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聚氨酯
  • 3篇水性
  • 3篇水性聚氨酯
  • 3篇固含量
  • 2篇酸型
  • 2篇扩链
  • 2篇扩链剂
  • 2篇磺酸型
  • 2篇磺酸型水性聚...
  • 2篇高固
  • 2篇高固含
  • 2篇高固含量
  • 1篇电性能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液态
  • 1篇预聚
  • 1篇预聚体
  • 1篇韧性
  • 1篇树脂
  • 1篇双酚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汤嘉陵
  • 4篇吕婕
  • 2篇姜丽
  • 2篇李敏灵
  • 2篇刘新浩
  • 1篇吴金剑

传媒

  • 3篇聚氨酯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液态磺酸型扩链剂及其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2016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液态磺酸型扩链剂1,2-二羟基-3-丙磺酸(DHPS),通过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证明了其化学结构,并用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及不同成盐剂反应制备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并对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SWPU乳液的粒径较小,平均粒径约25—30nm,粒径分布窄;SWPU乳液的临界固含量Sη均较高,其中NaOH成盐的SWPU的Sη高达63%。
李敏灵刘新浩吕婕汤嘉陵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高固含量
全文增补中
TMPMH扩链剂合成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用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基醚(TMPME)和亚硫酸氢钠进行烯烃自由基加成反应生成三羟甲基丙烷单亚丙基磺酸钠醚(TMPMS),经盐酸酸化,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液态磺酸型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单亚丙基磺酸醚(TMPMH),并以此作为扩链剂制备出高固含量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质谱(MS)、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磺酸型扩链剂的化学结构、产物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表征;通过透射电镜(TEM)、粒径分析等手段对乳液相关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液态磺酸型扩链剂纯度高,热稳定性好,起始分解温度达110.8℃;以此作为水性扩链剂制备出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乳液粒径在100 nm左右,且呈单一分布,乳液的临界固含量(S_η)高达56.9%,远高于羧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S_η=39.8%)。
刘新浩李敏灵吕婕汤嘉陵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高固含量
水性聚氨酯固含量理论模型及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浅谈被引量:10
2015年
综述了扩散双电层理论和DLVO理论,并根据乳胶粒子堆砌的理论模型,阐述了乳液粒径、亲水基团对乳液固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羧酸型WPU和磺酸型WPU最大固含量差别,认为磺酸型WPU可具有更高的固含量。介绍了磺酸型WPU的类型以及磺酸型扩链剂。
姜丽吕婕汤嘉陵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固含量
聚氨酯预聚体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氨酯预聚体改性双酚A型氰酸树脂的固化行为及工艺,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A)、介电性能和冲击强度测试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耐热性、介电性能和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的加入可以很好地提高氰酸酯的韧性,当预聚体加入量为20%(质量分数)时,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15.3kJ/m2,比纯氰酸酯树脂提高了218%。改性氰酸酯树脂的T_g逐渐降低,预聚体加入量为氰酸酯质量的40%时,T_g降低为193℃,仍然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吕婕姜丽吴金剑汤嘉陵
关键词:聚氨酯预聚体氰酸酯树脂韧性介电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