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艳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启动子
  • 3篇人工林
  • 2篇烟草
  • 2篇细根
  • 2篇辣椒
  • 2篇白桦
  • 2篇N
  • 1篇单杂交
  • 1篇亚热带
  • 1篇优势种
  • 1篇优势种群
  • 1篇杂交
  • 1篇直径
  • 1篇森林经营学
  • 1篇森林碳汇
  • 1篇杉阔混交林
  • 1篇杉木
  • 1篇杉木人工林
  • 1篇生命表
  • 1篇时间序列预测

机构

  • 8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武夷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井冈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福建金森林业...

作者

  • 9篇刘艳艳
  • 6篇巢林
  • 5篇吴承祯
  • 3篇石兰平
  • 3篇洪滔
  • 3篇何水林
  • 3篇洪伟
  • 3篇申磊
  • 3篇杨晟
  • 3篇林卓
  • 2篇林晗
  • 2篇刘志钦
  • 2篇吴杨
  • 2篇黄雪盈
  • 2篇唐倩
  • 1篇汪思龙
  • 1篇杨庆朋
  • 1篇林勇明
  • 1篇谢安强
  • 1篇王博

传媒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沼泽交错带白桦——长白落叶松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径级结构替代年龄结构与建立种群年龄结构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沼泽交错带白桦—长白落叶松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白桦、长白落叶松和辽东桤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纺锤型,龄级—个体数间的关系可用Lognormal函数表征;种群动态量化指数V'_(pi)为辽东桤木(9.57%)>白桦(4.02%)>长白落叶松(1.83%),均趋近于0,说明种群处于稳定型向衰退型过渡阶段;白桦、长白落叶松及辽东桤木种群幼龄个体严重不足,白桦和辽东桤木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Odum-B3型,而长白落叶松种群趋于Deevey-I型。白桦、长白落叶松及辽东桤木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后期衰退的特征;白桦、长白落叶松和辽东桤木种群数量受基波影响显著,种群整个生活史阶段未显现小周期波动,种群发展较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2、4和6个龄级后,白桦、长白落叶松和辽东桤木种群老龄个体数均有增加,但由于更新幼苗个体稀少,未来必然呈衰退趋势。森林—沼泽交错带的白桦、长白落叶松及辽东桤木种群对外界环境变化有强烈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人类活动扰动会影响其发育与演变,从而提高了森林—沼泽交错带地区沼泽化的风险。因此,应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沼泽交错带的干扰,加强对这一地区植被群落的保护与管理。
巢林刘艳艳吴承祯洪滔洪滔洪伟
关键词:白桦长白落叶松辽东桤木生命表时间序列预测
不同林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细根结构及C和N含量比较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对不同林龄南方红豆杉也Taxuschinensisvar.mairei(LemeeetLévl.)ChengetL.K.Fu页人工林不同等级细根的结构参数及C和N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细根结构参数与C和N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林龄南方红豆杉Ⅰ-吁级细根的根直径、比根长(SRL)和比表面积(SSA)均有差异,6、7和8a植株细根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073、1.815和1.734mm,平均SRL分别为14.09、12.88和14.12m·g-1,平均SSA分别为54.93、45.85和50.72cm2·g-1;随根序等级提高,同龄植株细根的SRL和SSA均依次降低、根直径则逐渐增大,且总体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除Ⅰ级细根外,7a植株各级细根的SRL和SSA均最小;6a植株各级细根的直径均最小。各林龄植株细根的根尖密度和分叉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以6a植株最大。细根干质量以6a植株最低、7a植株最高,且差异显著。随根序等级提高,细根C含量逐渐增加、N含量则逐渐降低,同龄植株Ⅰ-Ⅴ级细根的C和N含量总体上差异显著;各级细根中,7a植株的C含量均最高、8a植株的N含量均最低;6、7和8a植株细根的平均C含量分别为454.41、501.90和441.55mg·g-1,平均N含量分别为12.63、11.99和5.88mg·g-1。各林龄植株细根的C含量与细根直径和干质量均正相关,与SRL、SSA和根尖密度均负相关;N含量与细根直径均负相关,与SRL、SSA和根尖密度均正相关;此外,N含量与干质量以及C和N含量与分叉数的相关性均无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树龄对南方红豆杉细根直径影响较大,而不同序级细根的结构差异更明显。
刘艳艳林晗巢林林勇明陈建忠吴承祯
关键词:细根
