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新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海域
  • 5篇群落
  • 4篇群落结构
  • 4篇近岸
  • 3篇植物
  • 3篇浮游植物
  • 3篇赤潮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群落
  • 2篇动物群
  • 2篇动物群落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近岸海域
  • 2篇环境因子
  • 2篇海域赤潮
  • 2篇浮游植物群落
  • 2篇产毒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机构

  • 15篇国家海洋局
  • 3篇自然资源部第...
  • 2篇青岛海关技术...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15篇马新
  • 8篇徐金涛
  • 3篇张永丰
  • 3篇李莉
  • 2篇张建乐
  • 2篇潘玉龙
  • 2篇李欣阳
  • 2篇张万磊
  • 2篇石伟杰
  • 1篇姚远
  • 1篇张坤兰
  • 1篇张勇
  • 1篇马继成
  • 1篇陈燕
  • 1篇陈武军
  • 1篇赵书利
  • 1篇李桂敏

传媒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海洋信息技术...
  • 1篇IT经理世界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用中文专著中浮游甲藻学名使用的若干问题
2022年
学名是每个物种在国际上通用的唯一合法名称,且体现了物种的分类信息,如果使用有误会给学术交流和研究造成诸多不便,甚至造成混乱。为了促进中国海域浮游甲藻学名的规范使用,本文依据《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的规则要求,以AlgaeBase藻类数据库中的有效拉丁名为基础,对当前国内较常用的中文海洋生物分类学专著中的浮游甲藻学名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发现3类主要错误类型,即“一物多名”、种加词词尾使用不当及拼写错误。基于此,本研究厘清了相关专著中7个种的异名情况,更正了18个种的种加词词尾,纠正了24个种的学名拼写错误,以期为我国浮游甲藻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性资料。
马新徐金涛庞敏潘玉龙姚抒含杨雯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富营养化概况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根据2016—2018年对秦皇岛近岸海域表层水质的监测结果,采用富营养指数法、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对该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营养指数法分析2016年8月和2017年5月EI值偏高,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2016年8月A值为1.72,水质状况为受到污染,但整体海域状况处于良好,表明秦皇岛海域水质没有富营养化,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结果与富营养指数法结果相一致;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评价海区状况大部分为I级贫营养状态。
李微微杨雯马新张浩男
关键词:营养盐富营养化海水水质
2022年秦皇岛近岸海域赤潮成因初探
2024年
为探究2022年秦皇岛近岸海域赤潮过程的成因,于2022年4—9月进行了水质和赤潮生物调查,利用因子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主要环境因子与赤潮生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22年秦皇岛近岸海域共发生8次赤潮,累计赤潮面积716.1 km^(2),根据赤潮藻种差异和暴发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夜光藻赤潮、硅藻-裸藻(中肋骨条藻、运动异双鞭藻、伪菱形藻属)赤潮和甲藻(锥状斯克里普藻和叉状角藻)赤潮3种主要的赤潮过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因子的主要作用时间为7—9月,氮磷营养盐因子的主要作用时间为4月和7月。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夜光藻喜低温,其赤潮发生时往往伴随有较高浓度的铵氮和活性磷酸盐;中肋骨条藻、运动异双鞭藻和伪菱形藻属对各类环境因子具有广泛的耐受性,但更喜高温和富氮海水;叉状角藻和锥状斯克里普藻在寡磷环境下生存竞争力更强。综合两种方法的结果认为,3种赤潮过程的成因各不相同:充足的饵料藻及适宜的水温是引发和维持夜光藻赤潮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盐条件和富营养化环境是形成硅藻-裸藻赤潮的主要原因;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海水扰动促进了锥状斯克里普藻孢囊的萌发并引发赤潮;而磷限制是锥状斯克里普藻赤潮向叉状角藻赤潮转变并使之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
徐金涛姚远杨雯王众李欣阳谭法启李微微马继成马新
关键词:赤潮典范对应分析
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2014年
2012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环境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6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主;夏季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2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明显低于春季。春季丰度和生物量皆以软体动物最高;夏季丰度以多毛类最高,生物量以节肢动物最高。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从高潮带向低潮带不断增高。采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和AMBI指数对调查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时,发现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MPI评价法和AMBI指数法对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质量分级结果存在差异。两种评价方法在生态环境状况分级评价中皆存在一定偏差,还需相互校准,并通过环境压力的梯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李莉张永丰张臻陈燕马新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环境质量群落特征
