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

作品数:9 被引量:218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粒度特征
  • 3篇黄土
  • 2篇淀粉
  • 2篇有机碳
  • 2篇碳密度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粒度
  • 2篇粒径
  • 2篇湖泊
  • 1篇动力学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碎屑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植物生物量
  • 1篇碎屑
  • 1篇碳库
  • 1篇土壤有机碳密...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图书馆

作者

  • 9篇宁波
  • 8篇秦小光
  • 8篇殷志强
  • 5篇穆燕
  • 2篇吕厚远
  • 1篇李玉梅
  • 1篇蔡炳贵

传媒

  • 3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19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被引量:2
2011年
冰期-间冰期的陆地碳库变化成为最近十几年来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深海氧同位素、模型模拟和古环境证据等手段展开对不同时间尺度上不同碳库之间碳通量变化研究.土壤碳库的巨大储量导致了土壤碳库的任何微小波动都比陆地生态系统其他碳库更容易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大气CO2浓度,并最终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对过去4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研究发现,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期间,土壤有机碳碳密度相对于磁化率在细节上更能够表现出气候的小波动,这一期间的土壤有机碳碳密度快速上升,在较高的水平上多次波动,可能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气候环境整体上更适宜碳在黄土古土壤中的累积和保存.在末次盛冰期(LGM)时,土壤有机碳碳密度急剧下降,伴随气候的快速波动,其间有一次较大规模的反弹,持续约2ka,最低值出现在14kaBP和19kaBP.对比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土壤有机碳碳库与其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都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而磁化率在大约15kaBP以后就开始增加,似乎超前于土壤有机碳碳密度和深海氧同位素的增加.并且,在全新世早期到晚期土壤有机碳碳密度经历了逐渐上升继而下降的变化过程,该时段的最高值出现在大约7~5kaBP.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土壤有机碳密度
冰期间冰期转换过程中陆地碳库的演化规律研究
宁波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黄土、沙漠沙、湖泊、河流细粒沉积物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81
2009年
通过对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黄土、沙漠沙、湖泊、河流细粒沉积物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系统研究后总结了其粒度分布特征及组分间差异,并提出了风成、水成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判别依据。认为:1)细粒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分布特征。2)黄土粉尘粒径以<70μm的悬浮颗粒为主,粒度由粗、中、细三个组分构成。粗粒组分含量最高,其中值粒径与源区距离呈负相关,中粒组分百分含量与源区距离呈正相关。3)沙漠沙粒度由一个极其明显的粗粒跳跃组分构成,中值粒径一般位于100~300μm,分选性极好。4)湖泊沉积物粒度分布最多可有6个组分(中值粒径:<1μm,2~10μm,10~70μm,70~150μm,150~700μm,>700μm),前4个组分属悬浮组分,⑤为跳跃组分,⑥为滚动组分,分选性差。5)河流沉积物粒度分布曲线较复杂,其分布特征蕴含了水动力强弱信息。6)沙漠沙→黄土与河流沙→湖泊沉积物其优势组分的粒径均逐渐变细,但水成相对应组分比风成组分粒径要粗。
殷志强秦小光吴金水宁波
关键词:黄土湖泊河流粒度特征
粮食表面附着物的粒度特征
2008年
本文通过对粮食表面附着物粒度的组分研究,发现其与已知的淀粉平均粒径非常接近,说明粮食表面附着物除吸附少量外界粉尘外,主要来自粮食颗粒的淀粉成分,其粒度具有多组分的特征,优势组分有1-2个,表现为单峰或双峰特征,个别样品具有三峰特征,优势组分的粒径在5-20μm之间,品种之间的粒度分布差异大于种内差异,也大于因不同加工方式产生的差异,因此粮食表面附着物的特征组分是由其物质成分特性所决定的,是反映不同种类粮食性质差异的标志之一。对于出现两个或多个优势特征组分的样品,而较细优势组分均为其胚乳淀粉,较粗的优势组分主要是该种粮食颗粒的糠壳或种皮成分,且较粗组分中值粒径差异很大。
宁波秦小光殷志强吕厚远穆燕
关键词:淀粉粒径
粮食表面附着物的粒度特征
本文通过对粮食表面附着物粒度的组分研究,发现其与已知的淀粉平均粒径非常接近,说明粮食表面附着物除吸附少量外界粉尘外,主要来自粮食颗粒的淀粉成分,其粒度具有多组分的特征,优势组分有1-2个,表现为单峰或双峰特征,个别样品具...
宁波秦小光殷志强吕厚远穆燕
关键词:淀粉粒径
文献传递
