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宁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疫苗
  • 3篇牛传染性鼻气...
  • 3篇鼻气管
  • 3篇鼻气管炎
  • 3篇病毒
  • 3篇传染
  • 3篇传染性
  • 3篇传染性鼻气管...
  • 2篇牛疱疹病毒
  • 2篇疱疹病毒
  • 1篇乳腺上皮
  • 1篇乳腺上皮细胞
  • 1篇牛乳
  • 1篇牛乳腺上皮细...
  • 1篇重组病毒
  • 1篇小鼠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原性
  • 1篇奶牛
  • 1篇奶牛乳腺

机构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刘瑞宁
  • 4篇郭爱珍
  • 4篇陈颖钰
  • 3篇张芳
  • 2篇邓明亮
  • 2篇刘玉辉
  • 1篇胡长敏
  • 1篇寇明明
  • 1篇陈建国

传媒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鼠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及培养特性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为建立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MECs)及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分离培养体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分别无菌采集健康妊娠后期昆明鼠及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采用改良混合酶消化结合差速贴壁法分离原代MMECs及BMECs,并进行细胞角蛋白18的免疫荧光鉴定;通过细胞形态跟踪观察评价传代、冻存和复苏后MMECs及BMECs生物学特性;连续培养及细胞计数绘制MMECs及BMECs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从小鼠和奶牛乳腺组织分离的目的细胞,经角蛋白18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MMECs及BMECs;汇合的单层MMECs多角形,呈铺路石样外观,BMECs呈鹅卵石样;MMECs在传至第2代时细胞特有形状消失,而BMECs传至第9代时仍保持其鹅卵石样外观;MMECs只能复苏冻存原代细胞,传代BMECs均可冻存和复苏。采用改良混合酶消化结合差速贴壁法可获得高纯度的MMECs和BMECs,两种细胞在生长培养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刘玉辉赖金伦寇明明邓明亮刘瑞宁陈颖钰胡长敏郭爱珍
关键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6年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家养牛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因此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该病的关键措施。针对该病常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而基因缺失活疫苗由于具有免疫标识,已成为新型疫苗研发的主流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已利用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如IBRV gE缺失疫苗,进行免疫根除计划并净化了该病。然而,由于现存的疫苗仍存在免疫抑制与潜伏感染等问题,亟需研制更有效的标记疫苗。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免疫抑制及疫苗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有效疫苗的研发及其在防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刘瑞宁邓明亮刘玉辉陈颖钰郭爱珍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
张芳刘瑞宁陈颖钰郭爱珍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疾病诊断
重组病毒BoHV-1 gG^-/tk^-/gD^+和BoHV-1 gG^-/tk^-/gD5^+的兔体内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由BoHV-1感染引起,我国对该病的防控尚缺乏商品化标记疫苗,本实验室前期成功研制了BoHV-1 gG^-/tk^-基因缺失疫苗,并通过将BoHV-1和Bo HV-插入BoHV-1 gG^-/tk^-的tk位置,构建了重组病毒BoHV-1 gG^-/tk^-/g D+和BoHV-1 gG^-/tk^-/g D5+。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该重组病毒在兔体内5的免疫原性最好的糖蛋白g D的胞外区序列分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及对BoHV-1保护力和Bo HV-5的交叉保护力,以期开发出更为有效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标记疫苗。【方法】选用30只日本大耳白兔并随机分成6组,鼻腔接种和攻毒。通过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量和鼻腔排毒检测进行安全性评估。接种28 d后分别使用wt BoHV-1和wt Bo HV-5对兔体进行攻击,并通过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量、鼻腔排毒、病理组织学和组织病毒的分离鉴定进行保护力研究。使用间接ELISA、中和实验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增殖水平对重组病毒免疫原性进行评估。【结果】接种BoHV-1 gG^-/tk^-/g D+和BoHV-1 gG^-/tk^-/g D5+后兔体均未出现显著临床症状,无鼻腔排毒现象,并且肺组织未分离到病毒;BoHV-1 gG^-/tk^-接种组有一只兔肺组织分离到病毒。攻毒后,BoHV-1 gG^-/tk^-/g D+和BoHV-1 gG^-/tk^-/g D5+可以减少临床症状、鼻腔排毒并维持正常肺组织形态,表现为对BoHV-1的保护力以及Bo HV-5的交叉保护力提高。与BoHV-1 gG^-/tk^-相比,BoHV-1 gG^-/tk^-/g D+和BoHV-1 gG^-/tk^-/g D5+免疫诱导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ELISA抗体以及PBMC增殖。【结论】BoHV-1 gG^-/tk^-/g D+和BoHV-1gG^-/tk^-/g D5+安全性良好,同时,与BoHV-1 gG^-/tk^-相比,免疫原性得到提高。
李汉雄刘瑞宁张芳朱杰侯桂先陈颖钰陈建国郭爱珍
关键词:疫苗重组病毒免疫原性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IBR的早期准确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IBR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具有特异和敏感及准确等特点,而血清学诊断具有敏感、快速、方便和价廉等特点。为了实施IBR的净化和根除计划,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逐渐采用IBR基因缺失疫苗,配套使用鉴别诊断方法来鉴别IBR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常用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张芳刘瑞宁陈颖钰郭爱珍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