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成新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阿拉善盟草原工作站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荒漠
  • 2篇阿拉善荒漠
  • 1篇银狐
  • 1篇植物病害
  • 1篇沙蒿
  • 1篇天敌
  • 1篇区系
  • 1篇区系调查
  • 1篇区系分布
  • 1篇胁迫
  • 1篇抗性
  • 1篇抗性生理
  • 1篇荒漠区
  • 1篇干旱
  • 1篇阿拉善荒漠区
  • 1篇白沙蒿
  • 1篇UV-B辐射
  • 1篇UV-B辐射...
  • 1篇病害
  • 1篇存活力

机构

  • 3篇阿拉善盟草原...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阿拉善左旗草...

作者

  • 3篇杨成新
  • 2篇王长命
  • 2篇庄光辉
  • 1篇保平
  • 1篇郭丁
  • 1篇陈卫
  • 1篇傅华
  • 1篇张丽静
  • 1篇那日苏
  • 1篇张金宝

传媒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阿拉善荒漠人工释放银狐的存活力观察
2017年
为研究人工饲养释放的银狐(Vulpes vulpes)在阿拉善荒漠的存活力状况,考察利用银狐控制荒漠草原鼠害的可行性,2006年10月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兰布和沙漠上释放了11只人工饲养的成体银狐,性别为5雄6雌,均为饲养2 a的成年银狐。随后对释放银狐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大范围的追踪调查,同时也对作为银狐的主要食物的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银狐的存活数据一直追踪到2015年。结果表明释放的人工饲养银狐在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可以很好地存活,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食物可能是主要原因。但由于银狐不畏惧人类,频繁袭击牧民饲养的家禽和羊羔而遭牧民反对,在释放后的半年之内多被当地牧民捕杀。因此,若在本地区推广释放人工饲养银狐来控制荒漠鼠类的话,尚需当地牧民在利用草场规模和生产意识上的转变,方能实现控制荒漠地区鼠害的初衷。
王长命张金宝庄光辉乌吉斯古椤杨成新李保尔陈卫贾举杰
关键词:银狐阿拉善荒漠
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以白沙蒿为试验材料,在干旱(D)、UV-B辐射(U)和干旱与UV-B辐射复合(D+U)胁迫下,从幼苗生长、膜脂氧化、次生物质类黄酮、脂肪酸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了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D和U处理下,白沙蒿幼苗叶、茎、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积累减少,株高、叶面积和相对含水量(RWC)降低。D+U处理缓解了D和U处理造成的白沙蒿生物量的下降。D和U处理下,叶相对电导率(REC)显著升高;D+U处理的REC显著下降。D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分别为对照(CK)的1.65和3.69倍,而U处理MDA含量和LOX活性无显著变化;D+U处理MDA含量和LOX活性分别为D处理的66.69%和44.00%。D和U处理类黄酮含量分别为CK的1.25和1.37倍;D+U处理类黄酮含量为D处理的1.57倍。D处理未引起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显著变化,U处理造成IUFA显著降低,为CK的91.96%;D+U处理IUFA为U处理的1.08倍。结果表明,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引起的膜损伤是造成白沙蒿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干旱和UV-B辐射复合胁迫通过增加类黄酮含量、抑制LOX活性和提高脂肪酸不饱和度的效应产生叠加作用,缓解了彼此对白沙蒿造成的膜损伤。
韩晓栩赵媛媛张丽静郭丁傅华李永善杨成新
关键词:白沙蒿干旱UV-B辐射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植物病害区系调查
2009年
目的掌握阿拉善荒漠草原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区系。方法采用常规植物样方调查方法,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病害种类鉴定。结果阿拉善荒漠草原存在着20种病害,主要以白粉病为主。结论有些病害要加强防治,但有些害轻微,要小于益处。
王长命庄光辉保平那日苏杨成新
关键词:植物病害区系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