源区距离对黄土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陕西渭南、北京灵山、河南邙山等地大量黄土样品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其多组分粒度分布及组分间差异特征并讨论了源区距离对黄土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的影响。取得了以下认识:(1)黄土粉尘粒径以<70μm的悬浮组分为主,其粒度由细、中、粗3个组分(中值粒径范围分别为<1μm、1~10μm、10~70μm)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特征。粗粒组分含量最高,峰形最明显。粗粒与中粒组分粒径与百分含量变化很大程度受控于源区距离变化。(2)不同地区黄土粉尘粒度差异明显,粗粒组分中值粒径随源区距离增加而减小,二者负相关;中粒组分百分含量随源区距离增加而增加,二者正相关。(3)粒度组分分离方法能够反映同一源区粒度的细微差异,显示其粒度组分分离的优越性。(4)理论推导了黄土粗粒组分的中值粒径与源区距离的关系并用实际拟合函数验证了其正确性。
殷志强秦小光李玉梅宁波
关键词:黄土
湖泊沉积物粒度多组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被引量:127
2008年
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安固里淖、三台河以及长江等多个地点湖泊和河流沉积物样品细粒部分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总结了其粒度分布特征及组分间差异并讨论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1)湖泊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分布特征,其受控于水动力强度和搬运方式等因素。2)粒度分布最多可有6个组分(中值粒径范围分别为①〈1μm,②2—10μm,③10—70μm,④70~150μm,⑤150—700μm,⑥〉700μm),其中前4个组分属悬浮组分(③组分是流域内风成作用强弱的判别标志),⑤为跳跃组分,⑥为滚动组分,整体分选性差。3)据粒度分布特征可分为湖滨、过渡和湖心三相,三相间粒度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同时又存在此消彼长的良好过渡关系。湖滨相以④组分为优势组分,该组分含量越高,指示沉积物越靠近湖滨;过渡相④组分含量随距湖心距离靠近而减小,但②组分含量却在逐渐增加;湖心相以②组分占主导优势,该组分含量越高,指示沉积物越靠近湖心。4)湖相沉积物受湖滨拍岸浪和湖心波浪的影响而产生了明显的粒度分异规律。
殷志强秦小光吴金水宁波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粒度
粉尘颗粒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测定沉积物粒度来获取环境信息已经成为环境变化研究的常规手段之一,多组分分离的方法也逐渐被广泛采用,但对于粒度分布中不同组分的成因存在着不同的看法。Alfaro的碰撞理论认为当母质所遭受的碰撞能量大于母质中集合体的内聚力时,能够产生与之对应的特征组分,即特定的风速能量决定了特定组分的形成。为了对Alfaro碰撞理论进行论证检验,研究选择屏蔽了搬运分选过程、纯经机械碰撞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粮食表面附着物,进行粒度分析。分析发现:1)不论无机质组成的岩石还是有机质组成的粮食,其颗粒粒径主要受控于母质成分,且粒度分布均具有与种类密切相关的特征。2)虽然少部分物质的粒度分布也存在Alfaro风洞实验中出现的中值粒径较稳定的组分,但其碰撞理论很难解释大量的不相符现象和各种物质种内差异小于种间差异等现象。证明了粉尘颗粒的粒径与其物质成分特点存在密切联系,而与外界碰撞过程没有直接对应关系,能量碰撞作用并不能直接导致粉尘颗粒优势组分的形成。因此,本研究认为形成粉尘不同粒度组分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风力(能量)只是其中之一,起尘区和降尘区的大气动力条件、粉尘在搬运过程中的分选作用以及粉尘的形成母质性质和环境都是影响粉尘粒径多组分特征的重要因素。
宁波秦小光穆燕殷志强
关键词:岩石碎屑
黄土粉尘搬运过程的动力学物理模型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对黄土粉尘重力沉降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给出了黄土粉尘粒度分布的数学表达,讨论了粉尘沉积通量随搬运距离、粒径变化的物理过程,首次确定了估算粉尘搬运距离和风力强度的计算方法,为区分粉尘搬运距离和风力强度对粒度的影响及其它们在冰期间冰期中的差异提供了物理学的判别依据。分析结果表明:1)在重力沉降作用下,粉尘沉降通量随搬运距离的变化服从几何分布,具有沉降通量随搬运距离的增加迅速减小,越粗的粉尘颗粒其沉降通量初值越大,同时下降速度也越迅速的特点;2)如果用携粉尘气流的水平通量作代表风力强度,则粉尘搬运距离与粒度分布曲线上重力沉降部分最高点的粉尘沉降通量成反比,风力强度与该点对应粒径的平方和粉尘搬运距离成正比。因此,根据该点的粉尘沉降通量和对应粒径,可以估算粉尘的搬运距离和风力强度。根据上述理论对渭南阳郭中学S_0~L_1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了粉尘搬运距离和风力强度的估算:首先,从粒度分布中提取出3个对数正态分布的独立组份;然后利用粗粒组份的参数计算粉尘搬运距离和风力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粉尘搬运距离具有冰期近、间冰期远的特点,风力强度的变化则具有冰期弱、间冰期强的特点,LGM时段的风力强度比MIS 3阶段大,但小于全新世适宜期,而LGM时期粉尘搬运距离并未明显减小,因此,可能黄土粒度的变化并非反映了冬季风的变化,而是反映了夏季风的变化,夏季风是通过影响粉尘源区来影响粉尘粒度的变化。
秦小光蔡炳贵穆燕宁波殷志强
关键词:物理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