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野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马波沙星在中华鳖体内对嗜水气单胞菌PK/PD模型研究
- 为向马波沙星给药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数据,本文进行了单剂量肌注和口灌10mg/kg马波沙星在中华鳖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同时测定马波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和半体内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肌注10 mg/kg马波沙星后,药物吸...
- 单奇郑光明刘书贵白野尹伊玛丽莎朱新平
- 关键词: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
- 文献传递
- 肌注和口灌氟苯尼考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肌内注射、口灌两种给药方式,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把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随机分成2组,控制水温在30℃,以15 mg/kg分别单剂量肌内注射、口灌给药。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氟苯尼考浓度,用Win Nonlin药动学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肌内注射氟苯尼考后,药物吸收较慢,消除较快,达峰时间(T_(max))=4 h,峰浓度(C_(max))=4.64μg/mL,消除半衰期(T_(1/2λ)z L)=10.45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91.06μg·h/mL。口灌氟苯尼考后,药物吸收较快,消除较慢,T_(max)=1 h,C_(max)=5.92μg/mL,T_(1/2λ)z L=13.13 h,AUC=61.96μg·h/mL。肌内注射、口灌氟苯尼考后,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显著,这一差异表明肌内注射给药吸收相对较慢,但更为完全(肌内注射氟苯尼考的AUC明显较大),消除相对较快。
- 白野陈昆慈单奇郑光明尹怡刘书贵
- 关键词:氟苯尼考OREOCHROMIS药代动力学
- 阳性饵料鱼投喂模式下孔雀石绿及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鳜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解鳜(Siniperca chuatsi)食用含有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的饵料鱼后,其体内MG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的残留消除规律,以期为孔雀石绿的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本实验模拟了自然养殖条件,对饲养于池塘网箱中的鳜连续投喂10 d经1 mg/L MG溶液浸泡2 min后的鲮(Cirrhinus molitorella),投喂量为5%(m/m),于停药后0、6、12 h及1、3、6、10、15、20、30、40、50、70、90、120、150和180 d采集鳜肌肉样品,各采集点随机取6尾以上鳜,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鳜肌肉中MG和LMG的残留量。结果发现,阳性饵料鱼投喂结束后,鳜体内未检出MG,LMG残留浓度也较低,在0 h鳜肌肉中LMG的浓度为8.62μg/kg,随后缓慢降低,10 d时鳜肌肉中检测不到LMG。本研究表明,养殖过程中,阳性饵料鱼体内的MG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鳜,造成鳜体内LMG检出,建议执法部门对鳜的饵料鱼进行监控,以确保鳜的食用安全。
- 尹怡白野刘书贵戴晓欣陈昆慈单奇郑光明朱新平
- 关键词:孔雀石绿
- 氟苯尼考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药动/药效学同步模型研究
- 本实验通过研究“氟苯尼考三种给药方在罗非鱼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合氟苯尼考对无乳链球菌的体外和半体内的药效学研究,建立氟苯尼考对无乳链球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学同步模型,为氟苯尼考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1.体外敏感性的测定...
- 白野
- 关键词:氟苯尼考无乳链球菌罗非鱼血浆
- 文献传递
- 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 【目的】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在30℃水温条件下,选用400尾罗非鱼,随机分成2组,以单剂量15 mg/kg分别进行肌注、口灌给药。给药前采一批空白样,然后于给药后的5、10、15、30、...
- 白野单奇郑光明尹怡刘书贵
- 关键词:氟苯尼考高效液相色谱法罗非鱼血清药代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马波沙星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马波沙星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罗非鱼随机分成2组,水温维持在30℃,以10 mg·kg-1分别单剂量肌内注射和口服给药,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马波沙星的质量浓度,用Win Nonlin 6.1药动学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肌内注射马波沙星后,药物吸收和消除均较口服快,体内分布广泛。达峰时间(tmax)为0.25 h,峰质量浓度(ρmax)为4.31μg·mL^(-1),消除半衰期(t1/2λz)为19.21 h,表观分布容积为3.94L·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70.36μg·mL^(-1)·h-1。口服马波沙星后,药物吸收和消除均较慢,体内分布广泛。tmax为4.00 h,ρmax为2.45μg·mL^(-1),t1/2λz为22.67 h,表观分布容积为4.27 L·kg-1,AUC为76.66μg·mL^(-1)·h-1。【结论】10 mg·kg-1马波沙星能够有效治疗大多数敏感菌引起的罗非鱼感染。
- 单奇白野范晶晶刘书贵尹伊李丽春郑光明
- 关键词:罗非鱼药物代谢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
- 马波沙星在中华鳖体内对嗜水气单胞菌PK/PD模型研究
- 【目的】本文建立了马波沙星在中华鳖血清中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研究了马波沙星在中华鳖体内的药动学规律,结合药效学参数,建立了马波沙星在中华鳖血清半体内(Ex-vivo)PK-PD同步模型,系统考察了马波沙星...
- 单奇郑光明白野范晶晶朱新平
- 关键词: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
- 文献传递
- 药浴条件下孔雀石绿及无色孔雀石绿在鳜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解孔雀石绿(MG)及无色孔雀石绿(LMG)在鳜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达到对MG的禁用监控,本实验将初始体质量为(15±5)g的鳜在1000μg/L孔雀石绿中药浴1min后,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鳜肌肉组织中MG及LMG的残留量。清水养殖过程中,在0—6h范围内,肌肉中MG的残留量急剧下降,到12h降为(5.42±4.32)μg/kg。从12~30h范围内MG的残留量呈现上升趋势,而随后逐渐降低,到240h后残留量低于检测限(0.5μg/kg)。LMG在0—30h范围内随时间波动式上升到(56.54±4.82)μg/kg。在30—72h范围内LMG的残留量急剧下降至(3.40±6.82)μg/kg,而随后缓慢下降,到960h后残留量低于检测限(0.5μg/kg)。本研究可为加强MG的监督和执法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刘书贵白野尹怡朱新平单奇马丽莎戴晓欣郑光明
- 关键词:孔雀石绿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