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输血科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肿瘤患者
  • 3篇输血
  • 3篇细胞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输注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用血
  • 2篇手术
  • 2篇输注
  • 2篇输注效果
  • 2篇肝癌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配体
  • 1篇休克
  • 1篇血小板抗体
  • 1篇血小板抗体检...
  • 1篇血型

机构

  • 9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刘敏
  • 9篇赵国华
  • 8篇李喜莹
  • 8篇赵维齐
  • 7篇彭涛
  • 4篇周冬燕
  • 3篇高静
  • 3篇刘彦信
  • 3篇郑德先
  • 3篇刘丹
  • 2篇王黎明
  • 2篇荣维淇
  • 2篇王春华
  • 2篇吴健雄
  • 2篇姜明红
  • 2篇于晶晶
  • 2篇吴凡
  • 1篇石远凯
  • 1篇刘士廉
  • 1篇韩晓红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及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Galileo-Neo全自动血型仪及Capture-P Ready Screen试剂盒对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进行输注前、输注后血小板抗体检测,并观察输注疗效。结果143例输血小板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57例,阳性率39.9%;输注有效110例,有效率76.9%。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血小板输注次数和配型血小板使用对血小板抗体产生有影响(P〈0.05);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524,95%CI 1.143-5.574)、血小板输注次数(血小板输注≥5次相比1次,OR=5.554,95%CI 2.296-13.434;血小板输注≥5次相比2次,OR=3.300,95%CI 1.297-8.397)对血小板抗体产生有影响(P〈0.05);血小板抗体对其输注效果有影响(P〈0.05)。结论肿瘤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减少输注次数,能够降低抗体的产生;同时,避免血小板抗体的产生能够提高输注效果。
李喜莹赵国华于晶晶赵维齐彭涛刘敏周冬燕
关键词:肿瘤血小板抗体检测输注效果
影响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血小板输注的363例肿瘤患者资料,每例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次血小板输注入组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其中P≤0.2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63例患者中280例输注有效,总体有效率为77.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小板输注史、发热、抗生素4种因素对输注效果有影响(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输注史(1~4次相比0次,OR=1.969,95%CI:1.135—3.417;≥5次相比0次,OR=5.260,95%CI:2.344~11.806)、抗生素(OR=2.020,95%CI:1.139~3.583)、发热(OR=1.789,95%CI:1.015—3.153)以及血小板库存天数(OR=1.559,95%CI:1.112~2.186)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减少输注次数、输注库存天数少的血小板、避免发热和使用抗生素期间输注可能改善输注效果。
彭涛赵国华刘敏赵维齐李喜莹王春华
关键词:肿瘤血小板输注
PRMT5通过抑制NF-κB削弱DR4介导的趋化因子CCL20释放
2013年
构建表达DR4的质粒pCMV-DR4-HA(DR4)和表达PRMT5的质粒pCMV-PRMT5-Flag,共转染293T细胞,验证DR4和PRMT5的相互作用.将DR4和蛋白精氨酸N端甲基化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5,PRMT5)两种质粒分别或者共转染293T细胞,研究PRMT5对DR4引起的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探讨PRMT5抑制DR4(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receptor1)引起炎症因子释放的分子机制.分别通过RT-PCR和ELISA方法对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通过双荧光报告基因方法检测PRMT5对DR4引起NF-κB活性变化的影响,并且使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ERK的表达变化.DR4和PRMT5在293T细胞中能相互结合,PRMT5过表达降低了DR4引起的NF-κB活性和ERK的磷酸化,导致CCL20分泌减少.因此,PRMT5在293T细胞中与DR4结合,通过改变NF-κB和ERK激酶活性影响了CCL20的分泌,参与了DR4介导的细胞免疫调节.
