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彦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血管
  • 5篇动脉
  • 4篇肿瘤
  • 4篇微环境
  • 4篇细胞
  • 4篇斑块
  • 3篇动脉狭窄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流
  • 3篇硬化斑块
  • 3篇肿瘤血管
  • 3篇粥样硬化斑块
  • 3篇瘤血管
  • 3篇内皮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血管新生
  • 2篇血流灌注
  • 2篇脂质

机构

  • 14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4篇蔡彦
  • 11篇李志勇
  • 3篇时玉娟
  • 1篇黄英姿
  • 1篇黄静
  • 1篇柳臻
  • 1篇周宾
  • 1篇陈强
  • 1篇陈鹤鸣
  • 1篇陈邵

传媒

  • 8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5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脑中动脉狭窄对血流动力学和造影剂输运的影响
2021年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CA)的狭窄对血流动力学和造影剂输运的影响,探讨介入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提出造影剂滞留时间(CMRT)这一定量参数,并研究其与数字血管减影(DSA)图像提取的灌注信息的关系。方法基于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手术前后的DSA影像,构建病人个体化的三维血管模型,模型包含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ACA)区域,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提取DSA图像时间密度曲线(TDC)的方法。
陆云浩蔡彦李志勇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参数数字血管减影颈内动脉时间密度曲线造影剂
基于DSA定量评价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血流灌注功能改变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动态图像进行脑组织灌注特征参数提取,探讨DSA在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功能变化的作用。方法 ...
张叙蔡彦高洁李志勇
文献传递
考虑内皮细胞与微环境相互作用下的肿瘤血管生成数值模拟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最重要的杀手之一。近几十年来,肿瘤生长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分子生理学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关于肿瘤生长的各个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进展迅速。但由于CT、MRI、US等成像技术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图...
时玉娟蔡彦李志勇
基于DSA定量评价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血流灌注功能改变
张叙蔡彦高洁李志勇
基于微环境耦合模型研究巨噬细胞动态极化对斑块发展的双相调节作用
2021年
目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可根据斑块微环境变化而表现出的不同的极化方向(M1、M2型),并发挥着双重作用。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耦合模型,探究在斑块发展的不同时期巨噬细胞动态。方法利用一套联立的反应-扩散偏微分方程式,描述斑块发展中的脂质沉积、免疫反应和血管新生等过程,建立基准微环境耦合模型。
刘梦辰蔡彦李志勇
关键词:脂质沉积巨噬细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新生双相调节作用
基于VH-IVUS影像的病人个体化斑块发展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19年
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其中包含炎症反应,脂质沉积和血管生成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生-化耦合的数学模型,模拟脂质沉积,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募集和血管生成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微环境动态变化的病理生理反应。定量的计算斑块微环境中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和非细胞成分(低密度脂蛋白,促炎性细胞因子,血管外血浆浓度等)的时间演变,可以提供一种斑块进一步演化可能性的预测模型。本研究将该模型应用于真实的病人影像中,利用4个患者的初诊VH-IVUS影像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条件,内膜增厚,脂质的分布以及斑块内出血与患者的随访VH-IVUS数据显示出定性一致性。比较具有和不具有血管生成的模型,可以证明利用新生血管系统,从渗漏的血管壁渗出并积聚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位置的血液成分的重要作用。这些成分将导致脂质核心和炎性微环境的形成,最终促进斑块向易损型发展。改变模拟过程中,脂质沉积浓度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募集密度,显示出了不同的发展结果,这表明对于不同的病例,对于脂质浓度和炎性细胞密度的变化有不同的敏感程度。该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斑块发展的病理机制的理论平台,并且可以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最佳治疗策略的设计,例如降脂、抗炎和抗血管生成疗法。
潘霁超王梁唐达林蔡彦李志勇
关键词:微环境个体化
支架参数对血管壁面剪切应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支架参数对血管壁面再狭窄的影响,为设计支架形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根据支柱的螺纹节距、支柱数目、支柱线径、支架突入流域深度、支柱截面形状对支架进行分组,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方法研究各个参数的不同设置对血管壁面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支架的支柱线径对壁面剪切应力影响最为显著,并且支架参数中节距变短、支柱数目增加、线径变宽、突入流域深度增加会导致壁面低剪切应力区域面积增加;相对于三角形与正方形截面形状,圆形截面支架导致的低剪切应力区域面积更少。结论支架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圆形截面,而且应尽可能缩小线径,增长节距,减少支柱数目,减小突入流域深度。
陈鹤鸣柳臻韩宜丹陈邵蔡彦周宾李志勇
关键词:计算流体动力学血管再狭窄
基于VH-IVUS影像的斑块微环境发展演化模型
2021年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主要包含脂质沉积、炎性反应和血管新生3个过程,它们共同促进斑块发展,影响斑块的易损性。通过建立基于病人个体化的斑块发展模型提供一种新的斑块发展预测方法。方法利用课题组先前发展的生-化耦合模型,对斑块微环境中主要的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和非细胞(VEGFs、ECM、金属基质蛋白酶等)成分建立微环境反应-扩散模型。将4名患者初诊时的VH-IVUS影像数据及血生化指标,作为计算的初始条件进行模拟。
潘霁超蔡彦王梁唐达林李志勇
关键词:金属基质蛋白酶脂质沉积IVUS血生化指标
VEGF分泌量及分泌来源对肿瘤血管生长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数值模拟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泌量及分泌来源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围绕VEGF的分泌及其诱导新生血管形成肿瘤富血管区的过程,考虑细胞外基质的旁分泌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运动的趋触作用,以微血管密度作为定量指标,探讨VEGF的分泌量及不同的分泌来源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肿瘤增殖细胞区、VEGF高浓度区、富血管区三者统一,微血管密度与VEGF的表达有关,随着增殖细胞区域的扩大,即VEGF的表达越来越多,微血管密度也越来越大,但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VEGF不同分泌来源的比重与微血管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模型探讨了VEGF分泌量及分泌来源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其中对VEGF的不同分泌来源的考虑可作为研究靶向VEGF治疗肿瘤的模型基础。
时玉娟蔡彦陈强李志勇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量数值模拟
考虑内皮细胞与微环境相互作用下的肿瘤血管生成数值模拟
<正>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最重要的杀手之一。近几十年来,肿瘤生长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分子生理学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关于肿瘤生长的各个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进展迅速。但由于CT、MRI、US等成像技术空间分辨率的限...
时玉娟蔡彦李志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