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

作品数:2 被引量:6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银川平原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黄河
  • 1篇黄河中游
  • 1篇贡献率
  • 1篇河岸
  • 1篇变化及原因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王随继
  • 2篇李玲
  • 1篇颜明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被引量:57
2013年
黄河中游产流量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鉴于迄今有关气候及人类活动对该区产流量减小的影响比重仍存争议,本研究利用累积距平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近60年来的产流量变化趋势,识别出1971年和1985年两个拐点年份,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方法(SCRCQ)估算了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在产流量变化中的贡献率。与基准时期1950-1970年(TA)相比,在不考虑蒸散量影响的情况下,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在1971-1985年(TB)分别为25.94%和74.06%,在1986-2009年(TC)分别为25.13%和74.87%;如果考虑蒸散量的影响,则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在TB和TC时期分别增大到91.74%和93.41%。显然,人类活动是该区间地表产流量减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方式是拦蓄滞留,这些拦蓄滞留的水量大多数最终通过蒸散作用而从地表径流循环进入大气循环,即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途径。
王随继李玲颜明
关键词:气候变化贡献率黄河中游
黄河银川平原段河岸摆动速率变化及原因被引量:12
2014年
研究选取黄河银川平原全长196 km的河段,以1975年、1990年、2010年和2011年四个年份的卫星影像数据绘制的左右河岸线,与设立的平均间隔为1.3 km的153个河道固定横断面的交点位置的变化,估算了1975-1990年、1990-2010年和2010-2011年三个时期的河岸平均摆动速率。结果表明,该河段左岸以向右摆动为主,在上述时期左岸总的平均摆动速率分别为36.5 m/a、27.8 m/a和61.5 m/a;右岸在1975-1990年以向右摆动为主,此后则以向左摆动为主,其摆动速率分别为31.7 m/a、23.1 m/a和50.8 m/a。在1975-2011全部36年间,左右河岸的年均摆动速率分别为22.3 m/a和14.8 m/a。河岸摆动速率在A、B、C三个河段相差悬殊,在1975-2011的36年间,左岸向左和向右的平均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7.6:4.6和1:1.7:3.8;右岸向左和向右的平均摆动速率之比为1:1.8:1.2和1:5.6:17.7。显然,无论左岸右岸,它们在A段的摆动速率最小,向左摆动速率最大的出现在B段,而向右摆动速率最大的则是C段。河岸摆动速率在时序上的增大现象主要受制于人类筑坝蓄水等引起汛期流量的逐渐减小,而空间变化主要受制于河岸物质组成的区域差异。
王随继李玲
关键词:河岸黄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