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引流
  • 5篇负压
  • 5篇负压引流
  • 4篇封闭式负压
  • 4篇封闭式负压引...
  • 4篇闭式
  • 4篇闭式负压引流
  • 3篇伽玛刀
  • 3篇外科
  • 3篇脑转移
  • 3篇溃疡
  • 3篇骨髓
  • 3篇肺癌
  • 3篇肺癌脑转移
  • 3篇创面
  • 2篇序贯
  • 2篇序贯治疗
  • 2篇异常综合征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因素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王超
  • 9篇张基勋
  • 9篇刘磊
  • 9篇刘振中
  • 8篇王魏
  • 8篇姜笃银
  • 8篇王晓川
  • 3篇王成伟
  • 1篇冯慧伟
  • 1篇樊明德
  • 1篇张文婷
  • 1篇时超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伽玛刀治疗81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3年
该研究旨在分析肺癌脑转移使用伽玛刀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找出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采集肺癌脑转移患者2016年5月-2020年6月的81例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数据,自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之日起,总生存期记录至死亡日期或最后一次随访日期。统计学方法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Wilcoxon检验测试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通过对数秩分析进行预后分组比较。对不同的病人亚组进行单一因素分析,以检验和调整预后因素对生存的影响。被测试的影响生存的参数包括性别、年龄,初始KPS评分,伽玛刀术前无症状而仅有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表现(下文简称为MRI),伽马刀术前是否头痛、癫痫、认知能力改变、活动障碍以及局灶性功能缺损。所有分析均采用R4.0.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值<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阈值。结果 81例患者均得到了随访,治疗后6个月、1年、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84%、63.53%、43.3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了性别(χ2=0.046,p=0.83),年龄60岁(χ2=1.92,p=0.1658),KPS评分(χ2=2.84,p=0.0922),MRI(χ2=1.22,p=0.2687),头痛(χ2=3.07,p=0.0796),癫痫(χ2=0.51,p=0.4766),认知障碍(χ2=0.85,p=0.3578)及活动障碍(χ2=0.848,p=0.3606)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局灶性功能缺损(χ2=7.35,p=0.0067)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患者预后差可能与此有关。结论 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好,术前有局灶性功能缺损症状是影响患者预后转归的消极因素。
王超丁守銮谭晨阳王梦迪王成伟
关键词:伽玛刀放疗肺癌脑转移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序贯治疗复杂难愈性创面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皮瓣移植序贯治疗复杂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 年1 月份以来联合应用VSD 及皮瓣移植治疗的复杂难愈...
张基勋刘振中刘磊王魏王超王晓川姜笃银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皮瓣移植序贯治疗难愈性创面
小剂量环孢素联合达那唑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小剂量环孢素联合达那唑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环孢素联合达那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环孢素联合达那唑治疗,4 w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象、外周血象、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F=6.563,P=0.028)。治疗后,观察组骨髓象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Tbet、GATA-3和STA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BC、Hb、PLT和RET水平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多毛和痤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环孢素联合达那唑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且安全性高。
张文婷时超王超
关键词:环孢素达那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急诊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目的:探讨烧伤外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急诊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烧伤外科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
张基勋刘振中刘磊王魏王超王晓川姜笃银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皮肤撕脱伤烧伤外科
胸骨正中切口术后感染裂开继发慢性溃疡的整形烧伤外科处理
张基勋刘振中刘磊王魏王超王晓川姜笃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严重溃疡型坏疽性脓皮病1例
报道联合应用激素冲击疗法、局部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磺胺嘧啶银凝胶敷料(SSD)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严重溃疡型坏疽性脓皮病1 例。患者,男性,65 岁,左下肢皮肤疼痛性溃疡15 天。发病前左胫前曾有局部碰伤病史,而后短...
张基勋刘振中刘磊王超王魏王晓川姜笃银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类白血病反应
伽玛刀治疗81例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2022年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接受伽玛刀治疗的8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后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总生存期定义为从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到死亡或末次随访日期或第一次失访日期的时间间隔。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中位生存期,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检验各因素组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不同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截至末次随访日期,81例患者中36例死亡(44.44%),伽玛刀治疗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3(95%CI:14~26)个月。6个月、1年、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84%、63.53%、43.35%。结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转移灶总体积(HR=1.158,95%CI:1.079~1.242,P<0.001)、年龄(HR=2.666,95%CI:1.257~5.657,P=0.0106)及边缘剂量(HR=0.392,95%CI:0.167~0.922,P=0.0318)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结论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转移灶总体积≥16 cm^(3)、年龄≥70岁是预后不利因素,边缘剂量≥17 Gy是预后有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中霞张铭樊明德谭晨阳王梦迪王超樊跃飞丁守銮王成伟
关键词: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脑转移瘤肺癌预后因素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序贯治疗复杂难愈性创面
张基勋刘振中刘磊王魏王超王晓川姜笃银
81例肺癌脑转移瘤伽玛刀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2022年
回顾调查我院81例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资料,明确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的8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阶段对患者进行生存随访,将年龄、性别、KPS评分;肺癌化疗史、手术治疗史、原发肿瘤是否被控制、是否合并颅脑外转移;脑转移瘤化疗史、全脑放疗史、伽玛刀治疗史等变量作为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分组后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使用 Kaplan-Meier法计算伽玛刀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使用Wilcoxon检验行单因素分析,检验组间差异;使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伽玛刀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95%CI14-2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与KPS评分、原发肿瘤是否合并颅脑外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6,Wald3.97)、KPS评分(P0.017,Wald5.75)、原发肿瘤是否合并颅脑外转移(P 0.004,Wald 8.50)是影响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伽玛刀对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患者的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是否合并颅脑外转移是影响其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
王梦迪丁守銮王超谭晨阳王成伟
关键词:脑转移瘤伽玛刀肺癌生存预后
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骨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骨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骨炎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灶清创处理,后采用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在使用一次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后创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切口一期愈合;13例创面范围较大患者,连续给予2~3次可调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后,缝合切口,创面愈合。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远期随访无复发。结论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骨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可更好的控制感染,显著提高治愈率。
王晓川刘振中刘磊张基勋冯慧伟王魏王超姜笃银
关键词:化脓性肋软骨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