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宝文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声发射
  • 3篇混凝土
  • 2篇单轴
  • 2篇单轴压缩
  • 2篇离散元
  • 2篇颗粒离散元
  • 1篇底柱
  • 1篇地压
  • 1篇地压监测
  • 1篇电法
  • 1篇顶管
  • 1篇顶管施工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识别
  • 1篇疫情
  • 1篇硬岩
  • 1篇映射
  • 1篇在线教学
  • 1篇早期受冻
  • 1篇政教

机构

  • 9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同济科技...

作者

  • 10篇胡宝文
  • 7篇宿辉
  • 2篇马秋娟
  • 2篇魏晓明
  • 2篇李长洪
  • 1篇龚囱
  • 1篇屈春来
  • 1篇张晔楠
  • 1篇王迪
  • 1篇周小龙
  • 1篇杨家琦

传媒

  • 4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金属矿山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渡槽混凝土早期受冻劈裂抗拉声发射特性
2022年
为研究渡槽混凝土早期受冻劈裂抗拉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对不同起冻时刻、不同冻结温度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力学性能,重点研究了混凝土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率、累计振铃计数及声发射b值特征,并基于累计振铃计数建立声发射活跃性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4.0、1.5、8.0、24.0 h、未冻,劈裂抗拉强度随着冻结温度降低而降低;4.0 h起冻的混凝土加载初期振铃计数率和b值最大,加载全程的累计振铃计数最少,b值峰值最小,受冻结影响最严重;由声发射活跃性方程得出未冻混凝土试件的声发射活跃性最强,此时参数a_(1)的值最小,参数b_(1)的值最大。
屈春来高月坤胡宝文李磊林镕鹏
关键词:早期受冻混凝土声发射特征
基于CEEMDAN和SVM的混凝土破坏状态声发射信号识别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混凝土破坏状态复杂多变、声发射(AE)信号难以从背景噪声中分离的问题,将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方法与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耦合,对混凝土破坏状态声发射信号进行识别与预测。利用CEEMDAN方法对采集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解,获取一定数量的自适应特征模态(IMF)分量,并计算各分量与原声发射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优选出包含原声发射信号主要频域信息的IMF分量。计算各分量的特征参数能量系数和波形系数,并将其分别输入SVM中对混凝土不同破坏状态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能量系数作为特征参数的预测率为92.39%,波形系数作为特征参数的预测率为91.30%。
宿辉栾亚伟胡宝文胡宝文
关键词:混凝土破坏声发射
高密度电法在顶管施工选址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对施工区钻孔勘探发现该区域地层复杂,存在大量卵石及其它坚硬岩石,这对顶管掘进会造成很大影响,需要为顶管施工选择合适、有效的施工场址,降低卡钻概率。采用高密度电法技术勘探设备对施工区地层进行详细的勘测,首先对施工区域附近断崖层进行测量,对比剖面反演图分析,证明了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对地层分布、岩层产状勘探解释上的可靠性,最后采用温纳装置和斯伦贝格装置分别对拟施工区域进行勘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为顶管施工拟定了一条卵石分布较少、卡钻概率较低的地下埋深走向,也减少了钻孔勘探量。
张晔楠王晓凡胡宝文宿辉刘忠良马建国董智杰张利峰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顶管施工
基于遗传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复杂巷道断面应力解被引量:1
2017年
在求解具有复杂巷道断面形状的应力解时,保角映射函数的精确性最终决定巷道围岩应力解析解的精确性。鉴于此,利用遗传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实现任意复杂巷道断面的高精度映射,解决以往优化算法中所存在的鲁棒性较差及初值敏感性较强的问题,当映射系数个数≥14,可将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0.5%以下。以三心拱巷道为例,利用复变函数所推导的任意轴对称巷道断面的应力解,系统性地分析该巷道周边围岩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向竖向荷载下,巷道边的切向应力曲线呈现一低一高的双峰形态,其双峰区域分别对应巷道小拱区域及直角区,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1.5~3.0,3.5~8.0。在大拱区域,切向压应力与拉应力均有表现,应力集中系数为-1.0~1.5。直墙区域与底板区域的应力集中系数相对稳定,分别维持在2与-1左右。(2)巷道周边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表明巷道边界各点所对应的影响范围呈现不一致性,直角区所对应的影响范围最大,其次是拱形区域,再次是侧墙区域,最后是底板区域。(3)应力集中系数与侧压力系数λ保持着严格的线性关系,其斜率对应于应力集中系数增长速率k′,由k′在巷道边的分布规律,可最终掌握不同λ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
胡宝文李长洪魏晓明周小龙龚囱王迪
关键词:隧道工程保角映射复变函数法