王东生刘丹高静刘敏刘士廉刘彦信郑德先
肿瘤患者手术备血策略的建立及其手术用血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制订肿瘤患者手术备血策略(SBOS),探讨肿瘤患者手术备血、用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2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手术备血患者的22643人次备血申请资料和7430人次手术用血资料,并对入选资料的患者信息和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输血率为32.81%(7430/22643)。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和手术治疗备血、输血数据,建立肿瘤患者SBOS:用血百分比〈30%的手术归入血型定型和抗体筛选,不用备血;其余类型手术采用交叉配血,备血量主要取决外科患者具体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患者的性别、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对手术是否输注红细胞有影响(OR=0.797、9.614、1.949、0.437、0.444、2.038,均P〈0.05);肿瘤患者的性别、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总蛋白对手术是否输注血浆有影响(OR=0.851、1.367、1.801、1.652、2.922、2.224、1.362,均P〈0.05)。结论肿瘤患者手术备血,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凝血功能、蛋白水平的影响,合理进行备血申请和输血,保证用血科学、安全。
李喜莹赵国华刘敏彭涛周冬燕于晶晶赵维齐
关键词:肿瘤输血影响因素
卵巢肿瘤患者ABO和Rh(D)血型分布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卵巢肿瘤手术患者的ABO和Rh(D)血型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7月3 13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良性344例、恶性2 790例)的ABO和Rh(D)血型构成及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术中输血情况分析。结果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ABO血型表型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卵巢肿瘤患者O型血的构成比低于良性患者(25.4%vs.31.1%,P<0.05);良恶性卵巢肿瘤Rh(D)血型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术中用血率(67.5%vs.8.1%,P<0.0001)、用血量[8(8,12)U vs.4(2,6)U,P<0.0001]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结论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非O型血可能会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风险;恶性卵巢肿瘤患者,在手术中接受输血的概率更高,输血量更多。
周冬燕刘敏李喜莹王春华赵维齐赵国华
关键词:卵巢肿瘤ABO血型RH(D)血型
肝癌术中输血风险评分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肝癌术中输血风险评分(TRS)模型,预测术中输血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对输血组和未输血组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因子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多因素分析P〈0.05的因子构建肝癌TRS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352例肝癌患者术中输血92例,输血率为26.1%。单因素分析显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肿瘤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侵犯或紧邻大血管、切肝段数和手术时长对术中输血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AST〉40U/L、Alb〈35g/L、肿瘤≥5cm、肿瘤位于右叶、侵犯或紧邻大血管、手术时长〉3h是术中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设定Alb〈35g/L为2分,其他因子均为1分,计算每例患者的总分值即为TRS。TRS在0—6分范围对应的输血概率依次为0、3.8%、20.0%、35.7%、53.3%、84.6%、100%,人均输血量依次为0、0.2、0.8、1.7、3.7、5.7、8.0U,TRS与输血概率和人均输血量显著正相关(P〈0.05)。TRS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以3分为是否输血的临界值,敏感度73.9%,特异度70.4%。结论TRS模型对肝癌术中输血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为肝癌手术合理备血提供指导。
彭涛吴健雄王黎明刘敏李喜莹荣维淇吴凡赵维齐赵国华
关键词:肝癌术中输血风险评分
MiR-146a调节TRAIL不敏感的乳腺癌细胞迁移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miR-146a及其靶基因EGFR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50、100、200和500μg/L的重组可溶性TRAIL(rsTRAIL)持续刺激对TRAIL敏感的MDA-MB-231细胞4周,筛选得到TRAIL不敏感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TR。RT-PCR检测miR-146a的表达;Transwell实验以及划痕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以及Western blot鉴定MDA-MB-231/TR细胞中miR-146a与EGFR基因的靶向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DR4、DR5、IRAK1、CXCR4、p-IκBα、IκBα、caspase 8和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分析MDA-MB-231和MDA-MB-231/TR细胞中NF-κB P65亚基与miR-146a启动子区的结合情况。结果 TRAIL细胞毒作用不敏感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TR中miR-146a的表达降低,并引起其靶基因EGFR的表达增加,最终导致TRAIL不敏感的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增强。同时发现NF-κB参与miR-146a低表达的调控。结论 miR-146a对TRAIL不敏感的乳腺癌细胞迁移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刘丹姜明红刘敏高静刘彦信郑德先
