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琴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牦牛
  • 4篇睾丸
  • 2篇蛋白
  • 2篇电泳
  • 2篇雄性不育
  • 2篇乳酸脱氢酶
  • 2篇双向电泳
  • 2篇犏牛
  • 2篇麦洼牦牛
  • 2篇黄牛
  • 2篇肌红蛋白
  • 2篇红蛋白
  • 2篇PCR-RF...
  • 2篇不育
  • 1篇蛋白质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杂交
  • 1篇质谱
  • 1篇睾丸组织

机构

  • 6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黄林
  • 6篇郑玉才
  • 6篇马晓琴
  • 4篇金素钰
  • 3篇刘文静
  • 2篇任亮
  • 2篇林亚秋
  • 2篇刘薇
  • 2篇李彩霞
  • 2篇付伟
  • 2篇刘浩浩
  • 2篇陈洁玲

传媒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四川省畜牧兽...
  • 1篇全国动物生理...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麦洼牦牛乳酸脱氢酶-B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检测麦洼牦牛乳酸脱氢酶-1(LDH1)的H亚基编码基因Ldhb的多态性,实验提取79头麦洼牦牛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Ldhb基因多态性,并测定牦牛背最长肌中肌红蛋白含量.实验建立的牦牛...
马晓琴黄林刘薇刘浩浩陈洁玲郑玉才
关键词:麦洼牦牛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麦洼牦牛乳酸脱氢酶-B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检测麦洼牦牛Bos grunniens乳酸脱氢酶-1(LDH1)的H亚基编码基因Ldhb的多态性,实验提取79头麦洼牦牛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Ldhb基因多态性,并测定牦牛背最长肌中肌红蛋白含量。实验建立的牦牛Ldhb的G896A突变位点的PCR-RFLP检测方法,在79头麦洼牦牛中检测到Ldhb-AA和Ldhb-AG两种基因型,其中AG基因型频率为16.46%,并且这些样品的乳酸脱氢酶-1的电泳迁移率快于Ldhb-AA样品。本实验未检测到Ldhb-GG基因型;麦洼牦牛Ldhb基因多态性与背最长肌中的肌红蛋白含量之间未见相关性。
马晓琴黄林刘薇刘浩浩陈洁玲郑玉才
关键词:牦牛乳酸脱氢酶PCR-RFLP肌红蛋白
牦牛和黄牛睾丸组织Prdm9基因cDNA序列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为比较牦牛与普通牛Prdm9基因的序列特征,采用RT-PCR和3'-RACE方法,从牦牛和黄牛睾丸组织总RNA中分别获得Prdm9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经过拼接后获得了牦牛和黄牛Prdm9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2580bp和2421bp,编码序列长度均为2091bp,共编码69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56%.分析显示,牦牛和黄牛Prdm9基因开放阅读框有10个核苷酸同义突变和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导致10个氨基酸差异,其中4个位于锌指域.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和黄牛Prdm9基因结构特征类似,但在锌指域存在一些氨基酸差异,可能会影响该基因的功能.
马晓琴刘文静金素钰黄林郑玉才
关键词:牦牛黄牛睾丸
利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鉴定牦牛和犏牛睾丸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被引量:13
2014年
比较了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应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对牦牛和犏牛的睾丸组织中差异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对获得的22个差异表达点进行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搜索,获得了19个蛋白质,其中有3种分子伴侣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并可利用双向凝胶电泳进行分离,为进一步分析犏牛雄性不育的原因提供了线索.
付伟李彩霞刘文静马晓琴任亮黄林金素钰郑玉才
关键词:牦牛犏牛睾丸双向电泳质谱
牦牛和黄牛Prdm9基因锌指域序列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研究牦牛杂交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采用3'-RACE方法分别从牦牛、黄牛睾丸组织的总RNA中获取其Prdm9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 548、1 392 bp,包含全部的锌指域。对比分析显示:牦牛、黄牛的Prdm9基因均含有5个连续的C2H2型锌指,每个锌指均由21个氨基酸构成,锌指间是高度保守序列TGEKPYV,并且锌指域从这段高度保守序列开始;牦牛、黄牛各自Prdm9基因中的5个锌指间在氨基酸构成上存在差异,并且二者在整个锌指域上有6个氨基酸差异,其中5个都在锌指中的重要正向选择位点处,推测这些氨基酸差异可能与牦牛种间杂交后代的雄性不育有关。
马晓琴黄林刘文静林亚秋金素钰郑玉才
关键词:牦牛黄牛睾丸
牦牛和犏牛睾丸核蛋白的双向电泳比较研究
<正>牦牛(Bos grunnie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普通牛(Bostaurus)与牦牛的杂交后代(犏牛)具有体型大、产乳量高等杂交优势,但存在公犏牛因生精障碍导致的不育问题,影响了杂交优势的横向遗传。为阐明犏牛雄...
付伟李彩霞黄林马晓琴任亮金素钰林亚秋郑玉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