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拓宇
- 作品数:40 被引量:1,23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加快破解浙中科创走廊能级提升的“协同”难题
- 2024年
- 科创走廊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走廊型空间布局为特色的创新区域,正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发展的关键力量。浙中科创走廊作为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战略构成部分,是长三角区域战略的重要一环和金华未来发展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承载浙中区域科技创新使命的重要平台,已然成为金华政府重点打造的科创高地。目前,浙中科创走廊内创新要素集聚功能不断凸显,但仍然面临协同性不够的瓶颈性问题,进而制约创新能级提升。
- 李拓宇朱旨雯
-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科创长三角区域协同性能级提升
- 我国财政风险、政策工具与政策时滞的实证研究
- 财政风险是一种公共风险,区别于私人风险,它是应当由政府来承担的、将对社会造成损害的风险,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已经开始了对财政风险的研究。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在经济...
- 李拓宇
- 关键词:财政风险政策时滞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
- 文献传递
- 什么样的协同路径能够提高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成效——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人才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产”“教”两类型组织在育人过程的协同始终缺乏理论指导和有效实践路径。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50个产教融合典型项目进行分析,聚焦企业规模、学科类型、项目动因、项目行动、项目约束等条件变量,识别出提高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成效的最优路径。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协同理论,提出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和协同路径,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可复制性的实践指导。
- 李拓宇张瑜赵子聪邓勇新
-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被引量:175
- 2015年
- "以人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基础,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所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新形势下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与挑战,指出现阶段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在培养理念、教学内容以及资源配套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通过构建"三个体系",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实现"三维磨合",完善系统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四项能力",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
- 李拓宇李飞陆国栋
- 关键词:工科人才培养
- 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机制探析--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访谈录被引量:26
- 2016年
- 大学排名与工程教育质量
问:您对中国整体工程教育发展的判断如何?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US工科排名清华在第一,您怎么看?
李培根(以下简称"李"):要看具体参考的是哪些指标。在我看来,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应能引领科技发展、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应该是在方方面面都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中国大学目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尚不明显。
- 李拓宇李飞张婉滢张炜李培根
- 关键词:工科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排名大工程观
- 以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工程院岑可法院士访谈录被引量:22
- 2015年
- 【访谈人物简介】岑可法,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工程热物理学家,能源环境工程专家。在化石燃料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生物质能利用与制氢技术、储能技术、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工程气固多相流动和电站锅炉。
- 李飞李拓宇陆国栋
- 关键词:院士访谈录能源利用医疗废弃物科教工科
- 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双重网络关系及其演化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科技竞争态势下,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专利技术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建构组织合作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整合性分析框架,选取“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高温防护涂层”和“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及应用”两个典型技术样本,探索双重网络关系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以龙头企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顶尖科研院所为代表的核心主体协同其他创新主体整合资源开展技术攻关;②大学、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通过紧密联结,形成多边复杂的网络关系;③关键共性技术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相关技术围绕核心技术节点相互关联,形成多个技术子群;④伴随网络持续演化,关键共性技术间扩散和溢出效应增强,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效应。研究结论为中国关键共性技术布局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 施锦诚王靖朱凌李拓宇朱建忠
- 关键词:关键共性技术
-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工程教育指向被引量:10
- 2019年
- 工程教育的演化情况,本质上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工程科技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诉求。本文希望从国内外典型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趋势的比较分析出发,借鉴经典研究报告中采用的"工程实践—工程技术—工程教育发展"案例分析框架,尝试通过三个阶段六项典型工程案例的呈现,描摹国内外典型案例中"工程实践—工程技术—工程教育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试图发现我国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动向与世界工程教育前沿之间的共演趋势,进而为提出面向未来的"新工程范式"这一中国方案提供研究基础和思考。
- 叶民李拓宇邓勇新朱凌
- 关键词:工程教育
- 中国式现代化医院的生成逻辑与理论内涵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卫生健康事业的现代化。公立医院担负着推动医疗科技发展、引领医学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健康基础的关键力量。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医院。作者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医院的生成逻辑、概念厘定与理论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医疗卫生领域落地生根、探索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拓展。
- 陈艺成陈晓伟董恒进孙涛李拓宇雷李楠申靖朱心宇李莎莎崔璐蔡秀军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新工科文献回顾与展望:基于“五何”分析框架被引量:53
- 2018年
- 传统工程教育研究关注科学基础研究、工程实践、通识教育、教育认证等因素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聚焦于解释工程教育的集成性和外部性,而忽略了学科演化及知识衍生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在解释工程学科的演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研究首先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借助"五何"分析框架,从新工科建设的动因(Why)、主体(Who)、目标(What)、情境(Where)、逻辑(How)五个方面系统回顾了新工科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通过回顾,本研究提出新工科建设是多层面、多主体共同推动的结果,其建设逻辑可归类为政策逻辑、产业逻辑、学科逻辑和知识逻辑。最后,我们将"五何"分析框架进行逻辑关系整合,构建出新工科研究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李拓宇施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