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岩溶
  • 2篇储集
  • 2篇储集层
  • 2篇储集层特征
  • 1篇断裂带
  • 1篇岩溶储层
  • 1篇展布
  • 1篇中奥陶世
  • 1篇山岩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系
  • 1篇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裂带
  • 1篇马家沟组
  • 1篇孔隙
  • 1篇孔隙演化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岩
  • 1篇奥陶世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3篇季汉成
  • 3篇房超
  • 3篇黎雪
  • 2篇李晨
  • 2篇向鹏飞
  • 1篇毛翔
  • 1篇王嗣敏
  • 1篇马鹏鹏
  • 1篇华南
  • 1篇贾海波
  • 1篇肖菁
  • 1篇李海泉
  • 1篇李宗悦

传媒

  • 2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内幕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展布被引量:6
2017年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最新钻井发现,在石炭系顶面之下较深的内幕火山岩区域获得工业油流。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主量元素和岩石物性等资料,明确了研究区石炭系内幕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展布。研究表明,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内幕储集层顶面最大深度位于石炭系不整合面以下800 m,岩相(岩性)以爆发相空落亚相(凝灰岩)和溢流相下部亚相(安山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构造缝为主。不同岩相具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成岩作用,经历了不同的孔隙演化过程。溢流相上部亚相和溢流相下部亚相孔隙演化程度最高。冷凝固结作用控制其原生孔隙的形成,构造破碎作用及溶蚀作用至关重要。受构造和溶蚀作用控制的Ⅰ类和Ⅱ类储集层为有效储集层,主要分布于克—百断裂附近。
李晨季汉成靳军王剑房超贾海波黎雪向鹏飞李宗悦邢晓凡
关键词:火山岩石炭系准噶尔盆地
鲁西豫东地区奥陶系顶部岩溶储集层特征及有利控制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深入研究了鲁西豫东(东濮)地区奥陶系顶部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岩溶储集层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优质储集层形成的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储集层分布区。结果表明,奥陶系顶部储集层主要岩性为颗粒石灰岩、云质石灰岩、泥晶石灰岩、粉细晶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和藻粘结白云岩等,裂缝和溶洞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白云岩类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5%,平均渗透率为7.43×10^(-3)μm^2;石灰岩类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2%,平均渗透率为2.72×10^(-3)μm^2。储集层经历了沉积—准同生期成孔(寒武纪—中奥陶世)→风化淋滤(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矿物充填(晚石炭世—白垩纪末期)→溶蚀改造(古近纪)4个演化阶段。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构造应力控制了研究区优质储集层的形成。颗粒滩及潮坪相带、断裂发育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表生岩溶、埋藏岩溶作用6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最优;颗粒滩及潮坪相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作用、表生岩溶作用4项叠合区,以及断裂发育带、表生岩溶作用、埋藏岩溶作用3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次之;颗粒滩及潮坪相带、断裂发育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作用、埋藏岩溶作用5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一般。
季汉成房超华南肖菁李海泉黎雪李晨马鹏鹏毛翔
关键词:奥陶系
太原地区中奥陶世上马家沟组岩溶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岩心、野外露头观察,采用薄片、扫描电镜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太原地区中奥陶世上马家沟组岩溶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以及成岩演化阶段和成岩作用对岩溶储层孔隙的影响及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上马家沟组主要包括含石膏角砾灰岩、砂屑灰岩、细晶灰岩、泥晶含生屑白云质灰岩、粉晶灰质白云岩、灰质角砾白云岩、中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等8种岩性,孔隙和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储层受到不同期次的压实—压溶、胶结充填、交代、构造破裂、溶蚀和重结晶等6种成岩作用的复合叠加;成岩演化划分为沉积—准同生成孔阶段(中奥陶世)→风化淋滤阶段(晚奥陶世—泥盆纪)→沉积充填阶段(石炭纪—早白垩世)→溶蚀改造阶段(晚白垩世—古近纪)等4个成岩阶段;储层主要受白云石化、构造破裂、溶蚀等3个成岩作用控制,不同成岩作用影响优质储层的分布和发育。该研究结果为太原地区优质储层的勘探提供有利参考。
黎雪黎雪季汉成王嗣敏向鹏飞房超郭瑞婧
关键词:岩溶储层成岩作用孔隙演化中奥陶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