基于颗粒离散元岩石模型的熵变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岩石单轴压缩试验为基础,借助离散元软件PFC 2D建立岩石破坏的数值模型,将熵变曲线与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裂缝数量及能量曲线等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研究岩石破坏时的熵变规律。结果表明,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微裂隙的产生会造成熵值的下降;岩石在峰值应力点破坏时,熵值曲线会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不同围压条件下,高围压试样的初始熵值较高。因此,以熵变规律分析岩石的破坏过程,对岩石的破裂演化具有诊断评价和辅助判断的作用。
宿辉高轩胡宝文袁周祥李文星
关键词:单轴压缩围压
基于声发射的混凝土热力耦合损伤特性研究
2023年
为研究在100℃内热力耦合因素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材料损伤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温度控制装置对混凝土试件施加并稳定目标温度,利用无损监测声发射技术(AE)监测不同温度环境下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全程。探究了5种不同温度下混凝土破坏过程中AE振铃计数及幅值变化情况,并根据振铃计数与应力的变化关系建立了热力耦合下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累计振铃计数在100℃较20℃下提高了5.25倍,幅值在加载后期较前期提高20~40 dB,累计振铃计数和幅值分别从损伤事件数量和损伤剧烈程度表现出温度越高,损伤事件数量越多,损伤程度越剧烈。所建损伤本构模型证明了温度的提高会增加混凝土的损伤程度,为理解热力耦合对混凝土材料损伤影响规律提供了理论参考。
宿辉栾亚伟胡宝文胡宝文
关键词:热力耦合混凝土单轴压缩声发射温度
高应力卸荷条件下硬岩能量演化研究
2023年
为探究引水隧洞在开挖过程中岩石破坏过程的能量演化规律,选取磁铁矿石开展了常规三轴及三轴峰前恒轴压卸围压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三轴试验中,岩石在峰值应力前以弹性应变能存储和耗散应变能消耗为主,在峰值应力后以弹性应变能释放和耗散应变能消耗为主;随着围压的增加,峰前剪切断裂能高于峰后;在卸围压试验中,耗散应变能均以指数函数趋势增加,卸荷速率越快,卸荷段经历时间较短,卸荷点与跌落点之间的耗散能在单位时间内能量增量变化速率越高;基于岩爆动力学M-C准则及卸荷路径下岩石内聚力丧失与岩石耗散应变能,新定义了岩石卸荷过程中的损伤变量,从能量角度揭示了岩石变形破坏的损伤程度。
胡宝文吕聪瑞宿辉宿辉宋金科李江哲
颗粒离散元岩石模型的颗粒尺寸效应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颗粒尺寸是影响颗粒离散元模型宏观力学性质与计算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充分考虑由模型随机性导致的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的颗粒尺寸效应进行研究。整体检验结果表明:特征长度比L/R的改变对模型力学参数(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峰值应变)与破坏特征参数(黏结破裂率)的总体分布位置均有显著性影响,且各参数的变异系数会随着L/R的减小而增大。进一步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当L/R≥125时,L/R对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峰值应变的总体分布位置均无显著影响;当L/R≥79时,相邻3个粒径水平的黏结破坏率总体分布位置无显著性差异;随着L/R的减小,模型损伤程度增加,破坏模式由整体剪切破坏转向局部损伤引起的失稳破坏,最终失去模拟岩石材料的效力。最后,综合各项力学参数的统计学检验结果、模型破坏模式及计算效率,岩石模型颗粒的特征长度比取L/R=200较为合适。
宿辉杨家琦胡宝文高轩马辉
关键词:宏观力学参数
高校专业课程在线教学的策略与思考被引量:11
2021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高校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在线教学”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在线教学工作。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的突然变化,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开展,文章探讨了在线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分析了高校专业课程在线教学的开展模式、组织方法以及课堂动员等,对教学路径、载体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如何进行有机融合进行了探索。这对在线教学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宿辉马秋娟胡宝文
关键词:在线教学教学平台思政教育
回采空间变化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路地压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以北洺河铁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探究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下进路地压随回采空间的变化规律。监测断面处的进路顶板、拱脚、及两帮处的径向受力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大致分为3个阶段:稳定阶段、承压阶段、卸压阶段。当监测断面与回采工作面的距离大于15排炮排间距时,进路围岩处于稳定状态,不受回采空间变化的影响。当监测断面与回采工作面的距离在5~15排炮排间距时,进路围岩处于承压阶段,且当回采工作面推进到5~10排炮排间距范围内,开始出现应力拐点,即岩体变形加剧,应力上升加快。当回采工作面推进到1~5排炮排间距范围内,径向受力处于来压峰值阶段,或处于来压峰值与卸压2个阶段。现场的钻孔取样结果表明,在距爆破工作面5 m以内,顶板深度2 m以内,岩体的损伤程度较高,完整性较差,这主要是爆破应力波与回采所引起的来压作用共同造成。研究结果为进路围岩的合理支护以及安全回采提供理论依据。
胡宝文李长洪魏晓明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地压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