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希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病理
  • 5篇细胞
  • 4篇医师
  • 4篇病理学
  • 3篇乳腺
  • 3篇教育
  • 3篇继续教育
  • 3篇教学
  • 3篇病理医师
  • 2篇预后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临床病理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免疫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病
  • 2篇分子病理
  • 2篇病例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妇女儿童...

作者

  • 13篇刘希
  • 7篇张冠军
  • 7篇李晓锋
  • 4篇曹培龙
  • 4篇王春宝
  • 2篇王鸿雁
  • 2篇王凯
  • 2篇杨喆
  • 1篇刘小静
  • 1篇安瑞芳
  • 1篇薛艳
  • 1篇樊万虎
  • 1篇田泉
  • 1篇曾宪玲
  • 1篇蒋娜
  • 1篇石磊
  • 1篇邓元

传媒

  • 5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病理学教学在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被引量:6
2021年
分子病理学是精准医疗的基石,在病理精准诊断、辅助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中均愈发重视对病理住院医师进行规范的、系统的分子病理学培训。文章将结合国内外培养模式及我院经验,从基础及前沿知识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技术操作实践训练教学、基于临床案例的分子病理诊断教学等方面,探讨病理住院医师的分子病理学培训,以期培养精准医疗时代所需的病理医师,促进病理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发展。
刘希曹培龙王春宝汪园园张冠军
关键词:分子病理学继续教育病理医师
非小细胞肺癌EGFR、ALK和ROS1基因联合检测及突变共存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和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驱动基因异常的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6例NSCLC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检测3种驱动基因改变情况,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16例NSCLC中,EGFR突变率36.2%,Exon19 del和Exon21为最常见的2种突变,EGFR外显子的双重突变率为7.1%。在女性、腺癌患者中EGFR的突变率较高,分别为52.3%、45.2%。ALK融合基因阳性率为6.9%;在年龄小于60岁组中的发生率较高,为13.5%。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为4.3%,均发生于腺癌和晚期NSCLC患者。本研究还检出少见的EGFR和ALK突变共存1例、EGFR和ROS1突变共存1例。结论 NSCLC中EGFR突变或ALK融合基因较常见,ROS1融合基因稍少见,突变常发生于女性、较年轻的、腺癌患者中;NSCLC驱动基因异常并非绝对互斥,特别是在年轻患者中可出现EGFR和ALK或ROS1突变共存;治疗初期时的多驱动基因联合检测,对促进NSCLC多种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锋张冠军汪园园杨喆刘希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讲授式”教学法在当代病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随着教学法改革不断深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等逐步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这些新的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学习资源来完成课前学习任务,但病理学庞大的知识构架以及众多容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常常望而生却,难以掌握。文章充分结合病理学科形态学教学和系统性教学的特点,充分突出了“讲授式”教学思想的优势。要求教师既能横向联系,融会贯通,也能够牢固建立组织学的观点、临床的观点。在讨论时能够有意识地采用形态学教学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形态学概念。同时注意恰当使用在LBL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技巧,有效提高当代病理学科教学效果。
王春宝刘希曹培龙王凯王鸿雁
关键词:讲授式教学法临床病理讨论病理教学病理学
以急性肝衰竭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被引量:2
2021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对全身各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出现严重肝损伤较为少见。本文现报道1例以急性肝衰竭为首发症状的SLE病例,通过分析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肝组织病理和其他临床表现,结合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和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发布的SLE分类标准明确诊断。
王一川吴剑华李彦霖樊万虎石磊刘希刘小静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报告
培养病理规培医师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被引量:3
2019年
病理诊断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病理医师的培养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围绕作为教学基地的综合医院如何提高病理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综合素质这一课题。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和规培医师的特点,介绍培训中所采取的一些教学理念和培养计划,提出从培养规培医师的工作习惯和责任心、自学能力、科研思维入手,具体实行用传统教学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用专题讲座和阅片辅导为知识体系增砖添瓦、用讨论式教学来开拓思维,巩固学习成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配合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优缺点的分析,得出多种教学方法相配合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病理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综合素质是有益处的。
曹培龙刘希王凯蒋娜王春宝王鸿雁
关键词:病理学医师教学方法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的病理医师继续教育探索被引量:2
2019年
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有助于突破单一学科局限、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促进疾病的规范化及个体化诊疗.病理医师的精准诊断是MDT治疗决策制定的关键之一;同时,MDT讨论又可促进病理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通过病理医师积极的、主动的参与MDT讨论,加强与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从病理取材的规范化、病理诊断的全面性、加强对新病种或少见病种的认识、提高分子病理水平等方面促进病理精准诊断,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