秦皇岛入海口邻近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2009年夏季和2012年夏季对秦皇岛入海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2009年和2012年调查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皆以多毛类和节肢动物为主,物种数和丰度皆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的趋势。与2009年相比,2012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有所减少,优势种种类变化较大,但物种优势度变化不明显。(2)2009年和2012年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总生物量组成变化明显,各生态类群的优势地位出现了明显更替。(3)2009年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2012年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4个群落。两次调查中不同群落类型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组成皆呈显著性差异,群落不相似性主要贡献者差异性较大。(4)根据BIOENV和BVSTEP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深和无机磷含量;2012年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深、盐度和沉积物有机碳含量。
李莉张建乐牛纪祝石伟杰马新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2021年6月和9月唐山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4年
依据2021年6月和9月唐山近岸海域的生态现状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21年6月和9月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39属79种;6月有4种优势种,以硅藻-甲藻混合占优;9月有5种优势种,均为硅藻;2个月无共有优势种。6月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7.48×10^(4)个·m^(-3),9月为316.99×10^(4)个·m^(-3),浮游植物丰度的空间分布整体均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趋势。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2021年6月和9月唐山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物种演替明显,且6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大于9月。冗余分析(RDA)显示,造成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6月和9月间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盐度、温度、活性磷酸盐和悬浮物。6月海水环境特征为低温高盐水,磷酸盐质量浓度较低,而悬浮物质量浓度较高;9月海水环境特征为高温低盐水,活性磷酸盐较充足,悬浮物质量浓度较低。
马新姚抒含徐金涛张万磊杨雯王众李微微谭法启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素
2021年秦皇岛近岸典型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解秦皇岛近岸典型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21年4~10月在秦皇岛金梦海湾、东山浴场两个典型海域7个航次的逐月调查结果,对该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多样性等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两个典型海域海水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45属92种(包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32属67种,甲藻门(Pyrrophyta)12属24种,金藻门(Chrysophyta)1属1种,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全年优势种共26种,其中硅藻20种,甲藻6种,且多出现在4~7月,未出现7个月份共有的优势种。浮游植物丰度在8月达到全年最高值,为1.01×108 cells/m3,其余月份浮游植物丰度均在106 cells/m3量级。聚类分析表明,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群落有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生物与环境(BIOENV)相关分析表明,水温和盐度是影响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两个典型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差别不大,但金梦海湾海域的营养盐环境和水动力条件更适合甲藻生长。
马新徐金涛杨雯李微微谭法启王众李欣阳
关键词:浮游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
秦皇岛石河南岛海岸带韧性评估研究
2023年
海岸带韧性能够表征海岸带对干扰事件承受能力及自我恢复能力的强弱,对于海岸带管理及海岸工程建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总结了海岸带韧性由来、影响因素及韧性量化方式的研究进展,并以石河南岛为例,利用CRI(海岸韧性指数)对2018年9月17条岸滩剖面的韧性进行了初步评估,利用2017年9月、2018年3月和2018年9月三期0 m等深线的侵淤状况进行了验证,初步得出石河南岛西侧岸滩韧性较东侧岸滩韧性更低的结论。下一步,需优化CRI指数各分项参数并划分最终的CRI等级,便于海岸带韧性评估。
杨雯王众马新李微微谭法启张坤兰
秦皇岛湾人工智能赤潮预警研究
2022年
本文提出了多指标阈值和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赤潮预警模型两种赤潮灾害预警方法。其中,多指标阈值法根据赤潮生消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基于已知藻类密度超过基准密度或发生赤潮事件数据极少的现状,结合秦皇岛湾海域的地域特色,找出主要影响因子并基于这些影响因子的数值分布分别设置阈值,预测赤潮现象的发生;基于机器学习的赤潮综合预警模型是将发生赤潮与未发生赤潮的数据集建立对照组,从数据中学习并掌握赤潮发生规律,继而对赤潮现象做出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赤潮预警方法具有较准确的预测结果。
杨雯张勇李微微王众马新
关键词:海湾赤潮预警
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属名的研究
2023年
物种中文名,即物种学名的中文译名,在生物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名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拟定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现有海洋浮游甲藻的中文名比较混乱,甚至很多属缺少中文译名,不利于国内同行科研交流、管理部门决策处置及科普宣传等。本文以AlgaeBase藻类数据库中收录的海洋浮游甲藻的有效拉丁名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中文浮游植物文献书籍中的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属名,参照已报道的中文拟名规则,通过溯源考证、参考形态学特征等方式规范了部分浮游甲藻的中文属名。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甲藻共计152个属,其中有77个属有唯一的中文名报道,且被广泛应用,予以保留;有12个属有两个及以上的中文名,且使用比较混乱,结合文献及这些属的形态特征,为之拟定了比较合理的中文名;有63个属暂无中文名,依据其建立时的文献资料,详细考证其拉丁属名的来源、原始含义及其形态特征描述,为其拟定了较为合理的中文属名,以供参考。
马新潘玉龙徐金涛
关键词:属名异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