中亚热带杉阔混交林直径分布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以中亚热带杉阔混交林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用偏度、峰度和变动系数为指标研究了杉阔混交林直径株数分布特征,运用Normal分布、Log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Logistic分布、负指数分布等6种概率密度函数对杉阔混交林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χ2检验法来检验6种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林分平均胸径为14.2 cm,在5.2~40 cm之间变动,径阶分布范围不大;林分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态,中小径阶林木株数居多数;林分直径主要分布在6~28 cm径阶,株数累积百分比高达90%以上;6种分布函数中,以Logistic分布函数模拟杉阔混交林直径分布的效果最好,可用于杉阔混交林的直径分布和生长预测,为杉阔混交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巢林洪滔林卓刘艳艳廖陈辉林兴平吴承祯
关键词:杉阔混交林分布函数中亚热带
沼泽交错带白桦个体生长动态及径级结构与种内种间竞争被引量:11
2017年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对长白山沼泽交错带白桦个体生长动态、径级结构以及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研究,并探讨竞争强度与径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桦植株胸高断面积与树高之间存在显著的Sigmoid函数关系,胸径和树高分别为18.3 cm和19.4 m,是白桦由高生长向径生长过渡阶段;白桦种群更新幼苗稀少,径级结构呈纺锤形,径级-株数密度分布规律可以用Lognormal函数很好地表征;白桦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为48.80%和51.20%;白桦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白桦种内>长白落叶松>辽东桤木>山杨>蒙古栎>稠李>水曲柳>色木槭>茶条槭>春榆;竞争强度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加而降低,当对象木胸径在20 cm以内时,竞争强度较大,当胸径达20 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较好地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沼泽交错带白桦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
巢林刘艳艳张伟东杨庆朋汪思龙
关键词:白桦径级结构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碳汇木材复合经营对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及现值收益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以中亚热带杉木中心产区为案例,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前人有关模型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采用年均净现值法研究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及现值收益,探讨了立地质量、木材及碳价格、森林经营成本、利率等因素变化对经济成熟龄及现值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位指数为16 m、利率为5%、碳价格为42.41元·t^-1的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为19 a,年均碳汇木材复合收益最大值max(ANPV^w+c)为1 695.5元·hm^-2.回归分析发现,碳汇木材收益净现值NPV^w+c和ANPV^w+c与林龄之间分别呈现出Sigmoid函数、三次函数关系;增加碳汇目标并未对经济成熟龄产生影响,但现值收益max(ANPV^w+c)增加幅度为7.34%-9.96%;地位指数从8 m指数级增加到24 m指数级,经济成熟龄由25 a提前至16a,max(ANPV^w+c)由225.3元·hm^-2增加到5 680.1元·hm^-2;木材价格每上涨或降低5%,max(ANPV^w+c)上升或下降5.65%-9.97%;营林成本每上涨或降低5%,max(ANPV^w+c)下降或上涨2.01%-4.84%;经济成熟龄随利率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前,max(ANPV^w+c)则逐渐下降,利率每提高1%,max(ANPV^w+c)下降13.66%-20.04%;碳价格从0增加至800元·t^-1,经济成熟龄提前1-3 a,max(ANPV^w+c)增加2.39-2.94倍,碳价格每提高一个价位,max(ANPV^w+c)平均增加11.55%-14.53%.表明增加碳汇经营目标对现值收益有较大影响,木材收益目标和碳汇收益目标可以兼容,为开展人工林碳汇经营、发挥人工林巨大的碳汇潜力以及增加林业经营者的收益等提供重要依据.
巢林刘艳艳洪伟吴承祯林卓
关键词:森林经营学经济成熟龄森林碳汇杉木
CaKR1上游启动子分离及其表达分析
2014年
