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彤

作品数:3 被引量:59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混凝土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视觉
  • 1篇点特征
  • 1篇点特征匹配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筋
  • 1篇粘结
  • 1篇土结构
  • 1篇自复位
  • 1篇无粘结
  • 1篇系统识别
  • 1篇力筋
  • 1篇结构健康监测
  • 1篇后张
  • 1篇后张无粘结
  • 1篇混凝土结构
  • 1篇健康监测
  • 1篇光流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刘彤
  • 2篇周颖
  • 1篇徐福泉
  • 1篇龚顺明
  • 1篇刘家亮

传媒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混凝土裂缝识别被引量:36
2019年
为降低对结构表面进行裂缝识别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使用消费级照相机对裂缝图片进行处理,识别裂缝区域和测量裂缝宽度,包括图像模糊、图像增强、形态学运算、图像畸变校准、连通域标记、孤立点消除、裂缝碎片拼接等.对提取出的裂缝区域,统计裂缝发展方向,计算其对应的裂缝长度及宽度.通过钢筋混凝土梁静力加载试验,对梁表面裂缝进行拍摄,在实验室条件下得知裂缝宽度误差在0.1mm左右.
周颖刘彤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计算机视觉
钢筋混凝土自复位梁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单层两跨框架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钢筋混凝土自复位梁进行单向逐级加载,重点考察自复位梁变形、承载力和内力重分布。试验结果表明:自复位梁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卸载后,试件变形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试件试验承载力与传统现浇结构理论计算值相一致;设置后穿非预应力筋(特设钢筋)的自复位梁,梁柱连接良好,跨中钢筋屈服后内力出现反向重分配。
贺少锋刘彤刘家亮沈海琳徐福泉刘英利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构系统识别被引量:22
2018年
结构系统识别是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结构系统识别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测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布置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的过程繁琐、费时。为了提高结构系统识别的效率,提出一种无需人工靶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以消费级相机为采集设备,采用基于点匹配的特征光流技术实现目标的运动跟踪,获得目标的位移时程,进而实现结构系统识别。使用消费级摄像机对振动台试验中的结构模型进行测量,与传统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在频域中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且能够准确识别出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周颖张立迅刘彤龚顺明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识别计算机视觉光流法点特征匹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