关键词:TRAIL乳腺癌细胞MIR-146A迁移
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对肝癌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对肝癌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肝癌根治手术的3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围手术期输血情况将患者分为未输血组、仅输血浆组和输红细胞组。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Cox回归法对肝癌术后复发和生存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339例患者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3.1%、35.4%、22.4%,中位无复发生存期22个月;1、3、5年总生存率为90.5%、69.5%、56.4%,中位生存期72个月。未输血组(181例)、仅输血浆组(48例)和输红细胞组(110例)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22、12个月和99、63、40个月,3组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输血浆(HR=1.658,P=0.026)、输红细胞(HR=1.470,P=0.030)、血清甲胎蛋白〉400 μg/L(HR=1.686,P=0.002)、白蛋白〈35 g/L(HR=1.782,P=0.047)、肿瘤有包膜(HR=0.597,P=0.012)、肿瘤坏死(HR=1.820,P=0.001)和TNM分期Ⅲ期以上(HR=2.537,P=0.000)是肝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围手术期仅输血浆与围手术期输红细胞都对肝癌术后生存有不利影响。
彭涛王黎明吴健雄刘敏李喜莹荣维淇吴凡赵维齐赵国华
关键词:肝肿瘤输血预后
miR-23a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miR-23a对LPS诱导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Real-time PCR定量分析LPS刺激不同时间的腹腔巨噬细胞中miR-23a的表达以及瞬时转染miR-23a mimics和inhibitors的腹腔巨噬细胞中IL-1β、IL-6和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ELISA检测mRNA变化明显的细胞培养上清的IL-6的含量。结果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在LPS刺激后,miR-23a的表达明显下调;在转染miR-23a mimics后,IL-6的表达和分泌明显升高(P<0.05),但对IL-1β和TNF-α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而转染miR-23a inhibitors后,则IL-6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结论 LPS刺激原代巨噬细胞可抑制miR-23a的表达;miR-23a可促进炎性细胞因子IL-6的表达,对IL-1β和TNF-α无显著影响。
刘敏姜明红高静刘丹刘彦信郑德先
关键词:巨噬细胞LPS促炎性细胞因子
ELISA检测肿瘤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ELISA定量检测肿瘤患者血浆中热休克蛋白90d(Hsp90a)的不同相关因素。方法实验采用比对研究,分别使用含EDTA—K2和EDTA.K3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2012年3至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就诊的72例肿瘤患者全血标本,进行Hsp90α定量检测。配制含不同浓度内源性干扰物质(溶血血红蛋白、乳糜等)的血浆样本,与正常样本同时检测Hsp90α的浓度。使用t检验分析各配对血浆样本中Hsp90α浓度值的差异。结果EDTA—K2抗凝管采集的血标本中Hsp9001浓度为(156.4±67.6)ng/ml,EDTA—K3抗凝管采集的血标本中浓度为(53.9±26.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P〈0.01)。乳糜浓度〉5%时血标本中Hsp90d浓度低于(34.3±2.0)ng/ml,正常血标本中浓度为(37.7±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P〈0.05)。不同浓度溶血的血标本中Hsp90仪浓度均大于(94.2±7.2)ng/ml,正常血标本中浓度为(67.0±4.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P〈0.05)。类风湿因子(RF)浓度为25U/ml的血标本中浓度为(39.0±3.5)ng/ml,正常血标本中浓度为(35.3±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黄疸浓度为4g/L时的血标本中浓度为(38.4±2.1)ng/ml,正常血标本中浓度为(35.7±1.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结论外源性物质和内源性物质对ELISA检测血浆中Hsp90α的浓度均有干扰,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做好质量控制,尽量避免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宋媛媛韩晓红郑翠玲赵国华许建萍刘敏李宁杜萍冯云石远凯
关键词:肿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