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慧敏

作品数:2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锰渣
  • 7篇电解
  • 7篇电解锰渣
  • 4篇生物碳
  • 4篇无害化
  • 3篇电解锰
  • 3篇叶面
  • 3篇玉米秸
  • 3篇玉米秸秆
  • 3篇沙化土
  • 3篇沙化土壤
  • 3篇水处理
  • 3篇土壤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无害化处置
  • 3篇秸秆
  • 3篇废水
  • 3篇
  • 2篇堆存

机构

  • 23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云南开发规划...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23篇杨慧敏
  • 11篇李云桂
  • 9篇陈梦君
  • 7篇武彩霞
  • 6篇夏焜
  • 4篇魏良
  • 4篇罗湘
  • 3篇徐中慧
  • 3篇谭道永
  • 3篇张志贵
  • 3篇黄胜
  • 3篇廖阳
  • 2篇王彬
  • 1篇邓亚玲
  • 1篇张清东
  • 1篇刘仁龙
  • 1篇王亚举
  • 1篇李富程
  • 1篇赵翔
  • 1篇杨勇

传媒

  • 2篇化工进展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生态净化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净化槽,包括沉淀分离槽、脱氮槽、曝气槽、生态除磷槽、生态净化床和人工基质,所述预脱氮槽内部设有厌氧微生物填料,所述曝气槽内部设有好氧微生物填料,所述生态除磷槽内部设有除磷填料,所述出水口设于生态除...
李云桂武彩霞杨慧敏夏焜
铵盐体系电解锰渣中石膏的转变规律被引量:4
2022年
电解锰渣已成为阻碍电解锰行业发展的瓶颈,其中锰渣含有的大量石膏是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针对锰渣中石膏浸出问题,本文研究了NH_(4)HCO_(3)和NH_(4)Cl用量、浸出初始pH、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对锰渣中石膏转变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锰渣与NH_(4)HCO_(3)和NH_(4)Cl之间的质量比为20∶8∶1.5、固液比为1∶5、浸出初始pH为7.5、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120min时,石膏的浸出率达到90.0%;浸出锰渣主要物相含有CaCO_(3)、SiO_(2)、Ca_(2)Mn_(2)(OH)_(4)Si_(4)O_(11)·2H_(2)O、Mg_(5.0)Al_(6)Fe_(4)Si_(2.5)Al_(1.5)O_(10)(OH)_(8)以及KAl_(3)Si_(3)O_(10)(OH)_(2)等,其中浸出锰渣中MnO含量由未浸出前的7.45%提高到14.71%。转变规律表明,NH_(4)HCO_(3)与锰渣中的石膏反应转变成(NH_(4))_(2)SO_(4)和CaCO_(3),而NH_(4)Cl作为盐试剂可进一步促进石膏的溶解,从而提高石膏的浸出率。
曾一凡舒建成杨慧敏赵志胜陈梦君杨勇刘仁龙
关键词:电解锰渣石膏工业固废
一种利用富铁锰渣制备草酸锰铁复合氧化物去除废水中Cr(Ⅵ)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富铁锰渣制备草酸锰铁复合氧化物去除废水中Cr(Ⅵ)的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将压滤车间刚排放的富铁锰渣输送到浆化混合槽中,随后向浆化混合槽中加入设定比例的水和硫酸,待混合均匀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
舒建成杨慧敏魏良陈梦君李勇政陈佳明黄银黄荣李子寒
玉米秸秆生物碳对Sr的吸附特征
生物碳因其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1],对核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2],但粒径对生物碳处理核废液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采用限氧裂解法于350℃ 制备不同粒径的生物碳(BC-9.3...
杨慧敏李云桂武彩霞魏良
秸秆生物炭添加对川西北沙化土壤吸附双酚A的影响研究
双酚A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易在自然环境中积累,其具有的生物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危害日益突出。生物炭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功能材料,对污染物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中污染物的控制。针对土壤沙化与土壤污染...
