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娟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药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地贫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病
  • 1篇药敏
  • 1篇药敏结果
  • 1篇药敏结果分析
  • 1篇药物
  • 1篇医经
  • 1篇益髓生血颗粒
  • 1篇治疗慢性荨麻...
  • 1篇中草药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生血
  • 1篇生血颗粒
  • 1篇时长
  • 1篇糖尿

机构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赵娟
  • 4篇刘贵建
  • 3篇刘志远
  • 2篇侯雪筠
  • 1篇苏宁
  • 1篇曾雪
  • 1篇吴志奎
  • 1篇潘健
  • 1篇张英
  • 1篇崔向宁
  • 1篇康利新
  • 1篇孙士鹏
  • 1篇庞博
  • 1篇张婷菊
  • 1篇袁玉亮
  • 1篇张新华
  • 1篇张丹丹
  • 1篇武婧
  • 1篇赵彦春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肺炎克雷伯菌动物感染模型及在中药抗感染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之一,也是血流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第二大致病菌。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已成为抗感染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主要是联合用药,但联合用药存在不良反应大、成本高、更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随着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被逐渐重视,中药作为替代疗法或中西药结合抗感染已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因此,用以评价药物疗效的动物模型引起广泛关注。该文就肺炎克雷伯菌动物感染模型及在中药抗感染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赵娟刘志远刘贵建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动物模型中草药
朱仁康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探析被引量:7
2022年
慢性荨麻疹,中医又称“瘾疹”,是一种以特征性水肿性风团,伴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皮肤疾病。临床常见,风团24 h内可完全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由于本病反复发作,持续数月至数年,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为禀赋不耐,卫外不固,风邪为患,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腠理郁闭而致。朱仁康教授则紧紧抓住“风邪为患”的核心病机,临床上尤重治风,善用治风三法;针对慢性荨麻疹不同的临床表现,亦不拘泥于治风一法,临证注重法法结合,常常治风法与清热法、凉血法、活血法灵活配伍,分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运用朱老经验,亦可不拘泥一方一法,抓准病机,灵活配伍,亦能取得良好疗效。
卫亚丽赵娟曾雪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中医经验
2016-2020年北京市某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耐药性变迁,观察木犀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方法收集2016-2020年临床分离S.aureus药敏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木犀草素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按棋盘法联合药敏试验检测木犀草素分别与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西丁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结果共收集S.aureus 254株,主要分离自痰液(38.19%)、脓液(27.17%)、伤口分泌物标本(14.96%)等,2020年S.aureus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前均有所下降。木犀草素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可达0.25 mg/mL。联合药敏试验显示木犀草素和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为无关作用,木犀草素和头孢西丁为相加作用。结论本院S.aureus及MRSA分离率呈降低趋势,木犀草素对MRSA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刘志远安屹然康利新张婷菊赵娟潘健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木犀草素
中药抗细菌性感染的研究策略及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峻,中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策略主要包括:以病症为核心的中药方剂抗细菌性感染研究;以传统经方、中药制剂、中药单药、中药单体或中药单体衍生物抗菌抗感染的研究等。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对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正在经历着从宏观到微观、从复方到单体(衍生物)、从观察效果到研究机制等转变,选择有效、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是中药抗菌研究的基础,也是临床研究的关键。
刘志远袁玉亮赵娟刘贵建
关键词:中药细菌
冠心病患者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体质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体质量指数(BMI)增加是较为公认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单核细胞也与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索冠心病患者中不同亚群单核细胞比例与BMI是否存在关联。方法连续纳入冠心病患者共48例,以BMI=25kg/m2将其分为2组,体质量正常组21例,体质量增高组27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血常规等临床检测指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CD16等指标,用合适的圈门策略分析不同单核细胞亚群占全部单核细胞的比例。将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质量增高组CD16+单核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组[(17.2±8.1)%vs.(12.6±4.8)%,P=0.025],其余单核细胞亚群有一定变化趋势但并不显著。其他指标如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331,P=0.020)。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BMI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研究BMI、炎症状态以及冠心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为理解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帮助。
庞博张丹丹赵娟武婧侯雪筠叶红蕾谷春崔向宁刘贵建
关键词:冠心病单核细胞体质量指数
益髓生血颗粒对β-地贫患者红系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影响
2017年
目的:为了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含网织红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表达谱的变化,并分析二者的差异。方法:利用lnc 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3例中间型β-地贫患者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含网织红细胞)和PBMC表达谱,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 RNA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用药前的lnc RNA表达比较,红细胞中变化2倍以上lnc RNA共6条,PBMC中变化2倍以上且P<0.05的lnc RNA共260条。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和PBMC中的lnc RNA表达谱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揭示中医肾藏精生髓、髓生血治疗地中海贫血理论内涵打下基础。
张英张新华侯雪筠赵娟孙士鹏刘贵建吴志奎
关键词:益髓生血颗粒长链非编码RNAΒ-地贫
不同艾灸灸距和时长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不同艾灸灸距和时长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1―9月住院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灸器悬灸疗法,A组:灸距3 cm,时间10 min;B组:灸距4 cm,时间10 min;C组:灸距5 cm,时间10 min;D组:灸距5 cm,时间15 min。选取双侧足三里穴,1次/d,共7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量表(TCSS)变化情况。结果4组患者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示C组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最优,D组、B组次之,A组最差。结论DPN患者艾灸最佳灸距5 cm,时长10 min,既无烫伤风险又有明显疗效。
李松梅赵彦春赵娟苏宁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