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春勇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三次采油
  • 2篇采油
  • 1篇缔合
  • 1篇疏水
  • 1篇特性黏数
  • 1篇黏弹性
  • 1篇稀溶液
  • 1篇稀溶液性质
  • 1篇临界缔合浓度

机构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3篇段明
  • 3篇方申文
  • 3篇蒋春勇
  • 1篇王福晓
  • 1篇张健
  • 1篇张鹏

传媒

  • 3篇石油化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星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Ⅰ.疏水单体含量对其水溶液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以叔胺化星型聚酰胺基为核、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ODAC)为疏水单体,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ODAC含量的星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sHMPAM);考察了ODAC含量对SHMPAM溶液的抗温性、抗盐性、过滤性、吸附性和抗剪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油田地层水中,随ODAC含量的增加,SHMPAM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减小;ODAC含量较高的SHMPAM溶液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随矿化度的增加,不同ODAC含量的SHMPAM溶液的黏度均呈现下降—增加—下降的趋势;SHMPAM溶液通过1.2μm微孔滤膜时均表现出良好的过滤性;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曲线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经高速剪切后,不同ODAC含量的SHMPAM溶液表观黏度的保黏率均超过25%,具有一定的抗剪切性。
王福晓段明方申文蒋春勇张鹏张健
关键词:三次采油
星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溶液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采用光引发自由基聚合法,用丙烯酰胺和疏水单体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合成了星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SHMPAM),研究了SHMPAM的溶液性质。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SHMPAM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为1000~1250mg/L;SHMPAM溶液的抗温、抗盐和抗剪切性能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溶液的性能相似,且性能优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SHMPAM具有的支臂结构一方面增强了分子链间的缠结,导致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增加,另一方面SHMPAM的支臂在模拟地层水溶液中易发生分子内缔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黏弹性实验结果表明,SHMPAM溶液的黏弹转变频率为0.17Hz,AP-P4溶液的黏弹转变频率为0.56Hz,而HPAM溶液只表现出黏性。
蒋春勇段明方申文张健
关键词:临界缔合浓度黏弹性三次采油
树核星形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稀溶液性质被引量:12
2009年
以叔胺化树枝状聚酰胺基胺为核,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具有不同支臂数(4,8,16)的树核星形聚丙烯酰胺(DSPAM)。研究DSPAM在NaCl水溶液中的稀溶液性质时发现,特性黏数([η])相同时,DSPAM的Huggins系数(KH)比线型聚丙烯酰胺大,溶剂化DSPAM的分子体积也较大;随溶液中NaCl浓度的增加,不同支臂数DSPAM的[η]、扩张因子(α)和体积相关参数(VE)增大,KH呈无规律性波动,形状因子(υ)变化较小;α和VE在不同的NaCl浓度下均随DSPAM支臂数的增多而减小,支臂数为16时DSPAM的υ最接近2.5,此时DSPAM分子的在溶液中的构象也最接近球状。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支臂数为16的DSPAM在水中的微观结构基本呈现球状。
方申文段明蒋春勇张健
关键词:特性黏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