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海南岛全新世海岸演化过程与沉积记录被引量:10
- 2016年
- 本文在总结海南岛海岸全新世环境演化及其沉积记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海岸沉积的过程与产物关系,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和基础研究建议.全新世时期,海南岛海岸及邻近海域形成了多样化的沉积体系,如砂质海滩沉积、海湾潟湖泥质沉积、珊瑚礁生物沉积、红树林湿地沉积、火山灰沉积、陆架与陆坡沉积等.由于陆源沉积物供给相对较少、潮汐作用较弱,海南岛海岸在全新世高海面之后的较长时期内形成了海洋动力作用信号较弱的“混杂堆积”,只是到2000a B.P.之后才形成了在海洋作用主导和频繁台风事件的共同影响下的典型海岸和陆架沉积.通过分析多种现代过程,如全新世海面变化、河流入海通量变化、波浪与台风作用、海岸带涌升、潮汐汊道均衡态过程、海岸带人类活动等,可望以正演方式重现全新世沉积的形成、时空分布、规模及未来演化趋势.为有效提取海南岛全新世沉积体系蕴含的丰富信息,以便应用于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研究,除获取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年代等指标或参数外,还应结合海洋沉积动力过程研究,获得沉积记录形成时的物质来源及输运、组分含量或总量特征值、台风事件强度-频率关系、地貌演化等相关过程和机理信息.
- 高抒周亮李高聪王丹丹杨阳戴晨韩卓尘王辉屠佳雨杨保明
- 关键词:海岸地貌沉积物分布
- 海南岛东南部海湾350年古风暴事件沉积与历史文献记录对比被引量:16
- 2015年
- 本项研究试图从沉积记录中分析古风暴事件的时间序列。以海南岛东南部黎安潟湖和新村潟湖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选取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参数建立台风事件的鉴别指标,同时利用放射性核素210Pb计年确定沉积物柱状样的年代序列,对海南岛东南部的古风暴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柱状岩心的粒度指标、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清晰地记录了海南省东南部过去350年期间的35次特大风暴潮事件,与历史文献资料对比良好。基于历史文献和沉积记录的风暴潮事件恢复了近350年来的风暴活动历史,发现海南省东南部特大风暴事件频数与厄尔尼诺强度有显著关系,同时还可能受到太平洋涛动和太阳黑子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恢复海岸带地区长时间尺度高分辨率的古风暴记录,为探讨全新世以来古风暴活动的气候响应机制提供了有效信息。
- 周亮高抒杨阳赵秧秧韩卓尘王丹丹贾培宏殷勇
-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烧失量
- 海南岛东南部海湾潟湖沉积和碳埋藏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选择海南岛东南部热带小型海湾为研究区,探讨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海岸碳埋藏的贡献,以及小流域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对极端风暴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对来自海南岛东南部黎安和新村潟湖的柱状祥和表层底质样品,在室内进行了粒度、有机碳、无机碳和210pb年代指标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新村潟湖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均较高于黎安潟湖,新村潟湖有机碳埋藏速率(9× 105 kg/a)为黎安潟湖有机碳埋藏速率(3× 105kg/a)的3倍.珊瑚礁生态系统对于这两个潟湖碳埋藏具有重要贡献.新村潟湖柱样岩芯XC-06无机碳含量在1980~2000年期间存在急剧锐减的趋势,可能与同期该地养殖和过度捕捞致使珊瑚礁生长受限有关.根据沉积物物质守恒原理和沉积物来源分析,海南岛频繁的台风风暴事件对于新村和黎安潟湖沉积的实际贡献远大于总量的1/3.在未来人类活动和台风活动呈现上升态势背景下,该地区碳埋藏量将进一步发生变化.海南岛小流域海湾、潟湖碳埋藏量可以达到108~ 109kg/a量级,接近于海南近陆架有机碳通量(2× 109 kg/a),表明海湾潟湖对于本区浅海碳埋藏具有重要贡献.
- 周亮高抒杨阳高建华李高聪葛晨东贾培宏董婷婷
- 关键词:台风珊瑚礁
- 基于Canny算子的海南陵水双潟湖岸线提取技术被引量:4
- 2016年
- 遥感影像海岸线提取是研究长周期海岸动力地貌演化的有效技术手段.本研究以海南陵水新村、黎安双潟湖海岸为研究区,在中值滤波、图像分割等图像处理技术基础上,采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对Landsat OLI遥感影像进行瞬时水边线提取,并结合岸线类型和潮位数据进行潮位校正,获得准确海岸线.利用多时段岸线的距离偏差对岸线提取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Canny算子结合潮位校正是一种可行的遥感影像海岸线提取方法,尤其是对于植被覆盖影响较小的海岸区域.
