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晖

作品数:11 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页岩
  • 5篇页岩气
  • 5篇石坝
  • 5篇盆地
  • 4篇四川盆地
  • 4篇气田
  • 3篇油气
  • 3篇笔石
  • 3篇笔石带
  • 2篇气藏
  • 2篇主控因素
  • 2篇勘探
  • 2篇孔隙
  • 1篇地质
  • 1篇页岩气藏
  • 1篇页岩气井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意义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1篇李东晖
  • 7篇聂海宽
  • 4篇杜伟
  • 3篇刘光祥
  • 2篇刘忠宝
  • 2篇何治亮
  • 2篇颜彩娜
  • 2篇杜伟
  • 2篇刘光祥
  • 1篇张柏桥
  • 1篇龙胜祥
  • 1篇包汉勇
  • 1篇田玲钰
  • 1篇金武军
  • 1篇冯动军
  • 1篇高波
  • 1篇胡建国
  • 1篇陈刚
  • 1篇段太忠
  • 1篇陈刚

传媒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17
2017年
下寒武统是上扬子地区海相页岩气藏的重要勘探层系之一,但受目的层埋藏深、钻井少、勘探效果不理想等因素的制约,尚存在着诸多影响勘探进展的地质问题。为此,基于X射线衍射、岩石薄片、普通扫描电镜及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了该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的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结果表明:①该区页岩组成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其次为碳酸盐矿物及长石,其中石英平均含量为44.60%,发育陆源石英和生物成因硅质2种类型,而黏土矿物平均含量为33.32%,以伊利石(I)含量最高、伊/蒙混层(I/S)含量不均且混层比低(一般为5%)、局部含绿泥石(C)及高岭石(K)为特征;②从该区页岩中可识别出I+I/S+C型、I+I/S+C^I+C过渡型、I+C型及I型4种黏土矿物组合类型,指示不同地区页岩成岩环境存在着差异;③矿物颗(晶)粒无序排列有利于粒间孔隙残存,长石向黏土矿物成岩蚀变可形成线状孔隙;④该区页岩的脆性指数一般都超过40%,具有良好的可压裂性,黔东南地区与川西南地区相比前者页岩脆性更好。
刘忠宝高波冯动军崔学慧杜伟汪洋李东晖
关键词:早寒武世矿物组成黏土矿物孔隙特征
基于裂缝相表征的页岩气藏天然裂缝新模型--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为例
2023年
页岩储层天然裂缝的定量表征与地质建模是页岩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中国页岩气产区构造复杂,现有裂缝建模技术不能准确表征天然裂缝,特别是裂缝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和准确度受到严重影响。为此,以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曲率等地震属性,研究了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地层的构造变形特征,通过构造应力解析划分了裂缝相,基于分区相控精细表征了裂缝特征参数,构建了裂缝模型,并与传统的裂缝建模进行了对比评价,并讨论了不同裂缝相的裂缝特征与页岩含气性、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内存在挤压、拉张和剪切3种应力作用,不同构造区域的主要应力作用存在差异,可刻画出6条挤压和平移断层;②区内可划分出挤压性高强度裂缝相、拉张性中强度裂缝相、挤压性低强度裂缝相、挤压性—剪切性中—高强度裂缝相、挤压性中强度裂缝相等5个裂缝相;③通过裂缝相对裂缝密度和产状参数的约束和控制,采取“相控建模”的思路,建立了能刻画不同构造应力背景下的天然裂缝差异模型。结论认为,不同裂缝相区域的页岩含气性和产能存在差异,基于储层裂缝相表征建立的裂缝新模型,预测结果与已钻井信息吻合较好,该模型对提高裂缝建模精准度并高效开发页岩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商晓飞段太忠包汉勇龙胜祥李东晖
关键词:页岩气构造应力
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方法——以涪陵页岩气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被引量:7
2022年
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是评价页岩储层质量、认识页岩气富集机理、识别页岩含气性及寻找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的基础。高-过成熟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大量纳米级有机质孔隙,且页岩储层普遍存在由生气造成的异常高压。目前页岩储层压力预测多建立在无机孔隙发育演化规律基础之上,没有考虑纳米级有机孔隙发育演化,从而导致“压力异常”的假象或者储层压力预测结果不准确。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压力预测方法:假设页岩储层有机孔隙和异常压力共存,计算有机孔隙的声波测井响应,并校正声波测井曲线,建立新的压力预测模型。以涪陵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相校于原始Eaton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压力数据吻合程度更高(R2=0.81),预测误差相对较小且符合正态分布。因此该压力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可靠地预测研究区海相页岩储层压力。据预测,焦石坝一期产建区地层压力总体具有背斜中间高、周缘低、东南侧局部具有高值的特征,该结果与无阻流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对于完善非常规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方法、推动超压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鹏威陈筱刘忠宝刘忠宝李东晖杜伟杜伟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与优选方向被引量:109
