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莹

作品数:41 被引量:208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电气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6篇电池
  • 15篇燃料电池
  • 11篇电网
  • 10篇
  • 10篇储能
  • 9篇直流
  • 9篇微电网
  • 9篇发电
  • 8篇发电系统
  • 7篇直流微电网
  • 6篇能量管理
  • 6篇并网
  • 5篇混合储能
  • 5篇混合动力
  • 4篇虚拟电阻
  • 4篇质子
  • 4篇质子交换
  • 4篇质子交换膜
  • 4篇质子交换膜燃...
  • 4篇微网

机构

  • 4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工业学院
  • 1篇国能黄骅港务...
  • 1篇国网山东省电...

作者

  • 41篇韩莹
  • 33篇李奇
  • 33篇陈维荣
  • 5篇王天宏
  • 4篇李敬
  • 2篇刘志祥
  • 2篇戴朝华
  • 1篇王璇
  • 1篇吴赟松
  • 1篇张雪霞
  • 1篇张国瑞
  • 1篇孟翔
  • 1篇于爽

传媒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网技术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电池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电力科技与环...
  • 1篇中国高等学校...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异构式微电网群的公平载荷裕度分布式调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构式微电网群的公平载荷裕度分布式调控方法,利用群级控制与微电网级控制优化完成微电网群的能量管理:群级控制利用含延时的群体平衡性算法使各微电网载荷裕度的趋于平衡;微电网级控制中,利用游走优化求解以最小化微电...
陈维荣李荦一韩莹李奇蒲雨辰
一种分散式多阈值驱动电氢直流微电网的运行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散式多阈值驱动电氢直流微电网的运行优化方法,蓄电池根据荷电状态调节下一时刻的母线电压值;各阈值驱动单元根据测量数据,辨别当前时刻运行事件种类;获取当前时刻电储能系统和氢储能系统的成本函数,基于各阈值驱动单...
陈维荣李荦一韩莹李奇蒲雨辰
文献传递
一种无需互联通信的分布式直流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需互联通信的分布式直流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根据储能单元变换器输出电流比,分别设计了充放电情况下包含储能单元荷电状态以及线路阻抗的虚拟电阻,在不采用通信系统的条件下,实现在分布式直流储能系统中的负荷功率动...
杨寒卿韩莹洪志湖王天宏李奇陈维荣
文献传递
基于运行模式和动态混合度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等效氢耗最小化能量管理方法研究被引量:20
2018年
清洁环保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其高效的能量管理方法对混合动力系统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等效氢耗最小化方法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平衡系数通常采用恒定值,而有轨电车在大功率峰值需求和减速制动过程中,恒定的SOC平衡系数不能满足瞬时等效氢耗最小的指标要求,并且在未知有轨电车工况条件下最优SOC平衡系数无法确定。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基于燃料电池/锂电池的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动力系统模型,并通过分析SOC平衡系数与氢耗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运行模式和动态混合度的等效氢耗最小化能量管理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划分有轨电车运行模式,分析不同运行模式下SOC平衡系数与瞬时氢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运行模式和动态混合度的等效氢耗瞬时优化方法。结合有轨电车典型工况,搭建RT-LAB实时仿真平台,开展有轨电车能量管理系统实时仿真,并与传统等效氢耗最小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管理方法能够根据有轨电车工况的实时变化而自动分配需求功率,并在不同初始SOC的情况下,满足等效氢耗量最小的性能指标要求,提高整车燃料经济性。
张国瑞李奇韩莹孟翔陈维荣
关键词:RT-LAB
一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能量管理系统,包括基于DC/DC变换模块并且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级联的单向DC/DC变换器、基于DC/DC变换模块并且与蓄电池组级联的双向DC/DC变换器、基于DC/DC变换模块并且与超...
洪志湖韩莹王天宏李奇陈维荣戴朝华
文献传递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参数协调优化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参数设计对其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参数的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包含光伏电池、并网逆变器、变压器和电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数学模型,利用特征值分析(根轨迹图)得到各个特征值稳定情况下的系统参数边界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及小干扰稳定性、阻尼比和稳定裕度的协调优化目标函数,并采用回溯搜索算法(backtracking search algorithm,BSA)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仿真测试,对比分析了参数优化前后系统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遭受到小扰动后,经过参数优化的光伏并网系统能够在0.1 s内达到新的平衡点稳定运行,比未优化参数的系统动态响应提高了50%.
李奇杨寒卿韩莹陈维荣
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模型特征值分析法
铆钉基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铆钉基础,包括变截面的钉帽和中空的钉体管柱,钉帽套接在钉体管柱外和钉体管柱呈同心圆设置。钉帽的承载面由第一水平环形面和一个环形斜面衔接而成。钉帽和钉体均采用同时现浇钢筋混凝土材料,形成刚性连接的一体结...
东元·王韩莹李敬
文献传递
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系统控制参数协调优化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为提高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系统运行的小干扰稳定性,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系统控制参数全局优化方法。针对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动态特性,建立150 k W的PEMFC发电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利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确定影响系统稳定的关键参数,在充分考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阻尼比和稳定裕度协调优化情况下,利用回溯搜索算法(BSA)实现对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关键控制参数的全局优化。
韩莹杨寒卿张雪霞李奇陈维荣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
基于DCGAN的燃料电池故障诊断被引量:3
2022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存在易故障、使用寿命短等缺陷。针对PEMFC常见的电堆内部水淹和膜干故障,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PEMFC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数据维度并提取故障特征,进而利用DCGAN对PEMFC进行正常、水淹和膜干等3种健康状态分类。该方法采用PEMFC实测数据集进行故障诊断分析,总体故障准确率为98.33%,诊断时长为2.79 s。所提出方法适用于PEMFC水管理故障诊断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李洪军汪大春杨哲昊韩莹
关键词:燃料电池故障诊断
基于RPC的光储接入牵引供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2024年
为将光伏发电接入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有效利用,同时兼顾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改善及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搭建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拓扑结构,并对其电能质量补偿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光储系统的运行条件以及列车牵引、制动、空载或惰行工况,提出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的联合协调控制方法,实现了“光+储+荷”三者间的协调控制、牵引供电系统负序的动态补偿以及谐波的有效抑制;在RT-Lab实时仿真系统中建立了基于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光伏接入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并结合实际光照和牵引工况数据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系统结构以及协调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结构以及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牵引供电系统中光储系统的有效接入,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提升至86.7%,功率因数提升6.4%,对谐波特别是高次谐波含有率有较大改善,满足光伏电能高效消纳及综合利用、电能质量动态综合补偿、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多重需求.
陈维荣王小雨韩莹臧治李奇沈文杰许程鹏
关键词: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电能分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