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蕾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德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手法
  • 1篇影像
  • 1篇身影
  • 1篇诗歌
  • 1篇诗意
  • 1篇诗意世界
  • 1篇手法
  • 1篇内心
  • 1篇权力
  • 1篇群众
  • 1篇现代主义
  • 1篇小说
  • 1篇美学
  • 1篇美学阐释
  • 1篇美学意义

机构

  • 3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马蕾

传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德语人文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默里克诗歌的现代性时间表达
2015年
德国19世纪诗人默里克通过对"现在"的别样理解,将回忆置于"现在",在他借助回忆和想象营造出的诗意世界里,他采用写实和意识流等现代风格,用"瞬间"的深度和"咏物"方式,达成了反思和感悟的效果。其作品糅合了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这些现代性元素,体现了先于现代派作家的现代性,而他所营造的超越现实的诗意世界为其创作方法和内在精神提供了广阔空间。默里克对时间的独特表达也成为其诗歌的现代性标志。
马蕾
时代危机下的群魔图——卡内蒂的小说《迷惘》中权力与群众影像
2015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内蒂的小说《迷惘》诞生于二战前夕,作者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怪诞的群体像,令人费解。本文以作者战后形成系统的群众和权力理论为基础,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作品里普通群众如何转化为攻击性群众,这种转变带来的后果、群众的权力结构及其运作,从而揭示作者对时代危机和隐藏在荒诞背后残忍现实的敏锐感知,进而印证作品的时代预见性。
马蕾
关键词:群众权力
彼得·魏斯《马车夫的身影》现代主义美学阐释
2018年
《马车夫的身影》运用碎片化、拼贴、陌生化、梦幻等手法表现出空间肢解、身体肢解、语言崩溃所造成的逻辑的瓦解和现实的消解。作品极端的艺术手法和主体危机、创作危机的主旨根植于战后德国社会的危机。魏斯的艺术实践正是比格尔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的极端艺术形式来源于西方现代社会异化现实论点的具体反映。
马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