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海权

作品数:25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地震
  • 9篇断层
  • 7篇形变
  • 5篇地壳
  • 4篇地震危险
  • 4篇地震危险性
  • 3篇地震前
  • 3篇震前
  • 3篇跨断层
  • 3篇北部
  • 2篇地壳形变
  • 2篇地面沉降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断层形变
  • 2篇断裂带
  • 2篇多项式
  • 2篇形变分析
  • 2篇时空演化特征
  • 2篇裂带

机构

  • 23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有色金属矿产...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北京市地质研...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区域地...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5篇尹海权
  • 9篇徐东卓
  • 4篇张维杰
  • 4篇李腊月
  • 4篇周洪瑞
  • 3篇王世进
  • 3篇王晟宇
  • 2篇王生文
  • 2篇占伟
  • 2篇郭祥云
  • 2篇张超
  • 2篇高磊
  • 2篇田晓
  • 2篇郑小明
  • 1篇刘文龙
  • 1篇杨辉
  • 1篇郑小明
  • 1篇陈长云
  • 1篇余大新
  • 1篇周海涛

传媒

  • 4篇地质学报
  • 3篇地震研究
  • 3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遥感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精密水准数据分析晋冀蒙交界区垂直形变特征
2020年
在水准复测数据分析过程中,针对水准点遭到破坏导致数据连续性不佳、利用率降低等情况,利用相邻年份同名水准点数据求解垂直形变量,以距离、待内插点与观测点所处断层信息进行确权,构建多项式内插模型,对研究区范围内的垂直形变量进行内插,丰富研究区范围内的数据量,提高数据的连续性及利用率。以每个内插值的垂直形变量、形变速率、形变加速率组成的状态向量构建卡尔曼滤波模型,对研究区范围进行滤波,利用滤波结果对1984年以来晋冀蒙交界区的垂直形变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实验证明本文方法有效,对地震预测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常明尹海权
关键词:垂直形变卡尔曼滤波
丽江与芦山两次M_(S)7.0地震震例回溯研究及亚失稳特征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川滇地区的跨断层观测资料,采用多种形变分析方法,针对川滇地区监测状况较好的1996年丽江、2013年芦山两次M_(S)7.0地震开展震例回溯研究,并以亚失稳理论及实验室结果为指导,归纳总结跨断层观测获得的断层运动在亚失稳阶段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可能的表现形式,寻找区域范围内断层运动协同化现象,探索地震进入亚失稳状态的跨断层识别标志。结果表明:两次地震前,震源区在震前数年主要表现为弱变形的状态,可能是孕震晚期发震断层闭锁、断层近场应力应变积累趋于极限的表现。震源区边缘附近300 km范围内在震前数月至3年出现显著的断层形变异常,断层活动具有协同化现象,但仅个别跨断层场地观测到了与实验室岩石破裂失稳过程类似的图像,大多数场地仅仅观测到了稳态(线性阶段)、亚稳态(偏离线性阶段)特征,亚失稳态特征并不清晰,分析可能与跨断层场地所处的构造位置及观测周期有一定关系。
李腊月尹海权马伶俐李智蓉张超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6.4地震序列的矩心矩张量解及动力环境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文中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汇编的震相数据,基于2021年5月18—28日云南漾濞地震周边101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漾濞地震的前震-主震-余震序列进行了精定位研究,获得了2144个地震的精确位置。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此次地震的主余震分布、烈度等震线长轴方位与维西-乔后断裂的位置并不一致,且走向与其呈小角度相交,推断该地震的发震断裂可能是维西-乔后断裂的次级断裂或其他未知断裂。在精定位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自助优化BABO(Bayesian Bootstrap Optimisation)算法对2021年5月18—28日云南漾濞M 6.4地震和M≥3.6地震序列进行了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云南漾濞地震序列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漾濞M 6.4主震为右旋走滑型兼有少量正倾分量,矩心深度为5.9km,大多数余震与主震的机制一致,以右旋走滑为主,只是在余震区的东南段西分支处震源性质有明显的不同,为正走滑型。整个地震序列的矩心深度为3.5~8.2km。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震区主压应力场近SN向、走向滑动错动类型略带正倾分量。从地震序列分布和应力方向来看,本次地震的主要动力来源可能是川滇地块向SE的挤出作用,地震破裂过程和破裂样式代表了川滇地块挤出后的“松弛”过程。从构造背景上看,本次漾濞地震可能是在川滇地块向SE挤出和印度板块向W后撤(或者地幔底侵)2种动力环境下发生的。
郭祥云尹海权汪贞杰杨辉
关键词:地震精定位应力场矩张量解
慢地震幕式震颤与慢滑移:特征、成因与新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普通地震是断层脆性形变破裂并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而慢地震是一种能量释放缓慢的地震,其持续时间比地震矩类似的普通地震长得多,从几分钟到一周,甚至数月,常规的地震仪检波器很难记录到它们,随着数字观测技术的发展,地震仪器频带的增宽、地震波形数据向高分辨率、高精度进步,地震学家们在过去20年间才在地震图噪音中识别到大量的慢地震。慢地震常发生于与板块边界有关的构造环境中,如日本西部南海海槽、卡斯凯迪亚、哥斯达黎加、阿拉斯加、智力、新西兰、圣安德烈斯断层等板块边界带中,具有幕式震颤与慢滑移等特点。
尹海权
关键词:地震幕滑移震颤圣安德烈斯断层地震波形数据
川滇地区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1999~2018年GPS观测资料和1974~2014年2期(1974~1984、2013~2014)精密水准资料研究川滇地区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水平运动以继承性运动为主,近年滇西南地区旋转明显减弱;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及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构造应力重新调整,近年震后调整明显减弱,正在向震前状态恢复;2)垂直运动总体表现为差异性隆升运动,且川滇西北部的上升运动速率明显大于东南部;龙门山断裂带北部高原地区的隆升速率为3~4 mm/a,川西高原的隆升速率为1~3 mm/a,滇西北地区的隆升速率为1~2 mm/a,滇西南思茅-江西村地区的下降速率为2~3 mm/a,川滇其他地区的运动速率基本在-1~1 mm/a;3)主要活动断裂两侧基本均存在一定的垂直差异性运动,鲜水河和龙门山断裂带差异性运动明显,并且具有分段性;4)川滇地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在地质构造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近期龙门山断裂带西侧高原的水平运动减缓,挤压变形减弱,可能预示该地区将逐渐进入新一轮的能量积累时期,需要持续关注。
