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美娟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小孢子发生
  • 1篇大孢子
  • 1篇大孢子发生
  • 1篇新资料
  • 1篇雄配子
  • 1篇雄配子体
  • 1篇雄配子体发育
  • 1篇野生
  • 1篇叶表皮
  • 1篇叶表皮微形态
  • 1篇叶表皮微形态...
  • 1篇栽培
  • 1篇栽培驯化
  • 1篇植物
  • 1篇配子
  • 1篇配子体
  • 1篇配子体发育
  • 1篇萜类
  • 1篇孢子
  • 1篇孢子发生

机构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郑宝江
  • 4篇王美娟
  • 2篇张一凡
  • 1篇周繇
  • 1篇徐启江
  • 1篇赵敏
  • 1篇王海竹

传媒

  • 2篇植物研究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被子植物新资料被引量:4
2016年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东缘,地域辽阔,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是我国北方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演变发展的重要地区。该研究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及资料分析,报道了东北地区2种新分布植物,分别是野生堇菜(Viola arvensis)、线叶毛膏菜(Drosera anglica)。野生堇菜为东北地区新归化种,分布于哈尔滨市帽儿山,该种在我国台湾地区有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亚洲西南部和欧洲;线叶毛膏菜为中国新记录种,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区。该属在东北地区还有1种,即圆叶茅膏菜(D.rotundifolia)。两者的主要区别:前者叶为线状匙形,花柱3,每个花柱2分裂至中部;后者叶片近圆形,花柱3,每个花柱深裂至基部。凭证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植物标本室(NEFI)。这些新资料种的发现,对于丰富东北地区植物种类及对本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郑宝江张一凡王美娟周繇
关苍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8年
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抗菌、抗炎、祛风寒的作用。关苍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也是朝鲜民族的传统药材。对关苍术的植物形态、分类、药材性状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栽培技术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关苍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合理开发传统中药,可持续利用关苍术资源提供参考。
赵千里王美娟赵敏郑宝江
关键词:关苍术倍半萜类抗菌抗炎栽培驯化
东北茶藨子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东北茶藨子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1)每朵花包含5个雄蕊,每个花药包含四个药室,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是同时型,四分小孢子包括正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发育完善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2)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从外而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2层中层、绒毡层,共五层结构,绒毡层为腺质型;(3)胚囊发育为典型的蓼型,子房1室,胚珠倒生多数,双珠被,厚珠心,线性四分大孢子;(4)花粉发育的不同阶段均有异常现象,导致花粉败育。
郑宝江张一凡王美娟王海竹徐启江
关键词:大孢子发生小孢子发生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12种茶藨子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茶藨子属7个亚属12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分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两种类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浅波形、深波形;叶表皮角质层多为光滑或较光滑,少有脊状纹饰或乳突状凸起;表皮毛分为单毛和腺毛;黑果茶藨子、水葡萄、臭茶藨子的叶表面均分布不同密度的盾状腺毛,支持将臭茶藨子系划分为臭茶藨子亚属;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数种类的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茶藨子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为属内亚属划分及种间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王美娟赵千里李芯妍郑宝江
关键词:茶藨子属叶表皮分类学微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