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玉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因应
  • 1篇环境保护
  • 1篇公海
  • 1篇海洋保护
  • 1篇海洋保护区
  • 1篇保护区
  • 1篇保险
  • 1篇保险发展
  • 1篇财产性收入
  • 1篇城乡
  • 1篇城镇化
  • 1篇城镇化进程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篇李玲玉
  • 2篇白佳玉
  • 1篇陈敬根

传媒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中国海商法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城镇化进程中保险发展对财产性收入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
李玲玉
北极海域视角下公海保护区发展态势与中国因应被引量:9
2017年
北极海域具有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影响全球气候的特点,研究北极海域公海保护区的发展态势有其客观意义和战略价值。现有的公海保护区实践预示着公海保护区的数量将缓慢增长,约束公海保护区的全球性条约将出现,公海沿岸国与公海使用国之间的监督与合作关系愈来愈明显。北极海域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对公海保护区的探索符合公海保护区的发展趋势。为顺应这种趋势,我国应积极参加公海保护区的发展进程,充分行使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白佳玉李玲玉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公海
论特别敏感海域制度在南中国海环境保护中的适用被引量:7
2015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为保护海洋环境,各国纷纷制定国内法,并积极开展与他国的环境保护合作。南中国海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其生态环境具有依赖性、多样性、脆弱性、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同时对沿岸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严重。为了保护南中国海的海洋环境,可通过特别敏感海域制度的适用,探索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环境保护合作的新出路。
白佳玉李玲玉陈敬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