田晓占伟郑洪艳尹海权
关键词:GPS
利用断层活动协调比方法分析云南现今地壳应变积累被引量:2
2021年
断层活动协调比方法在分析云南地区的地壳应变积累上具有适用性。利用区域11处跨断层流动监测场地的三十余年观测资料,首先计算跨断层场地的三维活动量,进而得出场地的断层活动协调比参数,结果显示:(1)丽江、永胜、剑川、石屏、建水场地在对应6~7级地震上,历史映震效果良好;云南地区近期存在异常的跨断层监测场地有剑川、石屏和建水场地,存在应变积累、断层活动出现异常的断裂有剑川断裂和石屏-建水断裂;(2)结合跨断层原始观测数据和三维活动量时序曲线,综合认为云南地区地壳形变异常区域分布在滇西北地区的剑川、下关和永胜以及滇中地区的峨山、石屏和建水附近;(3)结合地震活动性资料,综合认为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后,南北地震带南段应力可能会加速积累,应重点关注云南地区的中强震危险性。
徐东卓塔拉罗三明朱文武王世进尹海权
跨断层与GPS地壳形变数据联合反演鲜水河断裂地震危险性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探索GPS和跨断层地壳形变数据联合反演效果,本文以鲜水河断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2007期,2009~2013期和2013~2017期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使用贝叶斯反演方法,以跨断层数据为先验条件,估算了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主要为鲜水河断裂)的断层运动速率。发现增加跨断层数据后,反演图像的近场和远场速率区别更加显著,不同期次的断层活动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本方法在震前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在汶川地震前部分跨断层场地的逆向走滑特征很难表现出来,对于地震预测预报也很难起到优势作用,但从反演效果上来看,可以更直观的反映断层在近场和远场上的速率差异以及地震后断层运动速率的分段特征。最终根据上述研究方法认为鲜水河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经过多年的应力调整,目前左旋走滑速率已经基本恢复到震前状态,鲜水河断裂南段持续拉张趋势,川滇菱形块体的顺时针旋转作用持续加强,鲜水河断裂的道孚段和磨西段存均在一定的走滑速率亏损,应注意这两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以及这两个地区地震危险的关联性。
尹海权郭祥云常明占伟李腊月徐东卓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跨断层数据融合断裂活动性
复测水准网动态平差及其在川滇地区垂直地壳形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以1995—2016年川滇地区实测水准资料为例,分别采用动态经典平差、拟稳平差、伪逆平差和GPS速率约束平差4种平差方法进行平差计算,分析探讨4种平差方法在水准网平差处理时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最后分析了1995—2016年川滇地区的地壳垂直形变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GPS速率约束平差优于动态经典平差、拟稳平差和伪逆平差,主要体现在GPS速率可知、平差后速率误差明显减小,且能有效地抑制误差的传播与积累;而拟稳平差、伪逆平差虽优于动态经典平差,但同样存在着基准假定的问题;②1995—2016年川滇地区整体处于差异隆升阶段,只有四川盆地、滇西北和滇南少部分区域下沉,跨断裂剖面结果显示几条断裂带以继承性运动为主。
李腊月杨国华郑智江尹海权贾玥
关键词:动态平差地壳形变断层运动
乌海盆地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性被引量:3
2019年
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是桌子山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乌海盆地的控盆边界断裂.关于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的研究成果很少.通过实地地质地貌调查、构造剖面分析以及OSL测年,综合分析研究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综上所得,岗德尔山西麓断裂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有过明显活动的断裂.自观音庙至岗德尔山陵园,断裂整体走向近SN,倾向W,倾角80°左右,被切断的沉积层顶部或断裂上覆地层底部的OSL年龄样品测试结果分布在83.5~7.8 ka之间,最新活动时间集中在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之间;自岗德尔山陵园至黄河村,断裂整体走向NNE,倾向NWW-NW,倾角60°~80°,被切断的沉积层顶部或断裂上覆地层底部的OSL年龄样品测试结果分布在86.9~2.7 ka间,最新活动时间集中在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之间.根据岗德尔山西麓断裂野外调查所得的几何学特征,显示该断裂是一条由多条近平行的高角度断层组成的正断层系,整体表现出以拉张为主的运动特征.
徐东卓尹海权李胜虎朱传宝
关键词: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活动性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闭锁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被引量:17
2020年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本3·11地震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郯城以北的段落闭锁程度有所减弱,中南段东部地区主张应变率增强,处于拉张状态;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应变积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013~2017最新一期反演结果显示莒县以北断层闭锁程度仍较高,闭锁深度较深,为右旋挤压亏损,是1668年郯城地震的未破裂段;莒县以南到泗洪附近断层闭锁程度较低,无滑动亏损积累;泗洪以南到嘉山段断层闭锁程度较高,是历史地震的未破裂段,同时该地区小震不活跃,易于应力积累,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李腊月李玉江张风霜陈长云尹海权贾玥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