2020年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国家.为了总结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成果、勘探开发经验及教训,基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进展,在解剖商业开发页岩气田和典型页岩气钻井特征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储层类型和特征、页岩含气能力和含气量等基础地质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关键科学问题,并对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建议加强富有机质页岩发育、页岩成岩作用、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优质储层形成机制、含气量的控制因素和定量评价、不同类型页岩气藏富集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等研究;提出了战略展开、战略突破和战略准备3个层次的勘探优选方向.战略展开区主要是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和常压页岩气;战略突破区主要指四川盆地海相寒武系、海陆过渡相二叠系和陆相侏罗系;战略准备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三叠系、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以及东部陆相盆地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等.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和常压页岩气面积和资源量较大,其中深层页岩气埋深大于3500 m的面积为12.8×10~4 km^2,钻井也取得良好效果,建议优先开展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和常压页岩气开发技术攻关.
聂海宽聂海宽刘光祥何治亮卢志远刘光祥刘光祥
关键词:页岩气龙马溪组主控因素勘探方向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以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的构造、烃源岩、储盖层、圈闭及输导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出发,对乌伦古坳陷进行了综合分析,划分出相应的成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乌伦古坳陷内的晚石炭系泥岩、三叠系泥岩与侏罗系煤岩为主力烃源岩,主要储盖组合发育在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石树沟群,圈闭条件与油气的运聚具有较好的配置;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预测乌伦古坳陷内存在次生油气藏的可能性较大,南部斜坡和红岩断阶下盘勘探潜力大。
李东晖贺敬聪
关键词:油气系统烃源岩成藏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高产地质原因及启示——以涪陵页岩气田JY6-2HF为例被引量:38
2020年
涪陵页岩气田开发的巨大成功(JY6-2HF井累产超过3×10^8 m^3)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启示,这一成功的关键在于①焦石坝地区位于鄂西-渝东五峰组-龙马溪组深水沉积区,WF2-LM4笔石带页岩厚度较大,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基础;②JY6-2HF井主要穿行在WF2-LM4笔石带页岩层位中,该套优质页岩与中东-北非的"Lower Hot Shale"具有全球可对比性。涪陵、威远和长宁等页岩气田开发井的主要水平段也都在这段笔石带之中,该笔石带页岩具有有机碳含量高(TOC>3%)、有机质孔最发育(有机质孔隙度>4%)和含气量高(6.87^9.02 m^3/t)等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在类似的地质和工程条件下,页岩气井水平轨迹在WF2-LM4笔石带页岩中穿行比例决定了页岩气单井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EUR)。研究成果将为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和世界其他地区志留系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聂海宽聂海宽张柏桥颜彩娜刘光祥颜彩娜张光荣
关键词:页岩气笔石带四川盆地
一种考虑气藏特征的页岩含气量计算方法——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焦页1井和彭页1井为例被引量:13
2019年
