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倩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三焦
  • 2篇胎停育
  • 2篇方药
  • 2篇方药分析
  • 1篇薛生白
  • 1篇叶天士
  • 1篇用药
  • 1篇用药特点
  • 1篇脏腑
  • 1篇脏腑理论
  • 1篇三焦辨证
  • 1篇三焦理论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功能
  • 1篇胎萎不长
  • 1篇偏序
  • 1篇中医
  • 1篇中医传承
  • 1篇组方
  • 1篇组方用药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5篇赵岩松
  • 5篇刘倩
  • 1篇肖连宇
  • 1篇洪文学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叶天士和薛生白治疗湿热性温病用药异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比较叶天士和薛生白在治疗湿热类温病的用药异同及各自治法特点。方法根据叶天士、薛生白两人著作中的医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应用关联规则及χ~2检验比较二者用药异同。结果叶、薛二家在治疗湿热类温病时,茯苓、陈皮、厚朴、杏仁、滑石、泽泻、半夏、薏苡仁、白术、苍术等10味均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其中杏仁、滑石、泽泻3味药物的使用中叶天士要多于薛生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药物配伍方面,叶、薛二家均喜用茯苓-陈皮-厚朴;不同的是叶天士还喜用黄芩-黄连、猪苓-泽泻、滑石-竹叶-杏仁等配伍,而薛生白使用较多的是杏仁-厚朴-白豆蔻、陈皮-白术-茯苓、厚朴-茯苓-陈皮-草果等配伍。结论叶、薛二家在治疗湿热类温病时均遵行了《内经》的治湿原则,另外叶氏的常用配伍也体现了其"总以苦辛寒治湿热"的用药特色,而薛氏的用药则体现了其"湿热病属阳明太阴者居多"的认识,治疗以中焦阳明、太阴为主。
肖连宇黎又乐刘倩赵岩松
关键词:叶天士薛生白用药特点
刍议'三焦'内涵的演变
随着医学的发展,三焦概念的演变错综复杂,尤其是近代以来,受西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各医家对于三焦的理解多与解剖学、生理学相对应.在形成的诸多观点中,主要围绕三焦是否是'有名而无形',若不是,其'形'究竟为何物而展开.《黄帝...
刘倩沈怡华赵岩松
关键词:三焦理论脏腑理论生理功能
文献传递
治疗“胎萎不长”传统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索中医古代文献中治疗胎萎不长方药的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胎停育提供参考。方法:借助《中华医典》(第五版),以正文为检索范围,以"胎萎(或痿)不长","胎不长","胎萎(或痿)燥"分别为检索词,检索出治疗胎萎不长的方药,将符合要求的52首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利用方剂分析功能,分析组方规律。结果:52首方剂共涉及84味中药,古代文献中方剂的重复率较高,重复使用最多的是八珍汤;频数≥3次的药物有29味;24组常用药物组合,涉及8味药,27组关联规则;演化出核心药物组合共6组,新处方3首。结论:古代文献中记载治疗胎萎不长用药以补益为主,强调脾胃功能的健运对胚胎正常发育的重要性,尤以益气健脾、养血行气、活血化瘀为重;经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新方组合以健脾、益气、理血、化痰为主要原则,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
刘倩黎又乐赵岩松
关键词:胎萎不长胎停育方药分析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对《妇人大全良方》中治疗胎停育相关方药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总结《妇人大全良方》中治疗胎停育相关方药的用药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方法筛选出《妇人大全良方》中58首治疗胎停育的方剂,共涉及101味中药,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建立形式背景,生成方药属性偏序结构图,客观、全面地展示方药配伍规律。结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结构图,由第一层与第二层可见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有当归、酒、阿胶、甘草、大枣、葱白、肉桂、牛膝、川芎、艾叶、熟地,反复出现的药物组合有当归与川芎,当归与熟地,阿胶与艾叶,当归、川芎与阿胶。结论《妇人大全良方》中与胎停育相关证候的治疗方剂重视气血,选药以辛热温散为主,主要治法有以血为本,气血并治;温经通络,以行气血;补养脾胃,以生气血;下胎时注重通行血脉,以防留瘀。
刘倩赵岩松洪文学沈怡华
关键词:《妇人大全良方》胎停育方药分析
明清“三焦”概念内涵及其对温病学影响探究被引量:2
2016年
"三焦"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但关于三焦的概念历来争论较多,明清时期学术争鸣,更是提出众多对三焦概念的阐释,而明清兴起的温病学派更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了辨证之三焦,将三焦作为辨证依据,这开创了三焦的一个新认识。三焦辨证不仅使温病学理论趋于完整,而且指导临床工作。温病学三焦辨证是中医学的辨治理论体系的重要发展历程。
沈怡华刘倩赵岩松
关键词:三焦温病学三焦辨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