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旭东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稻
  • 3篇性状
  • 2篇代换系
  • 2篇穗部
  • 2篇穗部性状
  • 2篇突变体
  • 2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片段代...
  • 2篇QTL定位
  • 1篇遗传力
  • 1篇三系不育系
  • 1篇水稻染色体
  • 1篇水稻三系不育...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配合力
  • 1篇主要农艺性状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定位

机构

  • 5篇贵州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篇查仁明
  • 5篇罗洪发
  • 5篇杨旭东
  • 3篇赵福胜
  • 2篇赵芳明
  • 2篇江燕
  • 2篇赵久云

传媒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稻窄叶突变体Narrow leaf11(nal11)的基因定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定位和分析水稻窄叶突变体基因,为水稻叶片发育调控及株型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泸恢17,获得稳定的窄叶突变体(Narrow leaf 11,nal11),调查其与野生型泸恢17抽穗期功能叶的长和宽、分蘖数及成熟期株高。对nal11和绵恢727正反交获得的F2代进行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结果】nal11抽穗期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宽度与野生型泸恢17存在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差异,分别为野生型泸恢17的60.7%、57.9%和75.8%,但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nal11株高为野生型泸恢17的90.3%,存在显著差异;nal11分蘖数极显著增加,为野生型的150.0%。nal11和绵恢727正反交后,F1代均表现正常叶宽,F2代叶宽发生性状分离,正常叶宽与窄叶植株数比例经χ2检验均符合3∶1,表明nal11是受核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利用SSR标记将nal11定位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RM7290和RM16720标记之间约322 kb范围内,其与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均为0.8 c M,覆盖了32.236 kb的物理区域,在定位区域内有5个注释基因,即Os04g26834、Os04g26850、Os04g26870、Os04g26880和Os04g26841,其序列与前人克隆的窄叶基因无重复。【结论】获得一个新的水稻窄叶突变体(nal11),其窄叶性状由1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定位于水稻第4号染色体RM7290和RM16720标记之间,对功能叶、株高和分蘖数的表型有明显影响。
赵久云罗洪发江燕杨旭东查仁明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5个新选水稻三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明确新不育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为其优势组合选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5个新选三系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50个杂交组合,分析株高、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8个农艺性状配合力,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下同),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等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118A的株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34A的穗长和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41A的每穗总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不同不育系对其配制的F1代性状表型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组合是118A×SR498、141A×蜀恢527和134A×华占,均在0.0060以上。不育系在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等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明显高于恢复系,其对F1代的该性状表现起主要作用。【结论】118A、134A和914A是较理想的不育系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18A×SR498、141A×蜀恢527和134A×华占为苗头组合,可参加预试。
潘清洁赵福胜罗洪发张治海杨旭东查仁明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的鉴定及穗部性状QTL定位
2020年
对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进行染色体代换片段鉴定,并用以日本晴为背景亲本、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5为供体亲本杂交构建的次级F2群体定位水稻穗部性状QTL,以期发现新的穗部性状QTL。结果发现,Z745共含有17个代换片段,分布于第1、3—8、10和12染色体,代换片段总长度为26.1 Mb,平均代换长度为1.54 Mb;Z745的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粒数均极显著高于日本晴;鉴定出21个穗部性状QTL,分布于其中9个代换片段上,位于第1、3—5、7—8、10和12共8条染色体上,其中,穗长QTL 4个(1、4和7染色体)、一次枝梗数QTL 4个(1、5、7和8染色体)、二次枝梗数QTL 6个(1、7、10和12染色体)、穗粒数QTL 7个(1、3、7、8、10染色体)。定位到的穗长QTL(qPL7-1、qPL7-2)、二次枝梗数QTL(qNSB7-1)和穗粒数QTL(qSPP1-1)已被报道,其余穗部性状QTL尚未报道。
张治海赵芳明罗洪发赵福胜潘清洁杨旭东查仁明
关键词:QTL定位穗部性状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水稻
基于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穗部性状QTL定位被引量:3
2020年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直接相关,筛选控制水稻穗部性状的基因对于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日本晴为母本,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1347为父本构建F_2群体,用SSR标记对穗长、二次枝梗数等穗部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Z1347的穗长和二次枝梗数均显著高于日本晴,但两者的一次枝梗数无差异;SSR标记检测出5个QTL,其分布于水稻第1、6、7和11染色体上,其中与穗长相关的qPL1、qPL6、qPL7和qPL11等4个QTL,分别与RM5389、RM2126、RM6063和RM457连锁,与二次枝梗数相关的QTL (qNSB7)与RM6063连锁。5个QTL中,qPL11和qNSB7可能为新的位点,可在后续试验中加强其遗传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杨旭东赵芳明罗洪发赵福胜潘清洁张治海查仁明
关键词:QTL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穗部性状水稻
水稻窄叶突变体nal 11的遗传分析
2017年
窄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为其基因定位和水稻株型育种提供参考。经甲基磺酸乙酯诱导泸恢17获得的窄叶突变体(nal 11),分别与绵恢727、R30和辐恢838等3个亲本正反交,构建F2群体,考察抽穗期nal 11和绵恢727功能叶的叶宽和叶长,并进行nal 11遗传分析。结果表明:nal 11剑叶长度比杂交亲本绵恢727略短,差异显著,其倒二叶和倒三叶长度则与亲本无差异;该突变体3片功能叶宽度分别仅为绵恢727的63%、61%和79%,明显窄;该突变体与3个杂交亲本正反交,F_1叶片均表现正常宽度,6个F2群体均发生性状分离,正常和窄叶植株比例均符合3:1,说明nal 11是细胞核单基因隐性突变,研究结果为其定位奠定基础。
赵久云罗洪发杨旭东江燕查仁明
关键词: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