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白鲜皮联合紫草油治疗大鼠急性湿疹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研究白鲜皮联合紫草油治疗大鼠急性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鲜皮组、紫草油组、白鲜皮联合紫草油组,空白组除外,其余组均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急性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次/d,连续12 d,EASI评分,处死大鼠,采样。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IFN-γ、IL-4、IL-31、LTB4、LTC4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皮肤组织CysLTR1、CysLTR2表达;WB检测皮肤组织FLG、PAR-2、TRPV1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病理损伤及EASI评分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联合用药组病理损伤及EASI评分明显减轻;仅联合用药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促炎因子IL-4、IL-31及PAR-2/TRPV1通路因子PAR-2、TRPV1水平(P<0.05)。结论:白鲜皮联合紫草油发挥治疗急性湿疹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因子及PAR-2/TRPV1信号通路,达到对湿疹的治疗作用。
- 杨旭翁雅芳罗模桂汪瑜刘官智
- 关键词:急性湿疹白鲜皮紫草油联合用药
- 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OX-2/PGE2/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坏死COX-2/PGE2/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阿托伐他汀组(C)、葛根素组(D)、联合用药组(E)。每组10只,A组不做处理,其余4组均利用LPS联合甲泼尼龙造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的同时C、D、E组分别灌胃阿托伐他汀、葛根素、联合用药治疗,每天1次,连续8周后处死,采样待检。ELISA检测血清PGE2、TXB2、TGF-β1含量;RT-PCR检测股骨头组织BMP-2、COX-2、TGF-β1、VEGF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股骨头组织cAMP、PGE2蛋白含量;HE染色考察大鼠股骨头坏死情况;TUN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明显提高血清TGF-β1含量、股骨头组织BMP-2、TGF-β1、VEGF mRNA表达(P<0.01),明显降低血清PGE2、TXB2含量以及股骨头组织COX-2 mRNA表达及cAMP、PGE2蛋白含量(P<0.05,P<0.01),改善股骨头坏死及降低股骨头细胞凋亡指数。结论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有效抑制COX-2/PGE2/cAMP信号通路,减轻股骨头的坏死程度。
- 汪瑜罗梅懿黄歆熊德建杨云戟宋永丹杨旭陈维永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葛根素阿托伐他汀钙
- 探究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2021年
-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行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诊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诊治的1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按照抛硬币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n=68例)。单一组用单一药物(西替利嗪)治疗,联合组用联合用药(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65例(95.59%),与单一组58例(85.29%)相比更好;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例(2.94%),与单一组11例(16.18%)比较更低,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行替利嗪+复方甘草酸苷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良好。
- 杨旭翁雅芳刘官智
- 关键词: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苷慢性荨麻疹
- 泛发性体癣与体(股)癣患者致病相关因素比较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比较泛发性体癣与体(股)癣患者致病因素的不同。方法:收集我科37例泛发性体癣患者及35例局限性体(股)癣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泛发性体癣患者的平均病程(584.92±132.52)天,共鉴定出四种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32例患者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史,14例患者患有基础疾病。局限性体(股)癣患者35例,平均病程(67.37±14.54)天,共鉴定出三种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5例有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史,3例患者患有基础疾病。两组患者在病程、糖皮质激素使用及基础疾病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肤癣菌种无差异。结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基础疾病可能为泛发性体癣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
- 朱仁衡雷田兵刘官智杨旭
- 关键词:泛发性体癣股癣
- 肥胖的雄激素性脱发男性血清性激素及脂肪因子的相关性探究
- 2021年
- 探讨肥胖的雄激素性脱发男性血清性激素及脂肪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肥胖的雄激素性脱发男性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男性60例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睾酮、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素、脂联素、瘦素)。结果:超重组、肥胖组患者T、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超重组、肥胖组E2、内脏脂肪素、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肥胖组各项指标与超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男性血清性激素及脂肪因子水平与体脂分布相关,且肥胖是男性睾酮下降的重要原因。
- 温旭红杨旭刘官智
- 关键词:性激素脂肪因子
- 自贡地区938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sIgE抗体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938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过敏原体外试剂检测938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 E。结果 938例患者总Ig E阳性850例;过敏原特异性Ig E阳性410例,吸入组阳性327例,食入组阳性123例;1项阳性者52例(12.69%),2项阳性者67例(16.35%),3项阳性者117例(28.54%),4项阳性者83例(20.25%),5项阳性者47例(11.46%),6项阳性者24例(5.86%),7项阳性者8例(1.95%),8项及8项以上阳性者12例(2.92%)。结论同一患者存在对多种食物及吸入物过敏的现象;部分患者对自身代谢产物过敏;吸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并与季节有相关性。
- 罗模桂谭敏杨旭兰绮
- 关键词:变应性皮肤病变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