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贝贝
-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双能量CT评估颈动脉支架最佳单能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支架内管腔的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DECT上行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40例CAS术后随访患者的资料(共51枚支架)。重建常规CT图像和40~190keV(间隔10keV)的16组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估,客观指标包括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噪声(N)。主观评估采用5级评分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SNR、CNR与能级水平的相关性。组间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常规CT图像与40~190keVVMI+图像的SNR、CNR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190keVVMI+能级水平与SNR、CNR呈负相关(SNR:r=-0.763,P<0.001;CNR:r=-0.696,P<0.001)。40keVVMI+图像的SNR和CNR均优于常规组和60~190 keVVMI+组(均P<0.05)。40~50keVVMI+的SNR和CNR优于常规组(均P<0.001)。在噪声值比较中,各组图像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keVVMI+的噪声与常规CT及各能级间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1),40~50keVVMI+的噪声高于常规组(均P<0.05)。在主观评分比较中,各组图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keVVMI+评分高于80~190keVVMI+组(均P<0.001),常规组与40~70keV VMI+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双能量CT40keV单能级图像是观察CAS术后支架内管腔的最佳单能级水平。
- 田家齐张进孙贝贝赵晓东尹丹妮郭鹏马伟伟林澍莘路伟钊周滟赵辉林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双能量CT
- 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磁共振特征的关系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应用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黑血成像(MR-BBI)技术,探讨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以及脑梗死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53名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卒中患者被分为高HbA1c组(≥6.5%)及低HbA1c组(<6.5%),所有的患者均在发病1周内完成颈动脉MR-BBI及头颅常规MRI,定量分析责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参数(管腔狭窄率、斑块负荷和成分)和相应供血区急性脑梗死(ACI)病灶分布及大小。结果与低HbA1c组患者比较,高HbA1c组患者具有更大的斑块负荷以及大坏死脂核斑块发生率。高HbA1c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发生以及坏死脂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3.71及7.08。在同时存在颈内动脉供血区ACI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HbA1c水平与ACI大小存在相关性。结论在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卒中患者中,高水平HbA1c与责任侧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尤其是大坏死脂核密切相关,可能有助于预测ACI的严重程度。
- 孙贝贝李晓刘晓晟赵锡海许建荣赵辉林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易损斑块急性脑梗死
- 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闭塞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评价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3D-MR-VWI)技术诊断颈动脉闭塞形态学特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纳入经超声诊断为颅外段颈动脉闭塞(CAO),并于1周内完成3D-MR-VWI和DSA检查的124例患者。评价3D-MR-VWI与DSA在诊断CAO类型和闭塞发生部位的一致性。结果3D-MR-VWI对于颈动脉完全闭塞及闭塞起始部位的诊断与DSA结果均有较高的一致性(Cohen’s κ=0.85,95%CI 0.71~0.94;Cohen’s κ=0.85,95%CI 0.71~0.97)。3DMR-VWI诊断颈动脉完全闭塞的敏感度为97.0%,特异度为86.7%,准确率为94.6%。结论3D-MR-VWI能够准确诊断CAO并判定闭塞的形态学特征,可为临床诊治颈动脉闭塞性病变提供参考。
- 张进孙贝贝李晓赵锡海许建荣赵辉林
-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脑血管造影术
- 基于医学影像的3D打印和4D计算机后处理辅助教学方法提高心血管系统教学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3D打印结合4D计算机后处理辅助教学方式,在心血管影像教学中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新教学法组(3D打印结合4D计算机后处理辅助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法组(仅采用传统案例教学方法),每组8名医生。选定心血管影像作为教学内容,由相同的教师授课。教学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学员在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技能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新教学法组在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技能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提示新教学法组学员在相同教学时间内更好地掌握了复杂心血管解剖和心血管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在教学效果评价上,新教学法组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4D计算机后处理辅助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心血管影像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 赵辉林孙贝贝所世腾冯琦周斌庄治国许建荣周滟
- 关键词:3D打印心血管系统临床教学医学影像
- Texture-Based Classification of Advance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n Multi-contrast Black-blood MRI at 3.0 Tesla:A Pilot Study
- 赵辉林所世腾孙贝贝李晓刘晓晟许建荣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特征与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与相应供血区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入组临床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心源性卒中,在发病一周内行颈动脉磁共振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和常规MRI[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评估症状侧颈动脉斑块负荷和成分特征以及颅内外动脉管腔狭窄度,根据DWI上梗死灶形态对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和体积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选1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8例(48.6%)为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是症状侧颈动脉斑块富脂质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3.3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3~8.43];在兼具富脂质核斑块的患者中,2型糖尿病组颈内动脉区域急性脑缺血病灶体积[(15.45±8.97)ml vs(9.09±8.64)ml,P=0.011]和大穿支动脉梗死发生率[34.0%vs 13.2%,P=0.02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颈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型糖尿病与症状侧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特征,尤其是富脂质核密切相关,且更易发生大穿支动脉的梗死,提示MR-VWI细致化分析结合糖尿病因素有助于临床对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分层和个体化诊治。
- 孙贝贝李晓刘晓晟赵锡海许建荣赵辉林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颈动脉斑块
- 术前颈动脉斑块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索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DCE-MRI)预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在术前1周内完成颈动脉血管壁磁共振成像(vessel wall MR imaging,VW-MRI)及DCE-MRI成像,应用颈动脉造影检查判断患者在术后第6个月是否发生再狭窄。评估DCE-MRI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再狭窄患者组Ktrans和vP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P=0.000,P=0.037),Ktrans可独立预测支架内再狭窄(OR=1.43,95%CI 1.17~1.56,P=0.012),最佳阈值为0.09 min-1(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7.5%)。结论·斑块内的炎症活动可能引起支架置入后的内膜过度增生;Ktrans可独立预测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有望成为预测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有效手段。
- 葛晓乾李晓赵辉林孙贝贝许建荣刘晓晟
- 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