杨慧敏
关键词:生物炭沙化土壤双酚A
文献传递
粒径和温度对玉米秸秆生物碳吸附锶的耦合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在350℃下采用限氧裂解法制备了4种粒径的生物碳(BC-9.31、BC-20.26、BC-71.07、BC-101.90,数字代表样品的中值径,单位μm),对比研究了15℃、25℃、35℃、45℃下生物碳对锶的吸附行为,旨在阐明生物碳粒径和溶液温度对生物碳吸附锶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碳粒径和溶液温度对等温吸附曲线的基本特征影响较小,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吸附过程(R2=0.915~0.997,N=0.513~0.745);生物碳吸附锶是以熵驱动为主的物理吸附过程,熵变ΔS为75.66~99.43 J/(mol·K),焓变ΔH为18.18~25.84 k J/mol;生物碳对锶的吸附性能大体与溶液温度呈正相关,与颗粒粒径呈负相关,同时颗粒粒径与溶液温度存在耦合影响;生物碳粒径越小,锶吸附过程受温度影响越小;温度越高,锶吸附受粒径影响越小。
李云桂杨慧敏武彩霞王彬张志贵夏焜罗湘孙权魏良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生物碳玉米秸秆温度颗粒粒径
利用同位素技术和植物角质层识别和跟踪历史环境问题
植物角质层具有较强的抗蚀能力,是研究古环境和古植物的重要窗口.植物角质层也是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的重要载体,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利用同位素技术,可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与时间尺...
李云桂武彩霞黄胜杨慧敏罗湘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同位素
红叶石楠叶面角质层组分对Cs的吸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为准确预测放射性核素在植物叶面的吸附行为,用化学方法(脱蜡,皂化,酸解)分离得到角质层(PHC1),脱蜡角质层(PHC2),脱蜡-脱角质角质层(PHC3),脱蜡-脱角质-脱糖角质层(PHC4)以及蜡质等红叶石楠叶面角质层组分,研究了角质层组分对Cs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叶片角质层由16.63%蜡质,63.41%角质,12.86%多糖,7.10%角碳组成.PHC1、PHC2、PHC3、PHC4各组分对Cs的吸附30min即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73、1.92、4.67和0.58mg/g.角质层组分的饱和吸附量与其极性和芳香性指数具有显著的二元线性正相关性,其中极性指数对核素吸附具有更高权重的影响.糖类和角质是叶面角质层吸附核素的主要介质,各角质层组分吸附Cs贡献率分别为:糖类(51.45%)>角质(38.73%)>>蜡质(7.51%)>角碳(2.31%).竞争离子的存在能显著降低叶面对核素的吸附作用:随着Na离子浓度的增加,叶面角质层对Cs的吸附性能逐渐下降,当Na和Cs摩尔浓度比为100:1时,红叶石楠叶面角质层的吸附量仅为对照的6%.
李云桂夏焜廖阳杨慧敏武彩霞覃馨莹
关键词:离子浓度
红叶石楠气孔开启度与核素Sr叶面吸收的相关性研究
植物吸收是放射性核素在食物链中传递和富集的源头,也是人类和动物暴露核素的重要途径[1,2].以双子叶乔木红叶石楠叶片为代表,用脱落酸(ABA)和激动素(KT)调节气孔的开闭,探讨核素Sr 的气孔吸收作用及叶面核素吸收对气...
武彩霞李云桂廖阳杨慧敏黄胜
川西北沙化土壤对镉和丁草胺的吸附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了川西北4种受试土壤对镉和丁草胺的吸附行为,探讨沙化后对镉和丁草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土壤对镉和丁草胺的吸附分别在30 min和24 h内达到吸附平衡。与未沙化土壤相比,轻度和中度沙化土壤对镉的吸附速率分别下降1. 5%和18%,饱和吸附量分别降低83. 5%和91. 8%;丁草胺的吸附速率分别下降23%和43%,丁草胺的吸附系数分别下降79. 7%和88. 4%。镉的饱和吸附量和丁草胺的吸附系数都与土壤有机质含量(SOM)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表明SOM是土壤吸附镉和丁草胺的主要介质。沙化后,初始浓度增加,镉的有机质标化吸附量逐渐增大,丁草胺的有机质标化吸附系数基本未发生变化。
李云桂罗湘罗湘杨慧敏武彩霞
关键词:沙化土壤丁草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