损失气含量是页岩气含气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页岩气总气量的确定、页岩气资源量和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基于煤层气岩心解吸测试中采用的损失气计算方法——USBM方法及其改进方法不能真实反映页岩气藏损失气含量。综合考虑页岩气藏特征、储层类型及特征、孔隙结构、孔喉大小、气藏压力、取心时间、解吸气含量和解吸时间等因素,重点考虑了钻遇岩心时的瞬间散失气量和解吸速率,提出了一种页岩损失气含量和含气量的计算方法。以超压页岩气藏JY1井和常压页岩气藏PY1井为例,采用该方法计算JY1井下部优质页岩层段的总含气量为6. 87~9. 02 m^3/t,平均7. 47 m^3/t,上部页岩层段的总含气量为3. 25~3. 82 m^3/t,平均3. 64 m^3/t;PY1井下部优质页岩层段的总含气量为3. 18~4. 29 m^3/t,平均3. 83 m^3/t;上部页岩层段的总含气量为1. 67~2. 28 m^3/t,平均1. 94 m^3/t。明显高于常用算法计算的总含气量数值。采用理论计算法和依据焦石坝页岩气井生产特征计算法两种方法对本文提出的页岩含气量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吻合度较好。研究成果为页岩气藏、尤其是超高压页岩气藏含气量、储量计算和产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支撑。
李东晖李东晖
关键词:孔隙结构含气量四川盆地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页岩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以四川盆地焦石坝页岩气田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页岩气藏为“人造气藏”,流动机理复杂,影响气井产能的因素较多,明确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并建立对应的产能评价模型,是科学高效开发页岩气田的关键。针对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的地质条件和压裂效果,以分区研究为基础,系统分析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影响因素,并利用雷达面积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筛选出的8类产能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区各因素对产能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主体北区和西区储层物性条件较好,水平段参数和压裂规模是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东区气井产能则与保存条件相关性明显;主体南区埋深增大,可压性参数和压裂规模共同决定气井产能;西南区气井的可压性决定了气井产能。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分区产能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建立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综合评价模型。调整井的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均表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预测的气井产能对焦石坝调整井适用,模型可用于分析和预测页岩气井的产能及开发效果。
李东晖李东晖聂海宽田玲钰
关键词:四川盆地
焦石坝背斜上部气层开发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9年
为研究上部气层(⑥~⑨小层)与下部气层(①~⑤小层)气井开发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结合压裂数据、现场生产动态、可采储量预测和地质分析等手段,评价上部气层和下部气层在页岩岩性、地化特征和储层物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气井生产特征分析,认为上部气层可能存在烃源岩内的一次运移,导致上部气层构造高部位天然气富集程度高,这是造成上部气层评价井开发效果差异以及上部气层、下部气层页岩气井差异的主要原因.焦石坝背斜高部位为上部气层开发有利区,但受技术工艺水平和气价控制,其有效开发范围需要根据页岩气井的可采储量、经济性来圈定,结合上部气层页岩气井稳产能力及可采储量评价,认为上部气层开发应从构造高部位开始,逐步向低部位扩展.
李东晖李东晖聂海宽刘光祥刘光祥李倩文
关键词:可采储量纹层油气地质
基于笔石带特征的页岩等时地层测井划分方法及意义--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18
2020年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生物地层研究中,笔石作为全球公认的主导门类,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精细划分提供依据。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的WF2-LM4笔石带页岩是页岩气的富集高产层段,目前主要通过岩心鉴定来划分笔石带,但取心井数量少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开发一种基于笔石带特征的页岩等时地层测井划分方法及系统,以达到快速、精准评价页岩气高产层段的目的。技术上,可通过标准井的笔石鉴定确定研究区的笔石带类型与自然伽马(GR)测井曲线的对应关系;对于研究区的新井,可根据GR测井曲线的各个局部峰初步确定各个笔石带的位置;某个局部峰在向上(浅层)方向上邻近的局部极小值或极大值所对应的半幅值可确定为该局部峰值所对应笔石带的上边界,也即上覆笔石带的下边界。平面上可依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相首先划分出不同的地层分区,再在每个分区分别建立标准井笔石带与GR测井曲线的对应关系。页岩笔石带的测井划分方案能够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高产层段的纵向和平面分布进行快速划分,为预测和评价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富集高产层段提供技术手段。
聂海宽聂海宽姜涛李东晖杜伟颜彩娜
关键词:页岩气笔石带四川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