运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分离获得了CaKR1基因上游-1594 bp的启动子序列,命名为CaKR1p,发现其中含有SA、ABA、低温等信号应答原件以及其它诸如W盒等应答逆境胁迫的调控原件。进一步构建CaKR1p与GUS报告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获得了烟草转基因植株及其相应的T1代株系,利用T1代转基因株系分析了CaKR1p在几种外源激素处理下的GUS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外源激素SA、JA和ABA的诱导处理均可激活该启动子下游报告基因GUS的表达,说明CaKR1的表达和作用受到SA、ABA以及JA等信号通路调节。
黄雪盈石兰平杨晟卢蓉王博申磊刘艳艳洪水秀梁浩刘志钦贺俐吴杨何水林
关键词:辣椒烟草启动子转基因
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人工林细根特征及其与细根N、C含量的关系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完整土块法,以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5级细根的形态、生物量和组织碳(C)、氮(N)含量,分析了不同径级和序级与细根形态指标的差异性,对序级与细根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直径≤1 mm的细根根尖数、根系累计长度、根系累计表面积分别占据总量的99.66%,88.42%,69.82%;随着根序从1级根到5级根升高,千年桐细根直径由0.86 mm增加到1.35 mm,组织密度由0.11 g/cm3上升到0.47 g/cm3,根表面积密度由0.46 m2/m3降低到0.085 m2/m3,比根长由32.04 m/g减少到16.41 m/g;千年桐细根直径、比根长、根表面积密度、根组织密度及生物量与序级之间回归分析发现它们与序级之间具有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线性函数、三次函数及高斯峰值函数关系;1~5级细根生物量对总生物量的贡献分别为:18.7%,30.9%,27.1%,16.6%,6.7%;N含量随着根序升高由16.73 mg/g下降到11.83 mg/g,C含量则由454.97 mg/g上升到494.43 mg/g;千年桐细根C/N比的变异受根组织N含量的影响程度达到93%,而受C含量的影响程度仅为50%。上述结果证明,千年桐细根的结构特征、生物量和碳氮含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了解千年桐根系结构与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巢林林晗吴承祯刘艳艳贾兰霞洪滔谢安强陈建忠洪伟
关键词:千年桐细根
辣椒酵母单杂交系统的建立及调控CaWRKY40表达的转录因子分离被引量:1
2015年
辣椒CaWRKY40的转录表达受到病原菌和高温的诱导并在辣椒抗青枯病以及耐高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应答青枯菌侵染和高温胁迫表达的调节机制还不清楚。为了进一步分离调节CaWRKY40表达的转录因子,建立辣椒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以CaWRKY40启动子的青枯病原菌及高温应答区域CaWRKY40p(W40p)为诱饵,筛选cDNA文库,共获得56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有27个克隆为非重复序列,对其推定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和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有1个推定转录因子,即ARF(Auxin response factor),以及其他蛋白如eIF(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真核起始因子),EF(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等。进一步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验证这些转录因子与W40p的结合。剖析CaWRKY40表达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深入解析CaWRKY40介导的辣椒抗病及耐高温分子机制。
黄雪盈石兰平杨晟申磊刘艳艳文嘉瑜蔡金森唐倩张杨文刘志钦何水林
关键词:病原菌启动子酵母单杂交
辣椒CaMAPK7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对该家族多数成员的表达调控机制认识仍十分有限。前期实验已分离获得辣椒一个MAPK家族成员Ca MAPK7,并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受病原菌、高温等逆境的诱导,但其表达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进一步分离了Ca MAPK7的启动子序列(p Ca MAPK7),发现其TATA框位于-165 bp与-170 bp之间,此外还发现W-box,HSE,TCA,LTR,ERE等多种与生物及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构建该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融合表达载体p Ca MAPK7::GUS,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草叶片瞬间表达系统分析发现p Ca MAPK7可应答青枯菌接种及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 JA)、油菜素内酯(BR)、脱落酸(ABA)和乙烯(ET)等外源激素处理,表明Ca MAPK7应答青枯菌、外源激素处理主要是通过该启动子介导的转录调节实现的。
杨明星申磊文嘉瑜唐倩石兰平刘艳艳杨晟胡炯刘彩玲吴杨何水林
关键词:辣椒启动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