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文月

作品数:11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中国经济
  • 2篇中国经济增长
  • 2篇经济结构
  • 2篇经济增长
  • 2篇经济增速
  • 2篇产业结构
  • 2篇产业结构变迁
  • 1篇动机
  • 1篇要素禀赋
  • 1篇要素禀赋结构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干预
  • 1篇政府治理
  • 1篇质量型
  • 1篇质量型增长
  • 1篇中国省域
  • 1篇省域
  • 1篇数量型
  • 1篇数量型增长
  • 1篇丝绸之路

机构

  • 1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1篇任保平
  • 11篇宋文月
  • 1篇郭立宏

传媒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改革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省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2019年
基于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分别对中国30个省域的创新驱动能力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并采用SYS-GMM模型分析企业的创新模式及政府的科技支持力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各省域的创新驱动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但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仍需优化,同时地区创新驱动能力差距有所扩大,东中部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显著优于西部地区。企业模仿创新能力对现阶段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较高,而有限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政府作为现阶段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对基础科学技术的支持对经济增长效率的贡献有限。
宋文月任保平
关键词:熵权法聚类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制约因素被引量:28
2015年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引起原有比较优势和增长红利的衰减,还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开发。新常态背景下自然资源、人口、技术以及资本等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变化,对此,需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作出判断。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由于增长速度的换挡,实际经济增长率会下降,但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依然有较大的空间,短期经济增长不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从长期看经济增长依然具有可供开发的经济增长潜力。新常态背景下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经济结构重构、增长动力重塑,来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制度、人力资本、技术和结构等方面制约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开发。因此,新常态背景下宏观政策的基调是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发挥供给政策和长期政策的作用,通过振兴实体经济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
任保平宋文月
关键词:要素禀赋结构经济增长潜力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产业政策的历史回顾与优化调整被引量:21
2018年
产业政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对产业技术、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又因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失效风险以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政府失灵阻碍产业升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府利用产业政策不断培育并积累高端要素、优化国内外市场环境,积极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但特惠性产业政策与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模式也造成了较大的政策实施成本,制约了产业升级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升级,需要政府通过调整产业政策措施、构建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体系以及进一步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等方式,保障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与价值链升级。
宋文月任保平
关键词:产业政策
政府治理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被引量:11
2020年
对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政府的治理模式选择对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综合反映产业间变迁与产业内变迁的多部门增长模型,比较了不同政府治理模式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差异,并采取门限面板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政府治理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政府治理的影响越强,各区域政府治理对结构变迁速度影响机制均有显著阶段转变。东部地区的政府更关注产业结构转型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则注重基于加速产业结构变迁下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因此,为释放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一轮结构红利,需要优化政府治理模式,构建以普惠性产业政策为核心政策体系,同时需通过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创建学习型社会,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新的制度红利。
宋文月任保平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迁政府治理
农户对农家店满意度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农村消费市场的角度,以陕西省榆林,商洛、安康、宝鸡、渭南、汉中、咸阳等七个地区的农村政策实施区域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的农家店的实施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商品情况是影响农户对农家店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农家店自身条件对其也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农家店的绩效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宋文月任保平
关键词:农家店满意度绩效分析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家意愿与策略选择被引量:5
2015年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国际战略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形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意愿。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意愿的基本逻辑是:外交是目标,多边政治关系是核心,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平台,文化是民心相通的导向。围绕这一意愿,现实的策略选择是构建周边外交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推进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扩大向西开放,完善全方位的地缘政治合作格局。把历史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文化教育交流。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意愿和现实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机制,加快西部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以丝路国家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民心相通"战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网时代。
郭立宏任保平宋文月
关键词:国家意愿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差异
改革开放40年来,地方政府通过诱致产业结构变迁,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经济增长,但并未引起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显著收敛.本文基于多部门模型,比较不同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演变的内在机理.采用空间...
宋文月任保平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迁政府干预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稳增长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7
2014年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当前增速出现明显放缓趋势,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成因在于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力消耗殆尽,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形成接续。未来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思路是从关注数量增加的"高速"增长转向质量型"中速"发展。路径选择是调整经济结构,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创新驱动;缓解短期内经济周期波动,避免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困境。
任保平宋文月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互动机制研究:1996—2016被引量:3
2018年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演进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机制。采用SYS-GMM估计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速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降低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因技术与制度协同反馈机制的弱化,对经济增长造成双重制约。因此,应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互促机制,以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宋文月任保平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速技术进步
我国城市雾霾天气形成与治理的经济机制探讨被引量:37
2014年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分析雾霾天气形成的经济机制,并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经济机制。
任保平宋文月
关键词: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