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动脉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阻断
  • 2篇螺钉
  • 2篇内固定
  • 2篇近端
  • 2篇颈髓
  • 2篇脊髓
  • 2篇脊髓前动脉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股骨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股骨粗隆间骨...
  • 2篇股骨近端
  • 2篇股骨近端防旋...
  • 2篇固定术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胡宏伟
  • 7篇孙磊
  • 5篇宁廷民
  • 3篇田敏
  • 3篇赵汉平
  • 2篇廖可国
  • 2篇张红
  • 2篇任先军
  • 2篇付存磊
  • 2篇孙其志
  • 2篇国华
  • 1篇崔岩
  • 1篇杨凯
  • 1篇王仁成
  • 1篇刘克俭
  • 1篇赵刚

传媒

  • 3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1997
  • 1篇199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ngh指数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应用Singh指数,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泰安解放军88医院2009年3月-2011年7月经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7例,按照Singh指数将其分成非骨质疏松组(A组)及骨质疏松组(B组),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按照Haris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对每组患者不同内固定之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进行PFNA内固定均较使用DHS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于A组患者,DHS及PFNA内固定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PFNA内固定手术优良率明显优于行DHS内固定者。结论 Singh指数作为临床常用的判断骨质疏松的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有着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邹强崔岩胡宏伟宁廷民付存磊胡波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SINGH指数
腰椎体复位融合器的研制与应用
1997年
黄彦杰宁志杰李贵涛孙磊胡宏伟田敏刘克俭王仁成杨凯
关键词:腰椎体
军事训练致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2014年
腕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部骨折,在腕部损伤中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占整个腕骨骨折的51%~82%,多数由运动性损伤所致。在军事训练中某些项目易造成腕舟骨骨折。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01月-2011年06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军人腕舟骨骨折31例。
付存磊胡宏伟宁廷民邹强胡波
关键词:军事训练腕舟骨骨折HERBERT螺钉内固定
某特种作战团2011年度训练伤调查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特种作战部队训练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相关影响因素、好发部位,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5月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某特种作战团464名官兵,对训练损伤及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核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该部队各级医疗记录及体系医院住院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4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官兵中,165人一年内从未发生过训练伤,占35.6%,299人一年内发生过训练伤,占64.4%,共计发生训练伤505人次,发生率为109次/100人年。发生训练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爱好数量多、入伍前劳动强度大、入伍前体育锻炼频率高、训练负担致睡眠及饮食不良、SCL-90躯体得分高,主要保护因素包括职务高、训练强度低、文化程度高、入伍前劳动频率高、SCL-90恐怖得分高、SCL-90忧郁得分高、SCL-90精神得分高、训练合理性评价高。下肢和腰背部是训练伤的主要发生部位,占73.0%。膝以下损伤最多(49.0%),其中足部占6.5%、踝关节占13.6%、小腿占7.3%、膝关节占21.6%;其次是腰背部,占20.7%。结论军事训练伤的危险因素涉及多个方面,持续高强度、高难度训练是发生训练伤的主要原因,下肢和腰部是损伤的主要部位。心理因素与训练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合理设置训练内容及强度、提高参训人员的身心素质对训练伤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赵刚孙磊史庆轩胡宏伟刘欣欣
关键词:军事人员流行病学研究
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结合Ⅱ期矫形手术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被引量:18
1996年
通过55例临床实践和随访观察,认为SPR手术的最大优点是对痉挛解除比较彻底可靠,不易复发.但大部分(本组81.3%)痉挛性脑瘫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肢体畸形,SPR手术只能靠术后肌张力的降低而使其部分纠正.强调Ⅱ期矫形手术在纠正畸形方面的重要性.SPR手术结合Ⅱ期矫形手术可互相取长补短,所收到的近远期疗效将更为满意.对SPR手术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手术适应证以及如何预防可能发生的近远期并发症,作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廖可国宁志杰孙磊李贵涛胡宏伟李雷赵汉平罗永忠田敏
关键词:下肢痉挛脑瘫性脊神经后根切断
动脉阻断致颈髓急性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颈髓脊髓前动脉、前根动脉阻断对颈髓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阻断脊髓前动脉组和间接阻断前根动脉组(阻断脊髓前动脉+双侧椎动脉),两组均设有对照组。每组各在术后6、24、72 h检测颈髓血流灌注量,运动诱发电位、组织能量代谢变化,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脊髓前动脉阻断后颈髓前部表面血流量下降了50.28%,随后有所回升;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ATP和EC进行性下降,出现急性缺血性改变;间接阻断前根动脉组其各指标变化更加明显,同阻断脊髓前动脉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前动脉对颈髓前部血流起着重要的作用,阻断后造成脊髓缺血性损伤,但有部分代偿;前根动脉对颈髓血供有重要的补充和支持作用,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根动脉损伤势必对颈髓带来损害。
孙其志任先军胡宏伟孙磊国华廖可国
关键词:脊髓前动脉阻断缺血颈髓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技术的进步促使高龄人群(≥80岁)比例增长的同时也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据统计,股骨粗隆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髋部骨折的50%以上,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且常合并较多的内科疾病,治疗比较困难。既往采取非手术治疗时,
史庆轩胡宏伟宁廷民赵刚高胜一李昊孙磊赵汉平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
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
2014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2004年07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可吸收钉棒治疗89例桡骨头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
史庆轩胡宏伟宁廷民赵刚高胜一李昊孙磊赵汉平
关键词:可吸收钉棒骨折固定术桡骨头骨折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
目的:评估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案、技术方法和效果.方法:9例病人(9膝)经临床及关节镜检查证实ACL和PCL均断裂,其中5例伴后内侧角(PMC)、内侧副韧带损伤(MCL),4例伴后外侧角损伤(PLC).4例于急性期行...
孙磊宁志杰田敏宁廷民胡宏伟张红马清元高加智刘欣欣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韧带损伤关节脱位重建术
颈髓血流障碍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脊髓前动脉阻断对颈髓血供、功能的影响及其病理学变化,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家兔为实验模型,阻断C2段脊髓前动脉,在术后6h、24h、72h采用改良Tarlov法对动物行为学评级以及检测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颈髓血流灌注量,并观察兔颈髓组织细胞形态学、相关免疫组化的变化。结果术后各时相点神经功能减退,血流量下降明显,神经元骨架结构紊乱,细胞器破坏,出现急性缺血性改变。结论脊髓前动脉血流障碍可导致颈髓缺血性病变,引起脊髓的梗死,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其治疗应注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孙其志任先军胡宏伟国华张红
关键词:脊髓前动脉阻断颈髓血流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