刘希曹培龙王春宝汪园园张冠军
关键词:病理医师继续教育个体化治疗分子病理
中英网络病理专业资源在病理医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和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推进,对病理医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促进了世界性病理资源的积累和共享。网络病理资源整合文字、图形、影像、动画等多种教学方式,可满足不同层次病理医师的继续教育需求。文章重点介绍一些主要的中英文病理学专业网站,分析各网站的病理资源及设置特点,并探讨这些资源的实践应用策略。中英网络病理专业资源的推广应用和自主化学习,将有助于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病理医师临床病理技能的综合提高,对前沿病理学动态和技术的熟悉掌握,促进病理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
刘希汪园园常红云李晓锋
关键词:网络继续教育
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遗传学上MYC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PB-DLBCL临床病理资料,术前均诊断为乳腺癌或炎症。肿瘤最大直径1.8~7.4 cm,平均3.3 cm,其中ⅠEA期5例,ⅡEA期2例,ⅣE期1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免疫分型,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状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MYC重排情况。结果 PB-DLBCL的肿瘤细胞弥漫或略呈结节状浸润乳腺组织,可见残存的乳腺导管。肿瘤细胞呈中等-大的中心母或免疫母细胞样形态。根据Hans分型,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7例(87.5%),生发中心B细胞型1例(12.5%)。8例病例EBER原位杂交均为阴性,无EBV感染。MYC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无MYC重排或扩增。结论 PB-DLBCL临床表现难与乳腺癌、乳腺炎症区别,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分析。PB-DLBCL免疫表型分型大部分为非生发中心型,目前研究尚未见PB-DLBCL中MYC重排阳性。
汪园园杨喆邓元常红云李晓锋张冠军刘希
关键词: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免疫表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不同BMI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不同体质量指数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450例经手术治疗符合条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身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18kg/m^250%为高度表达(+++)。-^+视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低度表达,++^+++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高度表达。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均随访2年,记录随访期间研究对象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结果: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强表达率为38.9%,肥胖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强表达率为75.4%。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组患者中,VEGF高表达的患者与VEGF低表达的患者相比,2年无病生存期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乳腺癌组患者中,VEGF高表达的患者比VEGF低表达的患者2年无病生存期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乳腺癌组VEGF低表达的患者与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组VEGF低表达的患者相比,2年无病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乳腺癌组VEGF高表达的患者与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组VEGF高表达的患者相比,2年无病生存期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肥胖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增多,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预后显著相关,提示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防止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李晓锋刘希汪园园张冠军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乳腺癌体质指数
BRAF-V600E突变检测在B超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中的应用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至4月180例患者(192个)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样本进行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将BRAF-V600E突变结果、细胞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检出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被膜外侵犯和多发病灶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126个结节取得明确细胞学或常规病理诊断,其中117个为甲状腺乳头状癌,9个为甲状腺良性结节。73.9%(85/115)的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良性甲状腺结节均为阴性。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FNA)联合BR AF-V600E突变检测将FNA诊断甲状腺结节敏感性由72.6%提高到86.3%,χ^2检验比较提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AF-V600E突变与甲状腺被膜外侵犯相关(χ^2=13.943,P<0.001),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多发病灶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NA细胞学检测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能够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
李晓锋刘希汪园园隋艳霞张冠军
关键词:甲状腺细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