- 顾智贾培宏李功成徐伟杨阳周亮
- 关键词:CANNY算子
- 潟湖的悬沙输运特征与机制分析:以海南岛新村、黎安港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根据2013年8月在海南岛新村和黎安港潟湖定点站位进行的水位、流速和悬沙浓度的全潮测量数据,分析了双湖的流速结构和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利用机制分解法研究湾内悬沙输运特征和机制,并探讨了双湖沉积动力过程与地貌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村、黎安港海域受不规则全日潮控制,潮流为往复流,落潮流略强于涨潮流;本区悬沙浓度较低,且变化不大,属于低悬沙浓度、弱潮流作用的沙坝潟湖海岸.通量分解结果显示,欧拉余流和潮汐捕捉效应是此海域悬沙输运的主要贡献项;其中,新村港的悬沙输运以欧拉余流输运为主,黎安港以潮汐捕捉效应和重力环流作用占优,两湖悬沙均有向外海输运的趋势.
- 王丹汪亚平杨旸高建华杨阳
- 关键词:沉积物输运悬沙浓度
- 海南岛东南部新村港和黎安港潮汐特征及潮汐汊道P-A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以2013年8月实测的水位和流速资料为依据,基于调和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海南岛东南部新村港和黎安港潟湖的潮汐和潮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探讨了潮汐汊道的P-A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双湖附近海域潮汐以全日分潮01和K1为主,半日分潮M2次之,浅水分潮亦较显著,属于非正规的全日混合潮;调和常数反演的潮位与实测潮位基本吻合,表明潟湖水位主要受潮汐控制.此外,双湖均存在潮高日不等和涨落潮历时不等的现象,涨潮历时略大于落潮历时.新村港平均高潮位0.65m,较黎安港高0.15m;平均低潮位-0.28m,较黎安港低0.06m.新村港平均潮差0.50m,最大可能潮差1.63m;黎安港平均潮差0.36m,最大可能潮差1.22m;双湖平均潮差相差0.14m,而最大可能潮差相差较大,约0.41m.新村港平均潮差由口门向湾内有增大的趋势,而黎安港却恰好相反.实测和模拟结果显示新村港和黎安港潟湖潮流分布格局类似,都呈现出口门流速较大,潟湖内部区域流速较小(小于0.1 m/s)的分布规律,且落潮流略强于涨潮流.新村港和黎安港的P-A值与华南海岸潮汐汊道P-A关系回归线吻合较好,其中黎安港P-A值基本在华南海岸P-A关系回归线上,而新村港略微有点偏离,这说明新村港和黎安港潮汐汊道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 杨阳高抒周亮韩卓尘朱冬王韫玮赵秧秧汪亚平贾培宏
- 关键词:潮汐观测潮汐汊道
- 海南新村港潟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33
- 2016年
- 对2013年8月在海南新村港潟湖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区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沉积物类型,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水动力和水深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现代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4种类型,以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分别分布在潟湖中部和近岸浅水区域。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较大(0~8.0Ф),均值为4.6Ф,沉积物随水深增大而逐渐变细;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砂(平均含量43%)和粉砂(平均含量为52%)为主,黏土含量较少,平均含量为5%。聚类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平均粒径均大于5.5Ф,均值为6.8Ф;而第二组平均粒径均小于3.5Ф,均值为2.2Ф。此外,平均粒径与分选、偏态和峰态系数之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相关关系。研究区大潮和小潮期间的均方根流速(RMSV)均值是7.5和6.9cm/s,标准偏差分别是15.3和14.9cm/s。当RMSV大于4cm/s,RMSV与极细砂(63~125μm)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RMSV决定了潟湖沉积物中极细砂含量。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峰态和分选系数是对沉积环境最为敏感的粒度参数组合,同时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水动力和水深数据,将研究区沉积环境划分为3类。这样划分充分考虑了水动力、物源、地形及其相互作用,更能有效地揭示沉积环境的差异,尤其体现了适宜的粒度参数组合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水动力数据在沉积环境划分中的重要性。
- 杨阳高抒周亮王韫玮李高聪汪亚平贾培宏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沉积环境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