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康复
  • 1篇性病
  • 1篇证治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术
  • 1篇介入术后
  • 1篇康复
  • 1篇急性病

机构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3篇龚柳
  • 2篇张云云
  • 1篇马洁
  • 1篇王宇
  • 1篇陆永才
  • 1篇汤伟
  • 1篇朱敏闻

传媒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辨证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经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采用辨证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实施60 d治疗后,以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再发率、硝酸甘油用量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主要参数为观察指标比较2组心脏康复情况。结果 2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急诊血运重建、急性血栓)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再发率明显降低,硝酸甘油使用量明显减少,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主要参数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辨证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有促进作用。
陆永才龚柳朱敏闻
关键词:急性病心肌梗死心脏病康复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首次脑卒中后针对卒中复发的可控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对减少卒中复发、改善患者预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清楚,笔者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常见的可控因素、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
龚柳张云云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基于社区的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状态和中医特征调查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态和中医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上海市嘉定区和闵行区的11个社区中发病2周~2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05例,以血管危险因素、中医证型、中医体质、躯体残障[日常活动的依赖程度评分(MRS)和残障表现]、认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和情志[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为观察指标,比较恢复期(57例)和后遗症期(248例)患者健康状态和中医特征。结果305例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性189例,女性116例,平均年龄(67.0±7.9)岁,最常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78.0%(238/305)],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42.0%(128/305)]为主,中医体质以气虚质[32.8%(100/305)]为主。66.6%(203/30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后遗症(MRS 1~5),以感觉障碍[18.0%(55/305)]最多见,38.7%(118/30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认知障碍,20.3%(62/30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12.5%(38/30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焦虑。恢复期患者高胆固醇血症的伴发率[26.3%(15/57)]高于后遗症期患者[15.3%(38/248),P=0.048],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气虚血瘀证和气虚质最多见,部分患者存在躯体残障、认知障碍和情志障碍。
龚柳龚柳王宇俞建锋汤伟汤伟孙青诸杰张晓钢刘宪锋马洁马洁张云云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