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想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基因
  • 2篇核基因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绿体基因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濒危
  • 1篇珍稀濒危植物
  • 1篇植物
  • 1篇中华水韭
  • 1篇LEAFY
  • 1篇LEAFY基...
  • 1篇濒危
  • 1篇濒危植物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作者

  • 2篇李小燕
  • 2篇李想
  • 2篇周亚东
  • 1篇刘星

传媒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台湾水韭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
2017年
利用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对台湾水韭(Isoetes taiwanensis Devol)2个居群2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台湾水韭的保育提出了建议。核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2个居群共存在1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842,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15,居群间基因流N_m为4.26,居群间分化系数G_(st)值为0.05543;叶绿体DNA的检测结果显示,单倍型数目为6,单倍型多样性为0.6211,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26。其中台北居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比金门居群高。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AMOVA分析显示,居群内的遗传差异远高于居群间。台湾水韭的核苷酸多样性相对其他水韭属植物较低,可能与台湾水韭的染色体倍型以及狭域分布有关。居群结构的形成可能和基因流以及奠基者效应有关。宜采用原地和迁地保护的方法对居群进行保护。
李想周亚东黄钰倩李小燕刘星
基于核基因LEAFY的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华水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核基因LEAFY第二个内含子片段对中国现存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华水韭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现存中华水韭7个自然居群共105个样本中存在7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_d)为0.989,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21,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72%),且存在较高的基因流(N_m=0.59)。同时,居群遗传学分析结果发现中华水韭居群不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格局(G_(ST)>N_(ST));Mantel检验中Rxy值为-0.286,P(rxy-rand≥rxy-data)值为0.370,表明居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处于海拔较高位置的2个居群与其它5个居群遗传关系较远;中性检验(Taijima's D、Fu&Li's D*和F*)检测结果均为负值,基于稳定模型的失配分布检测显示为多峰。根据中华水韭居群的地理位置,推测中华水韭的遗传结构可能与水系、海拔分布及其杂交后代多倍化的物种形成过程相关。
黄钰倩李想周亚东李小燕刘星
关键词:中华水韭LEAFY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