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一玫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药化学与分析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学成
  • 1篇血藤
  • 1篇镇痛作用
  • 1篇生物碱
  • 1篇总生物碱
  • 1篇乌药
  • 1篇金盏菊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鸡血藤
  • 1篇酚酸
  • 1篇酚酸类
  • 1篇酚酸类成分

机构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中药化...

作者

  • 3篇武一玫
  • 2篇张祎
  • 2篇王涛
  • 2篇李晓霞
  • 2篇陈玥
  • 1篇赵骏
  • 1篇陶蕊
  • 1篇瞿璐
  • 1篇李亚楠
  • 1篇聂宁
  • 1篇潘真真
  • 1篇邓屾
  • 1篇张玉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乌药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的优选及镇痛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优选乌药总生物碱(TALR)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镇痛作用。方法采取乙醇回流法提取,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影响,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乌药总生物碱的紫外吸收峰最大吸光度A值为指标进行优选。镇痛实验取最佳提取方法所得TALR的不同浓度水溶液ig给予小鼠后,采用醋酸小鼠扭体法研究TALR的镇痛作用。结果优选工艺为:加入14倍量95%乙醇提取1h,酸溶碱沉得TALR,因其A值远高于其他工艺,故判断此法所得TALR质量分数相对最高。药理实验表明TALR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优选工艺简单可行,质量分数较高;TALR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张玉武一玫潘真真李亚楠聂宁陶蕊赵骏
关键词:乌药总生物碱镇痛作用
鸡血藤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被引量:20
2014年
为了解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化学成分,从鸡血藤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5个酚酸类单体成分,经波谱学分析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tachioside (2)、isotachioside (3)、canthoside D (4)、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5)、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6)、4-羟甲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丁香酸葡萄糖苷(8)、3-甲氧基苯乙醇-4-O-β-D-葡吡喃糖苷(9)、2-(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ethyl-β-D-glucopyranoside (10)、4,6-二羟基-2-O-(β-D-吡喃葡萄糖苷)苯乙酮(11)、松香(12)、顺式紫丁香苷(13)、(-)-(7R,8S)-guaiacylglycerol 8-O-β-D-glucopyranoside (14)和l-threo-guaiacylglycerol-8-O-β-glucopyranoside (15)。其中,化合物2-8和10-15为首次从密花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瞿璐李晓霞陈玥邓屾武一玫王涛张祎
关键词:鸡血藤酚酸类成分
卢旺达产金盏菊花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卢旺达产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学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盏菊中分离鉴定了6个单体成分,分别为金盏菊苷A(1,calendnoside A)、异鼠李素(2,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isorhamn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异鼠李素3-O-(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isorhamnetin 3-O-(6″-acetyl)β-D-glucopyranoside)、异鼠李素3-O-β-D-呋喃洋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isorhamnetin3-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和isorhamnetin 3-O-(2-O-β-xylopyranosyl-6-O-β-rhamnopyranosyl)-β-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6为首次从金盏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陈玥李晓霞武一玫董勇喆王涛张祎
关键词:金盏菊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