是,前人对砂砾岩体成因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论集中于砂体成因是扇三角洲成因还是近岸水下扇成因。为了明确砂砾岩体的成因及平面展布,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对比的方法,从沉积相发育背景、沉积亚相及微相划分、钻测井特征、岩心特征、粒度分布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6个方面,对这两种相类型进行了总结对比,并对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大断裂的活动造成的断层陡缓程度的差别对工区砂体成因类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断层较缓(55°~75°)的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而在断层较陡(75°~90°)的东部地区,则发育近岸水下扇。在地震剖面上,早期断层比较陡,易沉积近岸水下扇;晚期断层比较缓,易沉积扇三角洲。
董艳蕾朱筱敏耿晓洁王波王珩江强郭雷韦敏鹏
关键词: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构造控制作用核桃园组泌阳凹陷南襄盆地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埕岛东坡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部源-汇系统被引量:14
2018年
源汇系统是当今沉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埕岛东坡位于渤海湾盆地,是埕北低凸起向沙南凹陷、渤中凹陷过渡的斜坡带,与埕北低凸起及其沉积区组成完整的源-汇系统。基于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明确物源区基岩类型、恢复东(东营组)二段古地貌格局、定量分析源-汇要素,精细刻画沉积区砂体的展布,建立研究区源-汇系统耦合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东二段下部主要发育的孤立洪水湖底扇沉积物均来自埕北低凸起,物源区基岩组成为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砂体在沉积区的展布和规模主要受物源类型、垂向高差、汇水单元面积、搬运通道规模、坡折带、沉积区古地貌等因素影响。其中,沉积区沉积物总量与物源区垂向高差及汇水单元面积密切相关,即垂向高差大(平均垂向高差约1 280 m)、汇水单元面积大(平均汇水面积约7 km2),沉积区形成的扇体规模越大;反之,沉积扇体规模越小。此外,坡折带和沉积区古地貌也控制着扇体规模。文中划分出了地形坡折和断裂坡折两种坡折带类型,并定量统计坡折带坡角参数(最小为3. 9°,最大为9. 8°),数据反映坡折角度与扇体厚度和面积均呈正相关。同时,搬运通道的规模(宽深比和截面积)也影响着砂体展布。总体而言,研究区东二段沉积时期的源-汇系统配置关系较为稳定,并最终构建了多岩性源区(物源区)-古沟谷或断槽的物源通道-地形坡折/断裂坡折搬运通道(搬运区)-孤立洪水湖底扇(沉积区)-源沟坡多元耦合模式,将砂体规模与其来源形成了对应关系,为油气勘探中的砂体寻找提供了思路。
杨棵董艳蕾朱筱敏潘荣张梦瑜伍炜王珩
关键词:东营组渤海湾盆地
利用小波阈值法提高地震勘探信号的信噪比被引量:6
2017年
在地震勘探信号处理中,能否得到高信噪比的信号是正确解读实际勘探信号的关键。在实际勘探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中夹杂着各种相干及随机噪声,降低接收信号的信噪比。鉴于传统傅里叶变换无法处理随机噪声,本工作提出利用改进的小波阈值法提高含随机噪声的信噪比,通过MATLAB仿真和勘探实验验证。建立仿真模型,比较了改进阈值函数与现有软、硬阈值法的去噪效果;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结果显示,改进阈值函数去噪后的信噪比优于软和硬阈值函数的信噪比。利用地震雷克子波建立了地震正演模型,对比改进阈值函数处理前后的结果显示,改进阈值函数法能充分保留有用信号,有效地消减勘探信号中的随机噪声,可为勘探信号解释提供一种新的去噪方法。
王尧葵于翔王珩赵峰华张启升
关键词:小波阈值去噪信噪比地震勘探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