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信号特征
  • 1篇虚假
  • 1篇虚假信号
  • 1篇虚警
  • 1篇液氢
  • 1篇异常信号
  • 1篇印染
  • 1篇印染废水
  • 1篇印染废水处理
  • 1篇印染废水处理...
  • 1篇油气回收
  • 1篇制冷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工艺
  • 1篇气态
  • 1篇外浮顶罐
  • 1篇吸收式
  • 1篇吸收式制冷

机构

  • 5篇常州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飞
  • 2篇郝永梅
  • 2篇黄维秋
  • 2篇郝庆芳
  • 1篇凌祥
  • 1篇董良飞
  • 1篇赵玲萍
  • 1篇吕爱华
  • 1篇张凤娥
  • 1篇邢志祥
  • 1篇李稳
  • 1篇涂保华
  • 1篇吕成
  • 1篇吴凡
  • 1篇纪虹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浮顶罐不同孔隙油气泄漏扩散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9年
开展外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机理及规律的研究对于保障罐区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小外浮顶罐不同浮盘孔隙的油气泄漏扩散及其受风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研究结果如下。①当风吹向外浮顶罐时,会在浮盘上方形成大尺度涡流,并在紧贴浮盘处形成从下风侧到上风侧的对称分布的气流运移。②泄漏位置在浮盘上时,油气均紧贴浮盘从下风侧向上风侧运移;泄漏位置位于浮盘中间及下风侧时,油气较容易扩散出去,而位于浮盘上风侧及两侧时,油气容易发生积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风速增大有利于油气扩散,但会使污染范围扩大。③泄漏位置在浮盘与罐壁之间的边圈缝隙时,油气沿着罐壁向浮盘上方空间扩散,且扩散的程度为:浮盘两侧>上风侧>下风侧。④泄漏位置在浮盘中心、泄漏孔径为20mm时,正庚烷体积分数为0.1%~1.7%,处在对应的爆炸极限范围之内;而孔径为6mm时,正庚烷体积分数在0.02%~0.26%,汽油蒸气的体积分数在0.05%~0.65%,均未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因此,当泄漏孔隙较大时,出现爆炸危险的可能性增大。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浮盘上方气流运移规律及油气扩散传质机理,可为生产实践和油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进一步完善外浮顶罐蒸发损耗评价理论体系。
郝庆芳黄维秋景海波李飞方洁纪虹凌祥吕爱华
关键词:外浮顶罐传质机理数值模拟
集成催化燃烧和氨水吸收制冷的油气冷凝吸附回收系统被引量:3
2018年
为回收并资源化利用挥发油气,建立了一种集成冷凝、吸附、催化燃烧和氨水吸收制冷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为分析该系统回收油气时的回收率和能耗,结合油气混合物及其组分浓度数据,对采用该系统回收油气的方案进行建模和计算。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3级冷凝过程,改变2级冷凝温度,得到相应的能耗、未被冷凝的油气量和组分浓度;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过程,得到相应的制冷系数和能耗;估算催化燃烧子系统所需的油气量;对于吸附子系统,只考虑吸附过程,进入吸附装置的油气全部得到回收。通过计算求得油气的回收率和系统的能耗。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系统回收油气时,回收率和能耗均随二级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较于传统的"冷凝加吸附法"工艺,该工艺系统的能耗降低30%左右,回收率仅降低2%左右。
景海波汪城黄维秋吕成郝庆芳李飞
关键词:油气回收冷凝法ASPENPLUS
基于信号特征学习优化管道泄漏信号变分模态分解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号特征学习优化管道泄漏信号变分模态分解的方法,方法包括:建立不同状态下信号特征瞬时变化规律数据库;对待分析的原始信号x(t)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计算分解得到的模态分量x′(t)的特征参数,并对照信号特征...
郝永梅王丽华吴凡吴政奇王志成李飞
基于流固耦合确定液氢运输储罐初始充装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确定液氢运输储罐初始充装率的方法,包括:S1,建立液氢储罐及内部流体三维模型;S2,对模型划分网格;S3,对模型进行边界条件设置;S4,在设定好边界条件的模型上设置监测面;S5,设置模拟步长及模...
刘宇航郝永梅邢志祥蒋军成李飞管凌峰王志成
常州某纺织园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常州某纺织园印染废水厂,由于原有深度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与活性炭吸附运行费用高、产生的污泥量大等缺点,拟进行工艺改进,本研究采用改性磁粉/ClO2氧化协同深度处理代替原有深度处理工艺,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当电磁体装置中调节废水pH为4左右、磁粉投加量为10 g/L、ClO2投量为60 mL/L,先吸附20 min,然后ClO2氧化8 min,处理后的废水COD<20 mg/L,色度<30倍,低于江苏省地方标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排放要求,且工艺经济合理。
张凤娥李飞董良飞宋伟涂保华李稳赵玲萍
关键词:印染废水CLO2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