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文学

作品数:6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心理健康
  • 2篇地震
  • 2篇地震灾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灾区
  • 2篇震灾
  • 2篇农村
  • 2篇青少年
  • 2篇青少年心理
  • 2篇青少年心理健...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汶川地震灾区
  • 1篇心理
  • 1篇人口
  • 1篇伤残调整寿命...
  • 1篇少年
  • 1篇社会支持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质量
  • 1篇生心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篇卢文学
  • 4篇刘巧兰
  • 3篇周欢
  • 3篇杨洋
  • 3篇刘静
  • 2篇杨晓妍
  • 1篇周艳阳
  • 1篇蒋敏
  • 1篇马骁
  • 1篇李婷欣
  • 1篇潘晓平
  • 1篇刘祥
  • 1篇马娇
  • 1篇张宇
  • 1篇周海龙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第8届中国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四川资中县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比较四川省南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纵向研究方法,以四川省未受地震影响的经济水平、外出务工情况具有代表性的效忠县2所农村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3 a追踪调查,采用多水平模型及其他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级、照顾者的要求、父母关系、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各维度(P值均<0.05)。与七年级相比,八、九年级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15,0.163;与照顾者要求严格相比,要求宽松的回归系数为0.152;与父母关系良好的相比,父母关系一般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回归系数为0.088,0.361;心理弹性的回归系数为-0.097;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其他支持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64,0.137,0.173。结论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留守"无直接关系。照顾者严格要求、父母良好的关系、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随着年龄增加,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有下降趋势。
刘静杨晓妍杨洋周欢卢文学刘巧兰
关键词:农村人口精神卫生
Genetic Associations of CLU rs9331888 Polymorphism with Alzheimer's Disease:A Meta-analysis
Purpose The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of CLU SNP rs9331888 with AD are controversial.Therefore, we...
帅平刘玉萍卢文学刘巧兰李婷欣龚波
中国人群糖尿病疾病负担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6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其流行特征,为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有关中国糖尿病疾病负担的研究,检索时限均截至2014年1月1日。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所有纳入研究的糖尿病相关人口、死亡和疾病负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9篇文献,其中1篇因质量较差,未纳入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对38篇文献的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自1980年以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迅速,尤其是低年龄组;疾病负担女性高于男性,城市略高于农村,但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疾病负担依次递减,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中国糖尿病疾病负担严重,防控任务艰巨,有必要基于不同地区、城乡、年龄组人群的卫生需求,合理、有效分配卫生资源;在减少中老年糖尿病疾病负担的同时,还需关注年轻人发病及并发症防控,把遏制患病率增长及并发症所致疾病负担作为预防工作的重点。
周海龙杨晓妍潘晓平卢文学刘祥周欢
关键词:糖尿病疾病负担文献计量学
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四川省广元市农村地区老年人704名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生命质量综合平均得分为(59.66±22.08)分,其中躯体健康总评(PCS)为(54.36±25.09)分,心理健康总评(MCS)为(64.96±23.49)分;老年人生命质量男性优于女性(t=6.971,P<0.05),与家人居住者优于独居者(t=-1.974,P<0.05),生活能自理者优于不能完全自理者(t=8.093,P<0.05),未患慢性疾病者优于患慢性疾病者(t=-7.232,P<0.0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t=2.872,P<0.05)。不同年龄(F=1.568,P<0.05)、文化程度(F=17.01,P<0.05)、经济状况(F=52.07,P<0.05)的老年人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构方程模型各变量回归系数性别为-8.364,年龄为0.449,经济状况为-8.815,社会支持为5.907、体育锻炼为-25.287,慢性病患病情况为8.777,自理能力为-7.696,均会对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结论四川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因素均可影响其生命质量。
马娇卢文学阿幸杨洋马骁
关键词:生命质量农村老年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纵向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经历地震自然灾害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和轻灾区2所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设计方案对其进行为期2年共5次追踪调查,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次调查均参加的学生共977人,男生占49%,女生占51%。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分析显示,极重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自尊、积极应对始终低于轻灾区(P<0.05),2个灾区学生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自尊有下降趋势,消极应对有上升趋势(P<0.05)。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有自尊、积极的应对方式(P<0.05);消极应对方式阻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P<0.05)。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女生(P<0.05),但男女生心理健康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地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内部调节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卢文学蒋敏周艳阳刘静刘巧兰
关键词:地震灾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同伴关系、社会支持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汶川地震重灾区(绵竹市)和轻灾区(成都市郊)的各1所中学的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纵向设计方案从2010年10月开始每隔6个月对其进行5次追踪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的人口特征信息、青少年心理健康、自尊、社会支持及同伴关系等。研究纳入5次均参与调查的研究对象,共970人。其中重灾区415人(男生48.2%,女生51.8%),轻灾区555人(男生49.2%,女生50.8%)。第一次调查时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1.6±0.5)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初中阶段有下降趋势(F=9.1,P<0.05),且轻灾区的心理健康状况始终好于重灾区(F=135.9,P<0.05),重灾区青少年的自尊、同伴关系略低于轻灾区(F依次为17.7和3.8,P<0.05),而社会支持高于轻灾区(F=7.8,P<0.05)。心理健康平均水平和变化受到自尊、同伴关系平均水平和变化的直接的积极的影响,同伴关系越好,自尊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越健康(β=-0.119,-0.526;P均<0.05)。同伴关系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水平这个中间变量(β=0.565,P<0.001)来提高自尊水平(β=0.334,P<0.001)进而间接促进心理健康。结论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受灾程度、同伴关系、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同伴关系越好,自尊水平越高,受灾程度越轻,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越健康。
张宇吉园依卢文学刘静杨洋周欢刘巧兰
关键词: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