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艳波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番茄
  • 2篇灌溉
  • 1篇滴灌
  • 1篇滴灌技术
  • 1篇滴灌条件
  • 1篇植株
  • 1篇植株生长
  • 1篇生理特性
  • 1篇水分
  • 1篇水分亏缺
  • 1篇水分生产
  • 1篇水分生产效率
  • 1篇茄种
  • 1篇作物
  • 1篇温室
  • 1篇温室大棚
  • 1篇温室番茄
  • 1篇膜下
  • 1篇亏缺
  • 1篇灌溉指标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郭艳波
  • 3篇冯浩
  • 3篇吴普特

传媒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北地区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温室大棚番茄产量和耗水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根据番茄的生长发育特点,分别以50%、60%、75%田间持水量作为苗期、花期、结果期的土壤水分下限,按照不同的土壤水分上限设置不同的灌水量处理。对番茄不同生育期的灌水量、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控制上限和下限之间存在交互效应,番茄灌水量、耗水量与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当灌水控制下限一定时,耗水强度和耗水模数随灌水控制上限的减小呈降低趋势;番茄苗期、花期和结果期的灌水控制上、下限(占田持)分别控制在50%~65%、60%~75%和75%~85%为宜。
郭艳波冯浩吴普特
关键词:温室番茄耗水
水分亏缺对番茄生理特性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根据番茄的生长发育特点,分别以50%、60%、75%田间持水量作为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的土壤水分下限,每个生育期的土壤水分上限设置3个水分水平,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和亏缺程度对番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的水分亏缺对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日光合及蒸腾速率变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生长与生理补偿效应,水分胁迫处理的日光合速率峰值提前出现,蒸腾速率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而减少,这有助于调控番茄无用的蒸腾耗水。通过对番茄不同生育期的灌水量和产量关系的研究得出,当全生育期灌水量为4025.80 m3/hm2时,番茄可以获得最高产量12.84×104kg/hm2。
郭艳波冯浩吴普特
关键词:番茄水分亏缺生理特性水分生产效率
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番茄控水灌溉指标试验研究
在有限的灌溉水量条件下,如何通过水量在空间、时间上的合理分配,以达到增加产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目的,一直是非充分灌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早春番茄田间试验,在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分别以50%、60%、75%田间...
郭艳波
关键词:番茄种植滴灌技术植株生长
文献传递
作物非充分灌溉决策指标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为了有效地进行非充分灌溉,通过不同方面研究土壤和作物水分亏缺的诊断方法,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灌水指标。对目前非充分灌溉的土壤、灌溉、作物等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的阐述,讨论了非充分灌溉决策指标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应用叶水势、茎直径变化、冠层温度等作物指标来精确诊断作物的水分状况,已逐渐成为非充分灌溉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但其基础理论、监测方法及不同作物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因此,单纯从一种灌溉决策指标出发确定灌溉量是不全面的,如何建立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地区、作物的灌溉指标体系将是今后中国重要的研究内容。
郭艳波冯浩吴普特
关键词:非充分灌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