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染梦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体育
  • 2篇青年
  • 1篇新媒体
  • 1篇意蕴
  • 1篇娱乐化
  • 1篇再审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参与
  • 1篇直播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时代青年
  • 1篇视频
  • 1篇数据保护
  • 1篇体育传播
  • 1篇体育观
  • 1篇青团
  • 1篇主播
  • 1篇主体性
  • 1篇逻辑
  • 1篇逻辑与

机构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李染梦
  • 1篇陈璐

传媒

  • 2篇体育研究与教...
  • 2篇广东青年职业...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基础教育参考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数据时代英国学校数据保护的实践与启示
2021年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数据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我国学校数据保护存在相关规定不完善、监管缺位等问题。相比较而言,英国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框架下针对学校数据保护发布了《数据保护:学校工具包》,明确了学校数据保护“正当目的”“数据最小化”等七项原则和若干基本步骤,指导学校建立“事先同意”“确实必要”“最小需要”“匿名处理”“定期删除”框架下的学校数据保护制度,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李染梦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保护
互联网体育传播中的数字劳动主体性再审视
2023年
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促进了互联网体育的传播与发展,也催生了互联网体育数字劳动。互联网体育传播出现了“晒运动”“体育主播”等新现象。基于互联网新兴传播样态,互联网体育数字劳动表现为依托于体育行业传统劳资关系的数字化劳动形态、基于体育爱好导向的数字平台无酬劳动形态、彰显运动者主体性的数字平台灵活雇佣劳动形态。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受众商品论忽视了体育的主体性本质,忽略了互联网体育传播中主体的积极作用。互联网体育传播中的“晒运动”等个体运动信息传播成为体育爱好者传递个体爱好、特征、个性、形象继而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工具;“健身达人”“运动主播”等网络灵活雇佣形态为体育爱好者基于“自觉自愿”开展生产劳动做出了有益探索。体育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追求精神自由和身体自由的社会存在,因此应充分认识互联网体育传播中的体育的主体性本质,重新审视数字劳动视域将其笼统地视作剥削劳动的观点。
李染梦
关键词:主体性
从微博微信到知乎B站——后“两微时代”共青团新媒体思想引领工作的实践与发展被引量:7
2017年
微博微信时代,共青团的新媒体传播效果存在局限。面对十八大以来青年群体出现的年龄段更替、政治参与娱乐化等新特点,团中央在知乎与B站探索出一条新媒体工作的新思路,即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传播地位的更迭与平衡、更新传播符号扩大意义共识空间、细分用户多媒体平台联动发布,以提升知乎、B站等青年社区对共青团的认同度。
李染梦
数字时代青年数字劳动的表现形态、价值逻辑与群体风险
2022年
数字时代,短视频已成为当代青年重要的媒介生存场所。观众观看短视频无须付费,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公司却在资本市场中迅速扩张,其高市值背后隐藏了青年观众的数字劳动。传统雇佣的数字化演进模式、短视频观看的无酬劳动模式以及兴趣劳动的灵活雇佣模式是当代青年数字劳动的具体表现。以互联网技术对个人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网络版权占有为主要途径的受众商品化以及“直播带货”,对短视频观众消费能力的开发奠定了短视频产业盈利的价值逻辑。应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重视短视频时代青年群体的技术异化风险、劳动异化风险以及由圈层文化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
李染梦
中国共产党青年体育观的意蕴三题
2022年
中国共产党青年体育观围绕“如何看待青年体育”“开展什么样的青年体育”及“如何开展青年体育”展开。从工作定位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体育工作,始终将青年体育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心工作紧密相连,将青年体育列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重视青年在开展体育工作时的重要作用;从工作内容和特点看,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人民性原则,坚持功能导向,突出发展理念;从工作方法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党对青年体育事业领导这一根本前提,注重发挥学校体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体教融合,深化体育机制改革,持续提升体育治理效能。
李染梦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青年体育观
台湾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2017年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学生就业面临就业总量不确定及就业结构化矛盾深化的可能性,大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概括其健全制度建设及规范人员准入机制、贯穿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南、以生涯辅导为核心的特点。基于此,大陆高校可借鉴台湾师范大学,从机构功能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精准服务设计、科研提升发展四个方面提升生涯辅导的实效性。
陈璐李染梦
关键词:就业指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