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跃峰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闪石
  • 3篇透闪石
  • 3篇光谱
  • 2篇软玉
  • 2篇石墨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1篇振动光谱
  • 1篇石矿
  • 1篇谱学特征
  • 1篇组构
  • 1篇翡翠
  • 1篇文化交流
  • 1篇文物
  • 1篇物相
  • 1篇物相分析
  • 1篇相分析
  • 1篇墨绿色
  • 1篇结构水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省博物馆
  • 2篇广东省珠宝玉...
  • 2篇四川省产品质...
  • 1篇故宫博物院
  • 1篇广东省地质过...

作者

  • 7篇张跃峰
  • 6篇丘志力
  • 5篇李榴芬
  • 2篇吴沫
  • 2篇戴苏兰
  • 1篇彭淑仪
  • 1篇莫默
  • 1篇钟友萍
  • 1篇徐志
  • 1篇罗涵
  • 1篇张佩文
  • 1篇李锐
  • 1篇李志翔
  • 1篇金晓婷
  • 1篇熊燕

传媒

  • 3篇宝石和宝石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彩色宝玉石使用的三次高潮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关系探索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的大量考古发现并结合文献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使用3次高潮的形成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使用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汉魏时期,考古发现的彩色宝石包括蓝色绿松石、青金石、红色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第二次高潮延续在唐宋(辽),考古发现的彩色宝石除了第一次高潮常见宝石外,出现了真正的红宝石、蓝宝石和托帕石;第三次高潮主要出现在明清,重要的彩色宝石种类包括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青金石、碧玺和绿色翡翠。第一次爆发和中国人沿北方丝绸之路对中亚的探索及其文化交流有关;第二次爆发则和唐宋时期非常频繁的中西方贸易及互动性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有关;第三次爆发的原因比较复杂,分别和明朝主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中国通往西方之门及清朝被西方用武力打破封闭,西学东渐,导致西南丝绸之路带来绿色翡翠打破本来由和田玉主导的白玉文化有关,前期是中国主动和国外进行商品贸易的产物,后期则是外国坚船利炮带来的副产品。考古证据显示,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文化的形成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互动的结果,但古代多数重要的彩色宝石主要来自境外,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首符次德的彩色宝玉石文化是一种舶来文化。
莫默丘志力张跃峰李榴芬吴沫罗涵
关键词:出土文物文化交流
四川雅安软玉中透闪石的结构水晶粒尺度不均一性及其指示意义
2019年
四川雅安软玉是一种新发现的基(超)性岩型软玉。对于其成玉机制,目前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该地区多期次成矿流体对软玉的成玉过程及其交代结构的多样性的影响;透闪石中水的赋存状态、结合方式及其演化趋势;透闪石中结构水和化学成分晶粒尺度不均一性的表现形式及其缘由。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从微观角度就雅安软玉中透闪石晶粒内结构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方式,特别是结构水与M1、M3位阳离子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单个透闪石晶粒内由(Mg^2+,Mg^2+,Mg^2+)-OH、(Mg^2+,Mg^2+,Fe^2+)-OH、(Mg^2+,Fe^2+,Fe^2+)-OH、(Fe^2+,Fe^2+,Fe^2+)-OH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分别位于3672、3659、3644、3623cm-1处。雅安软玉中结构水及其化学成分普遍存在晶粒尺度的不均一性。单个透闪石晶粒内结构水从中心向边缘整体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与之对应的MgO质量分数整体呈现递增趋势,FeOT质量分数整体呈现递减趋势。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该类型软玉矿床的成矿流体在其成玉过程中的演化规律,进而为解析其成玉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金晓婷丘志力戴苏兰张跃峰李榴芬
关键词:透闪石结构水红外光谱
广东信宜新发现的“绿泥石”质玉石研究
本项目组在广东信宜市水口镇饭豆坡蛇纹石玉矿区发现了新的绿泥石质玉石,这是该玉种在广东省内首次发现。利用偏光显微镜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电子探针(EPMA)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信宜绿泥石质玉石...
张跃峰丘志力李榴芬李志翔章子乔
关键词:谱学特征
文献传递
辽宁岫岩透闪石质河磨老玉中石墨的成因及其指示意义
石墨广泛出现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热液蚀变交代作用过程中,是成岩成矿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指示性矿物.辽宁岫岩透闪石质玉、特别是其中河磨老玉(子料) 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石墨矿物,目前,对这些石墨矿物形成条件及其与闪石质玉石成生...
张跃峰丘志力彭淑仪钟友萍李榴芬吴沫
关键词:石墨变质相
四川雅安绿色软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四川雅安地区新近发现一处颇具特色的绿色—浅绿色软玉矿产资源,该软玉在产出状态、外观特征、玉石结构、构造及成矿特点等方面明显有别于国内外同类型软玉矿床。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重点就该类软玉的物相、微组构、振动光谱、微区化学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雅安软玉具致密块状构造和典型的纤柱状交织结构,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95%~98%),还含少量钙铬榴石、铬铁矿及石英等次要矿物;红外吸收光谱显示其吸收谱带数目、峰位均与透闪石标准图谱相吻合;透闪石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雅安软玉相对贫Mg,富Fe,含Cr,其中w(FeOT)=1.810%~2.365%,w(Cr2O3)=0.019%~0.152%,Mg/(Mg+Fe)在0.944~0.957区间内变化,其中Fe、Cr元素可能是导致雅安绿色软玉致色的主要因素。
金晓婷丘志力戴苏兰易建华李榴芬张跃峰
关键词:软玉物相分析振动光谱
辽宁岫岩透闪石质河磨老玉中石墨的成因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石墨常出现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热液蚀变交代作用过程中,是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指示性矿物。辽宁岫岩透闪石质玉、特别是其中河磨老玉(子料)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石墨,目前,对这些石墨形成条件及其与闪石质玉石成因联系知之甚少。通过显微岩相学、拉曼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探讨了辽宁岫岩河磨老玉中石墨与透闪石质玉矿的成因联系。河磨老玉中的石墨呈条带状、星点状和云雾状3种分布形态,计算获得的石墨化度值在0.562-0.644之间,菱面体多形含量变化在19.52%-23.00%,温度范围为454-623℃,与角闪岩相变质峰期温度基本一致,明显高于前人获得的透闪石质玉的形成温度范围。结果显示,河磨老玉中的石墨与闪石质玉石是不同地质作用产物。结合野外地质产状,推测河磨老玉中的石墨形成早于闪石质玉石,是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残余矿物。透闪石质河磨老玉石墨的特征暗示辽河群含石墨方解石大理岩、含石墨的透闪变粒岩、透闪岩大理岩可能是河磨老玉主要的原岩,而透闪石玉是多期次/阶段成矿作用产物。
张跃峰丘志力彭淑仪钟友萍李榴芬吴沫
关键词:石墨成生联系
墨绿色仿翡翠品的宝石学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我国玉器市场的繁荣发展,使得玉器优劣并存,导致大量墨绿色"石材"充斥市场,充当翡翠销售。在广东玉器加工批发集散市场上收集了多种墨绿色仿翡翠原料,挑选具有代表性的4件原料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宝石显微镜观察、折射率、密度以及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偏光显微镜薄片鉴定等测试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该4件样品的密度、折射率与翡翠一致,红外反射光谱与绿辉石非常相似,但其结构特征、矿物组成明显区别于翡翠。综合国标判定,该4件样品均为仿翡翠品。笔者提醒,常规宝石学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不易区分此类制品,而加强基础性研究、提高镜下鉴定能力是防范检测风险的有效途径。
李锐徐志熊燕张佩文张跃峰
关键词: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