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脊尾白虾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其食性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为探讨不同体长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其食性,于2017年5月在海州湾用拖网采集到30尾脊尾白虾,将其分为6、7、8、9 cm共4个体长组,并利用内标法和脂肪酸标记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和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脊尾白虾肌肉中主要检测出27种脂肪酸,主要包括C16:0、C18:0、C18:1n9c、C18:2n6t、C20:5n3(EPA)、C22:6n3(DHA)等,共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0%,其中C16:0占11.6%,C22:6n3占10.2%,C20:5n3占9.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45.8%,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0.05);总脂肪酸(TFA)、PUFA、SFA、MUFA、C16:0、C18:1n9c、C20:5n3、C22:6n3、n-3PUFA、DHA+EPA含量在8 cm体长组最高;仅C18:1n9c含量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基于特征脂肪酸的食性分析,脊尾白虾为底栖杂食食性,主要摄食硅藻、甲壳类、双壳类等。
- 李莉张硕吴立珍
- 关键词:脊尾白虾体长脂肪酸组成食性
- 水温变化对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为获取秘鲁外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栖息地的适宜温度指标,预测水温变化对茎柔鱼栖息地的影响,根据2006—2011年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茎柔鱼生产数据,并结合实测和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该海域海表温度数据,在作业次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基础上,采用海表温度适应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模型预测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茎柔鱼栖息地经向自西向东转移,纬向自北向南转移;产量较高的月份为7—12月,选取最佳适宜温度指标为19℃;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茎柔鱼产量下降,发生拉尼娜现象时产量则增加。
- 李莉吕翔张硕焦敏张妙陈新军
- 关键词:茎柔鱼海表温度栖息地秘鲁外海
- 海州湾海洋牧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质参数的关系被引量:26
- 2017年
- 为了解海州湾海洋牧场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于2013年进行了春(5月)、夏(8月)、秋(10月)3个航次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97种,占总种数的84.3%,甲藻门次之,共16种,占总种数的13.9%,蓝藻门1种,绿藻门1种.人工鱼礁区各个季节的浮游植物丰度都显著大于对照区(p<0.05),而种类数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和香农-威纳指数均在秋季最大,夏季最小,而均匀度J为春季最大,夏季最小.海州湾海洋牧场浮游植物种类数秋季达到36种,丰度在秋季也达到最高为19.68×104cells·m-3,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季节差异(p<0.05).应用Canoco5.0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TN、Si O2-3-Si和TP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其次BOD5和NH+4-N也对浮游植物分布有较大影响.
- 谢斌张硕李莉张虎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典范对应分析
- 基于海表温因子的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资源丰度预测模型比较被引量:13
- 2018年
- 太平洋褶柔鱼是世界上重要的大洋性经济柔鱼类资源,其资源易受海洋环境因子的影响,科学预测其资源丰度有利于科学生产和管理。本实验依据2000—2010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及产卵期间(1—3月)产卵场(28°~40°N、125°~140°E)的海表温(SST)数据,进行SST与CPUE的相关性分析,选取统计学有意义的SST作为影响资源丰度的因子,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和BP神经网络的资源丰度预报模型,并利用2011和2012年的CPUE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PUE与产卵场1—3月SST相关系数较高的海域分别为1月的S1(30.5°N,136.5°E)和S2(31.5°N,136.5°E),2月的S3(30.5°N,137.5°E)和S4(30.5°N,135.5°E),3月的S5(37.5°N,129.5°E)和S6(37.5°N,130.5°E)。在多元线性及不同结构的BP神经网络等5种预报模型中,结构为6-4-1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2011—2012年CPUE预测值精度平均为98%。研究表明,30°~32°N、135°~138°E和37°~38°N、129°~131°E附近海域的6个环境因子代表着1—3月产卵场暖流(黑潮和对马海流)势力的强弱,决定着当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资源丰度,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作为其资源丰度的预测模型。
- 张硕李莉陈新军
-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BP神经网络
- 环境因子对海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氨氮吸附-解吸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7年
- 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矿化,产生大量氨氮,大部分氨氮会被沉积物颗粒吸附,影响氮在沉积物中的硝化、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等作用,因此,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作用是影响沉积物中氮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海湾具有水动力作用强烈,扰动和盐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沉积物中氨氮吸附-解吸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其对沉积物-水界面氮营养盐交换的影响机制。因此,以海州湾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室内模拟实验,通过吸附-解吸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研究扰动大小、粒度分布和盐度等环境因子对氨氮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和解吸是一个复合动力学过程,主要在30 min内完成,30 min以后逐渐达到动力学平衡状态;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修正的Elovich模型对沉积物吸附氨氮的模拟效果较好,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沉积物对氨氮的解吸动力学过程。热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符合Henry模型,描述解吸过程的最优模型是Langmuir模型。一定范围内振荡频率的增加、粒径的减小、盐度的降低都会提高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能力;一定范围内振荡频率的增加、粒度的增大、盐度的升高都会增强沉积物对氨氮的解吸量。该研究可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环境因子变化对氨氮吸附-解吸的影响及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王功芹张硕李大鹏张中发李莉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盐度氨氮吸附-解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