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班觉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陶器
  • 1篇专业合作组织
  • 1篇西藏妇女
  • 1篇牧民
  • 1篇教育
  • 1篇婚姻地位
  • 1篇基础教育
  • 1篇教士
  • 1篇妇女
  • 1篇藏学
  • 1篇传教
  • 1篇传教士

机构

  • 3篇西藏社会科学...
  • 2篇西藏自治区社...
  • 1篇西藏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科...

作者

  • 5篇班觉
  • 1篇次仁德吉
  • 1篇次仁罗布
  • 1篇仓决卓玛
  • 1篇巴桑旺堆

传媒

  • 3篇西藏研究
  • 1篇西藏科技
  • 1篇中国藏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藏牧区基础教育的新发展——以那曲县罗玛镇为案例
2016年
对那曲县罗玛镇基础教育的实地田野调查充分证实了,本世纪头十年西藏全面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对于这一偏远牧区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牧区家长无论是在对待子女上学的观念上,还是在送子女上学的行动上,都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体现了新形势下西藏牧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班觉次仁德吉
关键词:基础教育
西藏妇女的婚姻地位探析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运用人类学方法,探讨西藏妇女在通婚范围、婚姻形式、婚姻自主权、婚后居住模式和离婚状况等方面的处境和变化,认为受藏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影响,社会对妇女在婚姻问题上较为包容,有一定的弹性。与亚洲周边其他民族如汉族和印度相比,历史上特别是当代西藏妇女的婚姻地位较为优越。
班觉
关键词:妇女婚姻地位
那曲县罗玛镇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多种经营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来,那曲县不断深化牧区改革力度,大力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牧业结构调整,使那曲县的农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在罗玛镇的实地田野调查显示,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多种经营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需要克服发展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经营管理不规范的困境和挑战。
班觉
早期西方传教士在西藏活动综述
2015年
通过追述17—18世纪闯入西藏的西方传教士在西藏的活动,指出西方传教士进入西藏传教的同时对西藏地方的地理、自然、历史、宗教、人种、民俗等方面广泛搜集信息资料,为后来的帝国主义窥视西藏、侵略西藏提供了有用的情报。同时,传教士们带着西方宗教、文化极度的优越感向西方社会介绍一些西藏的相关知识中尽管充斥着无知、偏见和歪曲,但仍为19世纪30年代国际上研究西藏正式成为一门称之为国际藏学的学科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或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
班觉巴桑旺堆仓决卓玛
关键词:传教士
浅谈西藏制陶技艺的历史与现状
2018年
西藏陶器作为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之一,表现了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祖辈们在这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创造出不凡的智慧。西藏的制陶技术历史悠久,据考古挖掘发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文章通过回顾西藏制陶技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分析了制约西藏制陶技艺发展的几个因素。
杨明芬次仁罗布班觉
关键词:陶器新石器时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