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煜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代际流动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流动
  • 2篇公平
  • 2篇公平感
  • 1篇移民
  • 1篇怨恨
  • 1篇社会不平等
  • 1篇社会结构
  • 1篇社会结构变迁
  • 1篇社会资源
  • 1篇社会资源分配
  • 1篇社区统战
  • 1篇社区统战工作
  • 1篇受挫
  • 1篇统战
  • 1篇统战工作
  • 1篇排斥
  • 1篇外来人
  • 1篇外来人口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7篇李煜
  • 2篇朱妍
  • 1篇康岚

传媒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社会主...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代际社会流动:分析框架与现实
2019年
与分层研究更注重静态结构描述不同,社会流动更关心的是社会成员与结构位置的动态匹配过程和变动关系。广义的社会流动,包括了代际流动、代内流动和地域间的流动,而狭义的社会流动通常就是指代际流动,即代际间的社会结构位置的变动,分析的目标是描绘和解释上一代的社会不平等在多大程度上、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
李煜
关键词:代际流动社会不平等
职业群体微观公平感的形成机制
2017年
研究者认为,分配公平感反映了民众对社会资源分配状况的评价和态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维度就是微观分配公平感,即人们如何看待自身的收入所得是否公平合理。研究微观公平感的学者沿着以下两种思路展开,并形成理论对话。第一类理论基于“既得利益原则”,通常被称为“结构决定论”。第二类理论是公平感的“参照比较原则”,这一原则对结构决定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公平感是相对比较的结果。
李煜朱妍
关键词:公平合理社会资源分配公平感既得利益
微观公平感的形成机制:基于职业群体的双重比较理论被引量:11
2017年
微观公平感指的是人们评价自己的收入所得是否公平合理。既有研究提出了"参照群体理论",认为人们会参照他人来形成对自己收入是否公平的判断,却未能澄清人们如何选择参照群体,以及相应的微观公平感形成机制。本文基于新涂尔干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职业群体参照理论",强调"职业"构成了群内与群际比较的参照边界。具体而言,人们通过双重比较过程形成自己的微观公平感判断,一方面将自己与同职业的其他从业者进行比较,形成"个体利益受损与否"的判断;另一方面则会将本职业群体与其他职业群体进行比较,形成"群体利益受损与否"的判断,进而整合为个体的微观公平感认知。而且,当人们判断个体利益与本职业群体利益均受损时,会产生加乘效应,加剧恶化人们的微观公平感。
李煜朱妍
利益威胁、文化排斥与受挫怨恨——新“土客”关系下的移民排斥被引量:12
2017年
新城市化下外来移民大量聚集于大都市,引发新"土客"矛盾。本文借鉴西方移民态度理论,以上海随机调查样本分析了城市居民的移民态度状况、群体差异和成因。结果发现,基于文化认同的排斥稳健而强烈,但以客观社会经济结构壁垒测量的现实利益威胁假说未得到验证。分析表明,过去和未来的利益和状况的主观判断成为影响本地居民移民态度的关键:对于新移民一代(有或无本地户籍),移民排斥主要源于其对未来生活状况的预期,而本地人的排斥受到其过去改革进程中利益受损评估的影响。文章据此提出本地人移民态度形成的"受挫怨恨"假说,在时间维度上进一步拓展了"悲观预期"假设,并呼吁加强对本地居民的移民接纳研究。
李煜
关键词:外来人口
代际社会流动:分析框架与现实被引量:15
2019年
本文通过梳理代际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区分了流动数量和质量两个分析维度,描述了其各自的影响因素及意义,强调社会流动不能只看规模和数量,还需要重视能削弱社会不平等的质量维度,有质有量的社会流动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开放性。文章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代际流动变迁的基本状况,认为当前社会流动的特征在于从机会少但长距离的"高铁模式"向机会多但距离短的"地铁模式"转变。作者最后建议以群体流动等若干议题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李煜
关键词:代际流动流动率社会结构变迁
个体化赋权:特大城市中新“土客”关系的调适路径被引量:7
2016年
城镇化浪潮对中国基于户籍的属地化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在大城市引发了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新"土客"之争。本文认为土客矛盾的本质是一个利益协调和公共资源再配置的问题,以简单的"公民权"宣示无益于问题的真正解决。本研究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呈现"土客"双方民意诉求,探索化解特大城市土客矛盾的现实路径。文章区分了"土客"双方对市民权性质三种不同类型的理解,分析户籍人口对外来人口人群接纳的"极化"特征,提出在特大城市承载力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外来人口吸纳应采取不同人群"差异化接纳"和权益领域"差别化开放"的个体化赋权路径,以逐步实现社会权益的均等化。
李煜康岚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
新形势下推进社区统战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以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为例
2016年
社区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领域,是社区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统战工作,是当前社区党的工作需要着重破解的课题。本文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针对统战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和推进的新趋势,结合上海新近的街道体制改革,以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统战工作为典型案例开展调研,旨在尝试突破意识藩篱,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特点和规律的社区统战工作新路。就内容结构而言,本文对社区统战工作的基本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辩证分析研究,并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社区统战工作的若干可行性对策建议。
黄浦区社会主义学院李煜
关键词:社区统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